欢迎来到专业的唐家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申请书 述职报告 自查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贯彻“05方案”的关键是增强思政课教师的问题意识

时间:2022-10-20 19:40:04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 贯彻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的关键是切实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以现实问题为牵引,直面理论热点和学生关注的焦点,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职业责任感去研究现实问题,解决现实问题,对大学生进行充满生机、活力和吸引力的思想教育。

[关键词] 05方案 思想政治理论课 问题意识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在校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律观教育的主渠道。2005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以下简称05方案)在原98方案的基础上,对课程进行了创新性地整合,并已于2006年在全国高校普遍实行。“05方案”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充分发挥理论解答学生现实困惑的功能。为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直面理论热点问题和学生关注的焦点问题,增强自身的问题意识,以现实问题为牵引,对大学生进行充满生机、活力和吸引力的思想政治教育。

一、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问题意识”的现实意义

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对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自觉思维。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问题意识就是教师自觉地发现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想、行为问题,分析其本质和产生原因,并通过有效途径和措施,解决学生的现实问题的一种职业自觉。增强问题意识既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发展的需要,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

1. 增强问题意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科发展的需要。

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凸现。在这样一个大的社会背景下,处于社会现实生活中的大学生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原有的知识结构必然与迅速变动的社会现实产生剧烈的碰撞,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而他们对现实问题的认识又由于不同的生活环境、家庭背景、知识结构而千差万别。同时,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问题的理性认识程度还不够高、不够全面,再加上对社会发展历程缺乏深入了解,容易走极端,容易情绪化。

另外,当代大学生独立意识强,具有质疑精神。他们并不迷信书本和权威,对现实问题总有自己的观察视角和认识立场。当代大学生的这些特点,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思想政治理论课不能帮助他们廓清思想困惑,纠正认识上的误区,他们心中的疑惑会直接影响他们对党和国家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准确认知。如果教师脱离现实问题,照本宣科地灌输理论则难以使学生信服,反而会减弱理论本身的说服力。因此,要真正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主阵地的作用,必须“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应用,着眼于对现实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②只有用发展的理论来解释和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才有生命力和吸引力,也才能真正对学生的思想认识产生深刻的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职能才能真正发挥出来,才能真正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科发展。

2. 增强问题意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关键,当前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应从专业素质的提升和科研能力的提高两个方面着手。

目前,担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师专业背景比较多元。主要有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政治学、国际关系学、历史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背景。多元的学科背景虽有利于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但也可能出现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上成专业的历史课、政治课、哲学课的情况;出现教师过于追求某一领域的深度,而忽视本课程应具有的思想政治教育职能,偏离本课程主旨的问题;甚至出现将一些专业领域内的正在争论的不成熟的观点介绍给学生,造成学生认识上混乱的情况。因此,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必须以本课程要回答的“主要问题”为中心来建构和整合自己的知识结构,并将这种知识结构转变为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求的独特教学体系。这些“主要问题”即05方案中涉及到的: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是怎样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是什么?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当代大学生应具备什么样的价值体系和法律素养等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以上述问题为核心来建构自己的专业知识体系,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水平。

增强问题意识也是教师提高科研创新能力的切入点。科研贵在创新,创新又总是以问题为开端,并总在初步解决已有问题的基础上,引发更广泛的新问题,并引导研究者不断深入,进而最大限度地接近事物的本质。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托拉斯曾提出评价创造能力的20个指标,其中有6项涉及到问题意识,如“能从他人的谈话中发现问题”、“能发现问题和与问题相关的各种关系”、“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除一种方法外,能从多方面探索问题的可能性”③等。可见,培养和增强问题意识是提升教师创新意识,进而提高教师科研能力的有效方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做好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从国际和国内、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深刻分析新形势下对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活动发生作用的客观环境及其基本特点,正确审视和解决那些影响干部群众思想活动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④只有立足于解决现实问题的科研成果才会对社会产生更大的影响,才能拓展思想政治工作对象的视野,才能有针对性的解决学生中存在的认识困惑,也才能真正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二、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问题意识”的主要途径

当前,“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明显增强,大学生价值观念呈现出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的趋势。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快的条件下,历史的和现实的、本土的和外来的、进步的和落后的、积极的和颓废的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碰撞,对大学生形成了很大的影响和严峻考验”⑤,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针对学生的现实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增强问题意识,其关键是增强教师的责任意识。

1.增强问题意识需要增强教师的责任意识。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宣传党和国家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主阵地,是党和国家培养大学生的重要途径。通过该课程,要使大学生认同党和国家的奋斗目标和立场,正确认识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学会用历史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树立起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好前景的信心。这是党和国家赋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政治责任。为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坚定不移作好宣传党和国家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工作;同时,还应对社会发展中的焦点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正确回答现实热点问题。比如,如何认识现阶段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如何认识反腐败工作的进展?如何认识我国政治文明发展的现实状况等。帮助大学生在错综复杂的现实和各种风浪考验面前,认清方向,保持清醒的头脑,自觉抵制各种不良思想的影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责任意识更重要的还在于教师要真正深入到学生生活中去,真正深入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站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线,必须深入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通过一切可能的途径,比如发放问卷、课堂提问、课间交流、网络调查等,把握住尽可能多的交流机会,有意识地对学生的思想认识进行调研,掌握他们在理论学习上的问题,从而提高教师理论教学的针对性。当代大学生是数字化、信息化的一代,他们掌握着现代的传媒技术和信息途径,有比较丰富的信息来源,也倾向于通过现代传媒来收集信息,特别是互联网。但丰富的资讯中也夹杂着错误的信息,容易对大学生产生误导。他们可能仅凭通过自己的信息渠道获得的哪怕是一个特殊反例,就对教师提出的观点和论据产生质疑,进而怀疑理论的真理性。因此,教师必须主动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就是要针对其存在的错误认识来开展教育活动,通过个案的分析来阐述理论,通过现实问题来彰现理论的真理性,做到以理服人。

同时,教师应提升自己的问题应对能力,形成个性化的问题处理机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大学生在校的主要导师,许多学校都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兼职辅导员的情况,学生经常会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倾诉他们遇到的烦恼和困惑。马克思曾说:“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把这句话放在教育背景下来理解,可以得出问题是最能反映一个学生所处的发展阶段以及其内心状态的结论。发现和找准学生存在的问题是教师进行教育的关键。能否发现问题、是否敢于面对问题、能否切实解决问题,是衡量一个教师能力的重要指标,更是衡量一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责任感的标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注意发现和整理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寻找解决的途径和资源,准备好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教师只有使教学和教育活动贴近学生的实际问题,才能真正帮助学生,才真正履行了自己职责。

2.增强问题意识需要增强教师的创新意识。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都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用新的思路和方法来面对问题。因此,增强教师的问题意识,就需要促使教师始终坚持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

理论创新应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经常思考的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有着固有的知识体系,但同样也是一门开放的学问,必须坚持用辨证否定的观点来推动本课程的发展。不能用现实去套理论,“不能拿本本去框实践,而是要用实践去发展本本……只有抱着这样的态度,才能把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学深学透,把马克思主义的真理用好用活。”⑥教师应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中与时代发展相脱节的内容进行扬弃,对缺乏说服力的论据进行更新,对现实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作出合情合理有价值的分析。只有这样,才能保持这门课的生命力。而理论创新的立足点是什么?就是教育教学活动中、现实社会生活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坚持以研究实际问题为中心,引导学生认识问题的本质和发展趋势。同时,教师在教学时中不能仅就理论谈理论,就问题谈问题,而应通过理论学习和问题分析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如果学生“学习理论不联系实际,不注意解决世界观、人生观方面的问题,也难以收到好的效果。”⑦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以创新的视野来审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过去,思想政治理论课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强调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注重学生知识掌握的数量,而忽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2002年一项由教育部科教司等部门发起的“全国青少年创造能力培养社会调查”的结果显示,认为教师教学是“灌输式”教学的大学生高达44%。⑧教师在课堂上将知识、理论掰开、揉碎,学生不用思考就能明白,实际上降低了学生思维的层次和价值,从而养成一种惰性,学生不愿意思考,也思考不出什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知识体系在中学的政治教材中都有所涉及,学生也对基本的理论和史料有一定的了解。如果简单的重复理论和史料,就难以吸引学生。过去,一些教师习惯从理论渊源和学术争论着手来阐发理论和介绍史料以企望增强课堂吸引力,但他们忽视了这样的教学是否能解决学生既有知识结构中的误区和困惑,是否能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职能这个问题。要真正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教师应以问题为牵引来组织教育教学活动;以现实问题为核心来规划教学内容;以探究问题、分析问题来展开教学过程;把分析问题的能力作为考核的重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只知道“教什么”和“如何教”,还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学生应“学什么”和“如何学”。不能简单地以服务教师的教学作为唯一标准来设置问题和展开问题。当学生没有认识到教师提出这个问题的真正价值时,教师就难以通过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只有当问题真正触碰到学生内心的困惑,教学才能真正起到启发思考、教育引导和矫正认知的作用。譬如,在分析恋爱观时,教师提出“‘网婚’是否冲击了青年人的爱情忠贞观”这样的问题,将“网婚”这个在青年人中出现的新现象与传统的爱情忠贞观念结合起来,促使学生在传统与现实的矛盾冲突中来思考什么是爱情,恋爱中的正确行为方式是怎样,进而形成正确的爱情观。另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把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视野扩大,通过课程讲授、专题讨论、班团活动、社区实践、网络课堂、三下乡、志愿者服务、勤工俭学、竞赛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充满生机、活力和吸引力的思想政治教育。

注释:

① 胡长生.论科学创新中的问题意识[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6,(4):48-52.

②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04.

③ 布鲁姆.走向封闭的美国精神[M].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1994.

④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76.

⑤ 李卫红.统一思想 明确任务 扎实工作 高质量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增):2-12.

⑥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32.

⑦ 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622.

⑧ 2002年全国青少年创造能力培养社会调查报告概述[EB/OL].http://.

参考文献:

[1] 马勇琼.教师的问题意识和反思能力及其培养[J].社科纵横,2006(2):138.

[2] 胡东芳.教育新思维[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 徐福利,李淑芬.高等教育应重视学生问题意识培养[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3):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