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制定的治疗计划,开展用药指导。护理期间所采用的健康宣教方式为常规宣教方式。
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以初期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糖尿病并发症专项护理等护理手段为主的护理干预手段。内容如下:
(1)根据患者的一般资料(如姓名、年龄、职业分布、文化程度及生活习惯等)及患者疾病史分析患者的整体情况。根据患者收集情况,确定健康教育的实施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宣教计划,如从营养学的角度入手,为患者讲解营养学知识,改变患者原有的错误的营养学理念。
(2)在膳食护理方面,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给予患者膳食指导。
(3)在体检实施期间,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体检结果,为患者制定运动康复方案,并要叮嘱患者正确用药。
(4)在心理干预方面,护理人员利用调试、调节等方法,帮助患者化解内心焦虑,并在此基础上帮助患者强化治疗信心。
(5)在并发症护理方面,医护人员在体检期间叮嘱患者做好自我保护,并会向患者告知低血糖、感染等并发症的防治方案。如患者在出现足底发亮、足部麻木、且产生针刺状疼痛等症状,需要按时进行温水浸泡治疗。庆大霉素和胰岛素等药物可以应用于患者溃烂部位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
两组糖尿病患者原有并发症的控制效果,新产生的并发症的发病率、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处理
利用SPSS20.0软件开展计数处理,计数资料表述方式为数(n)或率(%),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糖控制情况
实验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并发症控制情况
两组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实验组患者原有并发症的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新产生并发症的发病率
两组患者新产生的并发症以低血糖反应、眼底病变、心力衰竭、感染及糖尿病足为主。实验组患者新产生并发症的发病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 讨论
受长期代谢紊乱与持续高血糖的影响,糖尿病往往引发全身组织器官损害。一般情况下,糖尿病并发症多以神经系统损害及心血管损害为主,部分患者甚至会出现酸碱失衡及水电解质紊乱等症状。糖尿病患者需要终身服药。健康体检中的护理干预手段在糖尿病患者护理工作中发挥着较为重要的作用。根据已有的研究结果,糖尿病患者健康体检中的护理干预手段有助于患者血糖控制与并发症的控制[3]。本研究的研究结果与之相似。
根据本研究的研究结果,护理干预手段中的健康宣教手段可以让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有所深化。糖尿病患者的病程相对较长,治疗药物的血糖控制效果较为缓慢。一些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易产生不良情绪,心理干预手段的实施,是护理人员调节患者情绪状态的重要措施[4]。常规护理手段与心理干预手段的结合,可以让患者的治疗信心得到强化,进而让患者更好地配合护理。在健康体检工作开展过程中,医护人员可以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及口头讲解等方式为患者开展健康宣教。为保证护理干预手段的应用效果,医护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如患者的实际病情、心理接受能力及文化程度等因素是医护人员在护理干预手段实施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内容。根据糖尿病患者的实际情况,医护人员需要让定期对患者的眼底状况及视力状况进行检查。双向沟通与交流方法可以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干预。在健康宣教手段应用于体检护理以后,相关人员也需要对健康教育人员的专业素养进行强化。在用药护理方面,医护人员也需要对不同药物的作用机制有所了解,并要将药物的不良反应告知患者[5]。
综上所述,健康体检中对糖尿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不仅可以让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得到有效控制,也可以在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的同时,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较为理想。
参考文献
[1]王仙芝.体检中心健康管理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干预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51):70-71.
[2]肖可.糖尿病患者在健康体检科中护理健康教育的效果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15):256-257.
[3]张秀明.健康体检人群糖尿病知晓率调查及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23):54-55.
[4]焦淑宇.大型体检中心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价值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17):101-102.
[5]涂锡兰.体检中心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探讨[J].糖尿病新世界,2017,20(16):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