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提供可靠公允的会计信息是会计的基本目标,而会计信息失真已成为社会谴责的焦点,会计信息失真影响了投资者、债权人等会计信息运用者的微观决策及政府的宏观决策,严重危害了国家和社会公众的利益,因而有效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这种情况下,文章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含义、现状、表现以及形成的原因及危害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治理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会计假定;会计核算;信用危机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24-0158-03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工作显得更加重要,诚信是市场经济的根本,会计则是诚信的代表。所以会计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也是会计对社会的一种根本性承诺。现今社会会计失真的现象越来越高,已广泛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1 会计信息失真的概述
1.1 何为会计信息失真
会计信息失真是指会计信息对它的运用者而言失去了真实的客观性,可归纳为主观会计信息失真和客观会计信息失真。客观会计信息失真是说由物价指数浮动、币值改动、会计核算原则之间不协调导致主观介入等客观因素导致的会计失真。
1.2 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
列出的费用较多,而计入的比较少,更有甚者在账外设立账目,以达到逃税偷税的目的;列出的费用少,提前计入收入,虚增利润,完成粉饰经营业绩的目的;过高估量资产而过低估量负债,用来骗取投资或贷款;为了转移资产,出具虚假凭证,办理虚假手续报废资产。
2 会计信息失真给国民经济带来的危害
2.1 会计信息失真影响国家的宏观调控
国家进行宏观调控需要大量的数据为依据,而会计信息是国家宏观调控的基本数据。国家在宏观调控上的决策直接受到会计信息失真的影响。例如大量的虚增利润,就会致使国家的国民收入分配面临着超量的严重后果。
2.2 会计信息失真导致国家税收收入的严重流失
找各种理由多列费用、虚拟增加成本、截留收入是偷税漏税一贯采用的手段,伪造的会计信息每年给国家造成巨大的税收损失,更不利于国家以税收
手段分配国民收入,同时也妨碍国家的正常
秩序。
2.3 会计信息失真导致信用危机,资源浪费
虚拟增加利润,粉饰业绩,把企业资产投向有问题的其他企业,给银行、股民以及投资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同时给企业的信用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改变了投资者的投资方向。
2.4 会计信息失真影响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增加了企业的经营风险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要想了解公司的现状就必须对公司的财务进行分析处理,要在公司会计资料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财务分析。失真的会计信息会造成错误的分析结果,这样企业以其为依据所做的决策也是相当危险的。
3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并不是偶然的,也不是简单的,而是许多经济主体为了利益在主观和客观共同作用下产生的结果,所以必须通过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共同分析原因,才能有效地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观方面原因主
要有:
3.1 企业主要领导人的原因
3.1.1 动机不良。为了筹集资金,一个财务情况不是很好的上市公司经常会采取包装其财务报告的手段,掩盖其真实的财务情况,利用虚假信息进行“圈钱”;为了降低信息披露成本,披露会计信息可以涉及到商业机密,有的甚至会给公司造成严重的打击,而且披露会计信息需要一定的财力、精力和时间,所以企业领导为了降低披露信息的成本而竭力避免进行会计信息披露;偷税漏税,有些负责人为了满足个人的利益,经常会利用伪造的虚假纳税申报,掩盖个人和企业的收入情况。
3.1.2 法律和纳税意识不强。法律意识不强,建立内外两个账套,拥有“小金库”等行为,完全说明法律意识的淡薄;依法纳税意识不强,有些企业的领导把依法纳税看成是国家对企业的“剥削”,从未考虑纳税的目的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企业也是纳税的受益者,在心里没有形成要“依法纳税”的思想。
3.1.3 管理层与所有者的矛盾冲突。所有者都希望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而企业的注册会计师是由企业的管理者任命,在这种情况下所有者能够获得的会计信息的难度就比较大,这就增加了管理者做假账的机会。
3.2 会计人员自身的原因
企业选用的会计人员学历偏低、素质不高,有的甚至不具备会计证,大体可以表现为:知识素质偏低,有些企业或单位是家族式企业,这就使一些非会计人员混入会计队伍当中;业务素质不高,有些企业本身的会计基础就很薄,同时会计人员的工作量也相对比较少,所以这里的会计人员也就得不到应有的锻炼。
3.3 中介机构的原因
我国已建立了多种社会中介机构,其中包括审计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具有监督职能的机构,但有的中介机构为了达到招揽顾客的目的,在履行职责时答应客户的不正要求,为其出具不真实的财务报告,所以这些中介机构应有的“经济警察”的职责也未按规定履行,其对企业的监督作用也不尽如人意。
3.4 如外部监督不力
监督职责不清,造成检查重复,有了问题相互推诿;内部监督机制薄弱,监督一般很难坚持下去;会计工作社会监督体系不完善,社会监督主要指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监督,在我国由于注册会计师自身业务水平有限,管理体制不合理,使得注册会计师在执业中很难保持“独立性”,难以做到“客观”、“公正”。
3.5 客观方面的原因
会计信息失真客观方面的原因主要有:理论体系和会计制度方面的原因。
3.5.1 会计假定方面的原因。会计工作实际上是处于一个非常不稳定的环境中,为了方便核算,人们经常会对会计核算做出一系列的假定,而假定又存在着较强的主观性。随着技术的出现,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技术冲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间隔,致使经济活动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同时也产生了许多的不确定因素,所以会计主体的界限更加难以把握,也就形成了会计信息的误差。
3.5.2 会计核算原则方面的原因。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会计核算工作面临着巨大的困难,突出地表现在信息负债和信息资产不能用原来的成本进行计算,市场上出现了衍生品,更有力地改变了传统的计价模式,假如会计人员还按历史的成本原则核算,这样会违背会计信息的客观性原则,同时会低估公司的收益和资产,与公司的真实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相矛盾。
3.5.3 会计制度方面的原因。在市场经济下各方利益相互博弈的必然结果就是会计准则的制定,这种准则具有不完全性,是一种不完全的合约。这些准则与纳税制度相互矛盾、相互冲突,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制定的会计信息就会与实际情况
不符。
4 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措施
4.1 对经营者实行激励机制及约束机制
实行激励及约束政策首先应使经营者所得的利益和责任目标挂钩。对经营者实行责任目标约束时,首先应注意使责任目标建立在公司未来收益的较准确的估计基础上,因为不合理的目标设置将诱发不实会计信息的产生;其次应当建立基于经营者经营成果的有效激励机制,使经营者的目标函数与所有者趋于一致,从而改善双方的激励相容性。也就是要使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利益保持一致,要完全杜绝经营者为了私利干预会计信息,致使会计信息错误,提倡除了奖金外,通过给经营者股票期权来激励经营者,加大监事会和董事会权利,让其发挥对经营者的监督作用。
4.2 促进相关主体认真提高其知识水平和职业道德修养
一是要保证会计人员持有上岗证,要坚持对会计人员进行年检,同时要对会计人员进行后继教育,要及时补充新的会计知识及会计处理方法,养成会计人员良好的职业情操。二是全面落实新的《会计法》,无论是企业的领导、单位的负责人以及企业会计师们都要全面地学习新的《会计法》,严格地做到知法守法。
4.3 加强打击会计违法强度,加大造假成本、减少预期收益
会计造假者通常都是为了经济利益铤而走险,例如单位负责人为了偷税漏税而指使会计人员造假、中介机构为收取高额中介费而造假等。对会计行为实施严格监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查处力度,严格按照《会计法》对该实行罚款的以及涉嫌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对于主要责任人员要真正地起到惩罚教育作用,而不能只停留于形式;二是执法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的调查,而不能只做局部范围的调查,避免不能及时发现问题;三是建立公告制度,对违法的个人,单位必须在重要的网站、报纸上予以公告,对其行为曝光,督促其改正。
参考文献
[1] 陈淑芳.会计信息失真治理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2] 张萧.会计魔方:失真会计信息剖析[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5.
[3] 仇俊林.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4] 李姝.会计信息决策有用性研究[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5] 吴联生.当代会计前沿问题研究:创新与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王彩霞(1973-),女,江苏淮安人,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发展总公司中级会计,研究方向:会计学。
(责任编辑:刘 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