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分析2006年1月-2016年1月,在重庆市渝北区住院分娩的孕满28周~产后7 d的围产儿500例。其中包括死胎、死产、产后7 d内死亡的新生儿及治疗性引产儿,进行出生缺陷及其相关因素监测,其中包括出生缺陷的发生情况、分类、发病因素、影响因素等。结果:围产儿发生缺陷与产妇年龄、在围产期是否用药、是否并发高血压、产检次数、地区等因素有关(P<0.05),不同孕周、怀孕次数、分娩方式、并发胎膜早破产妇围产儿缺陷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避免发生围产儿出生缺陷,应做好相关围产期保健,尤其是孕周满28周后应密切观察胎儿变化,产妇发生并发症时应慎重给药治疗,增加产检次数,减少围产期内发生的新生儿缺陷。
【关键词】 围产儿; 出生缺陷; 围产期保健; 相关因素
doi:10.14033/j.cnki.cfmr.2017.6.08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06-0144-03
围产期是孕妇最重要的时期,怀孕28周后到产后1周的整个过程称为围产期[1]。这一时期容易发生新生儿出生缺陷,做好围产期保健是降低新生儿出生缺陷的重要措施。新生儿缺陷也称先天性畸形,是指婴儿出生前发生的身体结构、功能或者代谢异常,与外界环境或者染色体、基因突变引起有关[2]。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新增加的新生儿缺陷数约90万例,出生缺陷率占总出生率的5.6%左右[3]。新生儿发生的出生缺陷有唇裂、先天性心脏病、多趾(指)、并趾(指)等[4]。发生新生儿缺陷是造成新生儿死亡或残疾的最重要因素,一直是临床研究的重要内容。据国内外研究,围生医学表明在围产期内加强对围生儿及孕产妇的卫生保健,能有效的降低新生儿缺陷的发生[5]。本次研究的重点内容就是在围产期保健中有哪些相关因素能够影响围产儿的出生缺陷,并对这些影响因素做出相应处理,提高新生儿出生的质量。具体研究过程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重庆市渝北区500例在2006年1月-2016年1月的新生儿及产妇,初产妇348例,经产妇152例,年龄15~50岁,其中年龄在15~20岁的有49例,21~30岁的有180例,31~40岁的有168例,41~50岁的有103例,整组的平均年龄(35.3±8.7)岁;平均孕周(38.3±2.3)周;选取的500例产妇均为单胎,平均产次(3.0±2.1)次,平均孕次(4.0±2.3)次。500例产妇选择的生产方式中,有301例选择顺产,199例选择剖宫产。新生儿出生状况:发生新生儿缺陷的33例,健康的新生儿467例,其中发生唇裂的4例,先天性心脏病的10例、多趾(指)的5例,并趾(指)的2例,肢体缺损的1例,脊柱裂的7例,其他缺陷的4例。
1.2 方法
总结分析法,孕满28周~产后7 d的围产儿500例及产妇资料。其中包括死胎、死产、产后7 d内死亡的新生儿及治疗性引产儿,进行出生缺陷及其相关因素(年龄、孕周、用药、并发症、孕次、生产方式等)监测,整理成相关数据进行分析。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系统软件统计分析资料,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用字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用统计学方法将产妇在围产期中的各项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并将不同因素围产儿出生缺陷进行比较,围产儿发生缺陷与产妇年龄、在围产期是否用药、是否并发高血压、产检次数、地区等因素有关(P<0.05),其中围产期有用药史的产妇发生围产儿缺陷的占7.86%,围产期发生妊娠并发症的占14.13%,围产期产检次数少于3次发生围产儿缺陷的占7.25%,并且调查显示:不同孕周、怀孕次数、分娩方式、并发胎膜早破产妇围产儿缺陷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围产儿出生缺陷的发生,对患儿自身健康以及整个家庭都带来了严重伤害,为了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笔者进行本次研究。从环境因素来看,物理、化学、生物、不良生活习惯均对生殖与胚胎造成不同影响。孕妇长期曝露于重污染、强辐射等有害环境中,会导致人体染色体改变、基因突变[6],有的甚至直接导致胎儿结构改变,造成出生缺陷。常见由于环境因素造成的出生缺陷包括先天性心脏病、唇腭裂、神经管畸形、肢体短缩畸形、腹裂、尿道下裂等。从遗传因素来看,主要由于精子或卵子发生了异常而引起,或者通过带有异常基因的父亲或母亲传递而来[7]。由单基因遗传的出生缺陷,如血友病、软骨发育不全、囊性纤维化等;染色体数目异常导致的出生缺陷,如唐氏综合征。由遗传因素导致的出生缺陷情况在上代或家族多可找到相同的患者。除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外,孕妇自身的生理因素,也成为导致出生缺陷的重要因素。如高龄孕产妇,孕产妇年龄越大,孕育胎儿患先天性心脏病、神经管畸形、唇腭裂等出生缺陷的风险就越高[8]。产妇用药需要慎重考虑,因为药物会随着母体带给胎儿,影响胎儿正常发育。尤其在围产期这一关键时期,应尽量避免药物治疗。产妇进入围产期后要增加产检次数,确保胎儿的正常发育,据试验结果表明,围产期产检次数少的,常会影响临床诊断胎儿是否发生了缺陷。同时地域差异也是造成婴儿发生缺陷的一种原因,由于农村产妇缺少新生儿缺陷的相关疾病知识,造成产检次数不足,乱用药物以及生活不规律等,都是造成新生儿缺陷的重要影响因素。据国内外调查,妊娠期合并高血压会一定程度造成胎儿缺陷的发生,严重影响了胎儿的身体健康[9]。
為减少围产儿发生出生缺陷,应加强妇幼卫生工作,改善生活环境,减少传染因子、病毒、有害物理、化学污染。提倡优生优育,建立优生门诊,产前诊断中心,开展遗传咨询。加强孕妇保健及围产期保健,预防病毒、弓形虫等感染,慎用药物。在孕满28周前常规超声检查。配合染色体、生化检查等产前诊断方法,在孕早、中期诊断胎儿畸形,及早终止妊娠,减少畸胎儿的出生。同时加强出生缺陷监测工作,及时反馈信息,指导孕期开展预防工作,建立出生缺陷预警系统。
綜上,围产期保健的不足,严重影响了围产儿缺陷的发生,为了降低缺陷儿的出生率,应加强围产期产检次数、谨慎用药、合理规划生活习惯避免妊娠合并症的发生。同时加强健康教育,将缺陷儿出生的危害和相关因素进行知识宣教,提高产妇自警意识。
参考文献
[1]顾春怡,丁焱,朱新丽,等.剖宫产术后阴道试产妇女的围产期评估与管理现状[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4):463-467.
[2]田晓勤,姜红.武汉市新生儿出生缺陷情况调查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6,31(5):1021-1023.
[3]张艳.2010-2014年深圳市坪山新区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分析及干预探讨[J].中国健康教育,2016,32(4):367-368.
[4]殷丽萍.上海市浦东新区出生缺陷患儿父母生育年龄与常见缺陷疾病的关系探讨[J].中国全科医学,2015,18(5):599-602.
[5] Akula V P,Gould J B,Davis A S,et al.Therapeutic hypothermia during neonatal transport:Data from the California Perinatal Quality Care Collaborative (CPQCC) and California Perinatal Transport System (CPeTS) for 2010[J].Journal of Perinatology:Official Journal of the California Perinatal Association,2013,33(3):194-197.
[6]蒋江帆,覃艳玲,赵泊,等.高龄产妇胎儿宫内感染的临床分析及超声诊断[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15):3849-3851.
[7]李新伟,温雯静,张群芝,等.新生儿出生缺陷监测与遗传性疾病的筛查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21):3653-3657.
[8]聂德魁.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对预防新生儿出生缺陷的临床价值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12):1641-1642.
[9] Liu Y,Li X N,Sun X R,et al.Prenatal and neonatal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children’s developmental status at ages 4-7:lessons from the Jiangsu China birth defects prevention cohort[J].Child:Care,Health and Development,2015,41(5):712-721.
(收稿日期:2016-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