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唐家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申请书 述职报告 自查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龙头山青花椒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

时间:2022-10-22 09:50:05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龙头山镇是鲁甸县青花椒生产的重点区域之一,目前已具有较大规模,青花椒是该地区的主导产业,在当地农民的生产生活中扮演十分着重要角色,是摇钱树、命根子,是主要的经济来源,但长期以来生产管理方式原始粗放,面临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生产中各种问题已严重制约着青花椒产业的发展。因此,本文通过分析当前龙头山镇青花椒的生产现状和发展前景,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发展对策,对做大做强龙头山镇青花椒产业,对促进龙头山镇乃至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关键词:青花椒;产业;现状;前景;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6.12

文献标识码:A

1青花椒产业现状

1.1生产概状

青花椒(Zanthoxylum spp.)又名青椒,因其果实成熟后为青色而得名。它属于芸香科落叶植物,阳性树种,喜光照和干燥温凉气候,比较耐旱,在年平均气温17~18℃,年降雨量900~1300mm的区域生长发育良好。青花椒属于双子叶植根性植物,且侧根、须根多而发达,是著名的香料、油料树种。其经济用途广泛:可作食品香料和香精原料,并有温中散寒、行气止痛的药用功效,卫生部2002年确认青花椒为药食两用原料。青花椒含挥发精油、麻味素(酰胺类)、生物碱、木质素、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和丰富的营养成分,如各种微量元素、各类优质蛋白等。青花椒最主要的用途是作为香辛料,用于多种食品的烹调加工调味之中,為“八大调味品”之一,有“调味品之王”的美誉,可以去除一些食物的异味,还可以起到防腐、增香色、提高食欲等作用[1]。我们研究历史发现,“银铜古道”连接滇川,鲁甸青花椒也在这条路上走着,而鲁甸青花椒则就是川菜中一味不可缺少的调味品,质量也在各类花椒之首。当前鲁甸龙头山青花椒产品已销全国各地,并在两广、两湖等地区建立营销的网络。至此,青花椒成为当地农民的铁饭碗[2]。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青花椒就成了龙头山最为主导的经济作物,也是当前鲁甸县大力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2018年全县种植面积约1.567万hm2,年产量达0.88万t,产值8.8亿元,花椒种植户4.2万户18万余人,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0.88万户2.9万余人,其中,龙头山青花椒生产面积4533.33hm2,年产值达3亿元,进入盛产期的已达866.67hm2,产值达6000万元,种植面积占全县的1/3以上,为鲁甸县青花椒的主场地之一。全镇海拔约1700m以下。在一些青花椒主产区域,其青花椒收入占到农民人均收入80%以上,青花椒树成了当地群众的“致富树”,仅在光明村,全村青花椒种植已达466.67hm2,户均0.069hm2,全村实现青花椒产值1805万元,人均青花椒种植收入2651元。

1.2存在的问题

1.2.1栽培管理技术落后

大多数椒园中,椒树株距行距参差不齐、大小杂乱无章、枝条层次不清、枯枝败叶满地;农肥表施于树蔸边;病虫害的防治技术比较落后。根据有关调查,在正常情况下青花椒树的可以存活40年,2~3年幼龄、10~30年为盛果期,30年之后才会慢慢地衰退。但当前椒树寿命已缩短到十来年,大大地缩短了盛产期,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龙头山全镇年均经济损失达千万元。栽培管理技术落后,极大地影响了椒农的经济收入和全县青花椒产业的发展。

1.2.2采收缺乏劳动力

龙头山青花椒生产组织形式主要以户为单位,沿沙坝河一带和龙泉河一带,几乎每户人家都种植青花椒,由于地处山区,青花椒大多种植于山地,地势悬崖陡坎、树形参差不齐,椒树满身是刺,采摘比较困难。目前,还没有发明可代替人工劳动的智能采收机器,加上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老年人成了主要劳动力,很多人家因为劳动力不足往往采收不完,入秋以后果实渐渐散落于地,如果遇到阴雨或其他自然灾害,椒农的损失就更大了。即便是种植大户,也常常因劳动力不足而发愁。

1.2.3干椒制作简单

龙头山镇的青花椒干制方法主要是自然晾晒法、简易人工烘干法和机械烘干法。自然晾晒法是把采摘下来的鲜花椒摊放在水泥地面、竹席、布单、彩条布上让太阳晒干;简易人工烘烤干法是将采摘下来的鲜花椒放在人工建造的土坯烤房内烤干;机械烘干法是用烘干机将采摘下来的鲜花椒烘干。当地椒农喜欢采用自然晾晒法,因为,太阳晒干的青花椒开口好、色泽鲜艳、麻味纯、价格也较高;遇到阴雨天气,才采用人工烘烤方法或机械烘干法,但色香味、价格远不如太阳晒干的好。

1.2.4缺乏科学的产业规划

龙头山的青花椒生产由来已久,20世纪80年代以前,生产处于自发状态,以零星种植为主,缺乏科学的、统一的规划。随着近年来市场价格逐渐上涨、政府引导、农林部门指导,全镇青花椒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成片生产规模增加,种植大户也不断出现。但由产业发展角度分析,却没有做好规划、统筹的工作,规模化的生产、销售、加工等问题,这样盲目的生产影响着青花椒产业发展。

1.2.5产品开发应用单一

农民主动参加市场竞争意识极为有限,产品研发、加工及销售的能力比较弱。对青花运用主要停在干椒销售上,严重影响青花椒产业的综合效益提升。虽然目前有鑫辉农特产品开发以及昭通市大成农业开发两家大公司,从事青花椒的产品加工销售,但是由于缺乏核心竞争力,始终占据不了市场。

2发展前景分析

2.1 自然条件

青花椒树是喜温抗旱而不耐寒的树种,年降水量500mm以上,分布均匀的条件下,都可基本满足花椒的生长发育。年日照时数不少于1800h,年平均气温10~20℃的地区最适宜青花椒栽培。在全县牛栏江流域,年均温度16.6~20.9℃,年降雨量在661.7~874.2mm之间。其中,海拔1700m以下区域,大多数年日照时数1902~2324.2h之间,最有利于青花椒的种植。

龙头山镇最高海拔2860m,最低海拔910m,代表海拔1542m;立体气候显著,属典型干热河谷区,年平均气温14.9℃,无霜期约290d以上,年降雨量700~1100mm。龙头山镇具有青花椒生长的自然条件优势,是鲁甸县青花椒生长最适宜的地区之一,是全县青花椒生产的重点区域。

2.2区位和环境优势

昭通市地处云、贵、川三省交界处,区位优势明显。全国的麻辣味以川味最为出名。龙头山作为鲁甸县的青花椒主产区之一,所产的青花椒早已成为川味的主要原料,同时,由于在生产中,肥料以农家肥为主,化学农药没有大面积的使用,生产区周边无大型厂矿,生态环境也是比较好的,生产名特优,无公害的青花椒产品可以说条件非常不错。

2.3青花椒的用途

青花椒,属芸香科花椒属植物,含有柠檬烯、枯醇、牛儿醇、植物甾醇、不饱和有机酸及丰富的营养物质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钙、铁等。果实、叶片、花椒籽都各有其用途。果皮是上等调味品和现代服饰加工业的主要作料;果皮入药是一味很好的中药材,《本草纲目》中记载“花椒散寒除湿、解郁结、消宿食、通三焦、温脾胃、补右肾命门、杀蛔虫止泄泻”;种子含油率达25%~35%,是高级食用油,同时青花椒油还是制作肥皂、涂料、油漆、润滑剂、洗涤剂、制革剂的好原料;青花椒果实、叶中富含芳香油,被广泛用于配制化妆香料和皂用香精[3]。青花椒的用途广泛,经济价值极高,具有很大的开发利用空间。

2.4青花椒的市场

国内市场:我国人口众多,市场庞大,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花椒油、花椒粉、快餐面作料的消耗量日益增加,火锅店、麻辣川菜等的兴盛,拉动了国内市场对青花椒的需求快速增长,供不应求的局面加剧,导致价格不断攀升;国际市场:青花椒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商品,早在明朝时就已远销朝鲜、日本,改革开放以来,不断扩大出口,据统计,仅东南亚和日本每年家庭消费需从中国进口青花椒1400万kg以[4]。

青花椒是我国的原生植物和特色经济树种,其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由于其用途广泛,营养保健价值高,尤其是龙头山特色青椒,色绿油润、麻浓味香、品质优良,比较优势极强,畅销国内外,产品一直供不应求,是一个很有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随着我国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青花椒综合开发利用的不断深入,市场对青花椒的需求将会持续增加。因此,青花椒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2.5发展的客观必然性

龙头山镇降雨偏少,气温较高,土壤瘠薄,多数山坡植被稀疏,冬春时节,风沙较大,夏秋时节水土流失严重,加上“8.03”地震的严重危害,极大地威胁着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一个急需进行生态治理、恢复重建、发展主导产业和精准扶贫的重要区域。

“8.03”地震發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全国各地、社会各界都把目光都投向龙头山,龙头山有优质青花椒的信息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这为龙头山青花椒产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2015年1月19日国家领导人在鲁甸灾区考察时说:“小小花椒树,致富大产业”。国家领导人对青花椒产业的肯定,极大地鼓舞了龙头山人民,现在,龙头山人加上了“努力加快脱贫步伐”几个字,做了一块大大的牌子立在进龙头山的路口边,这表明了龙头山人发展青花椒产业决心和信心。

广泛种植青花椒,能防风固沙、涵养水源、见效快、经济效益高,既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又有利于当地人民发财致富;既有利于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又有利于打造地方青花椒品牌。

3发展对策

3.1 加强领导和指导

各级有关部门应进一步提高对青花椒产业地位重要性的认识,建立和完善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体系,加强行政领导,强化优质服务,保证青花椒产业健康、持续、稳定发展。

在县级设立青花椒领导机构,负责对全县范围内青花椒产业发展有关政策和发展规划的制定,加强对青花椒产业的领导管理;在主产乡(镇)建立青花椒服务机构,负责所在乡(镇)范围内的青花椒产业发展的组织协调工作;农业、林业等有关部门充分履行工作职能,加强对青花椒主产区的理论和技术指导;各有关部门开展青花椒产前生产基地的科学规划,产中组织青花椒生产病虫害防治、水肥管理和生产管理技术咨询,产后提供青花椒产品的质量检测、贮存管理、供销售信息,疏通销售渠道。

3.2强化示范引领,建设绿色青花椒基地

根据青花椒生产现状,结合地缘优势和气象要素进行综合分析,有针对性地制定青花椒产业发展规划,建立示范样板基地,宣传新理念,推广科学规范的最新栽培管理技术,全面提升农民标准化生产的水准,用点带面的方式发挥出示范的作用。

推动国家标准生产技术,建立新花椒基地,特别是发展大批高质量、高优质的基础,新基础也归入至森林工程的生态林等给予有关补贴。扩大缩枝矮化密植的技术,在主要产生区域,配备有关技术人员,对青花椒技改做好专业指导以及推广,希望可以在未来的三年内,把所有的老基地做好改造。推动测土配方的施肥工作,提倡多用农家肥料、有机肥料等,使用低残留以及高效、低毒的农药,不能使用那类高毒性、高残留的农药,建设真正意义上的绿色青花椒基地。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农业开发资金中,安排专门资金用于道路交通、水利等建设。把青花椒产业发展已具相当规模的龙头山镇建设成为青花椒产业重点镇和百里绿色青花椒基地。

3.3强化实用先进技术研发

加强科研投入,充实科研力量,从财力上给予重点扶持,着重加强青花椒品种选育、科学施肥、修剪整形、杂草控制、无公害病虫防治、生物多样性间作、抗旱节水、加工应用和能替代人工采摘的新机具等有关实用先进技术的开发研究。把青花椒产业作为一个省级申报项目,积极争取省级项目资金和科研最新技术。

3.4生产技术体系规范化

首先是生产基地选址保护。对青花椒生产基地进行生态环境摸底调查,在对大气、水质、土壤等主要环境因素进行多种污染项目检测的基础上,选择气候、环境诸要素综合指标较好的地域作为青椒生产基地。严禁有严重污染的不利于青花椒生产的厂矿在基地范围内建立。其次是选用生产资料无害化。采取控制农药、化肥、生物和重金属污染的综合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再次是种植过程标准化。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制定“花椒栽培技术规程”、“花椒育苗及嫁接改良技术规程”、“花椒整形修剪技术规程”、“花椒综合管理技术规程”和“花椒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等标准。另外还要进行残留物检测。在青花椒采收前,由质量检测部门对青花椒中重金属、化学农药、化学肥料等有毒物质残留状况进行全面检测,保证产品的各项指标符合国内(或参照国际)的食品卫生标准或相应地区的有关标准。

3.5出台有关政策

争取省级投资,利用国家政策资金,如农业产业化资金、绿色食品开发资金等等,集中扶持青花椒生产科技示范基地的建设,鼓勵国内实力的学校、科研陆军等参加开发研究,构建起青花椒科技示范的基础,将产学研融合一体。

同时,对新开发的基础需要根据国家政策的有关规定,做好税收的减免的政策,对青花椒生产实行帮扶政策。政府及有关部门,需要对青花椒产业发展做好全面考虑,出台有关产业发展的政策,包括青花椒产业发展组织领导的机构、强化科研的有关投入、规范技术的体系、构建有关品牌并培植龙头企业。

3.6打造青椒品牌

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利用建设绿色青花椒基地的契机,打造绿色青花椒品牌,全面改善和提高青花椒品质,提高龙头山青花椒的市场竞争力,扩大市场影响力,在开展深加工的同时,狠抓产、供、销各主要环节的标准化工作,把青花椒列入争创“品牌”的战略,树立品牌效应,扩大经济效益。

3.7招商引资,加快青花椒产业的发展

积极招商引资,引进外地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生产加工技术,对青花椒生产进行全方位开发,建立种苗繁育基地和栽培示范样板,进行青花椒果皮、椒树及其他部位的综合开发利用。加快“公司(厂、商)+农户+基地”产业模式化的发展进程,完善市场机制,进一步提高青花椒产业的综合效益。

3.8加大椒农培训力度,增强青花椒栽培管理技术

青花椒产业作为龙头山镇农民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支柱产业,只有相关部门和单位加大青花椒栽培管理技术的培训力度,培育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才能增加产量、提高品质、增加收入,进一步推动全县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

3.9加大加工力度,增加农民收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越来越关注,渴求各种绿色食品,在青花椒主产区应加大粗加工和精加工力度,防止污染,只有这样,才能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促进花椒产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龙头山镇的青花椒产业生产现状不容乐观、存在诸多问题,但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看,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发展前景广阔,只要政府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加强引导,积极扶持,大力打造青花椒品牌,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将会有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宋家雄.高原特色农业实用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99-100.

[2]赵孔发.鲁甸青花椒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云南农业.2011(8):16.

[3]魏安智,杨途熙,周雷.花椒安全生产技术指南[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2-3.

[4]魏安智,杨途熙,周雷.花椒安全生产技术指南[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7.

作者简介:曾方福(197 6-),男,云南鲁甸,鲁甸县农广校,本科,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教育

推荐访问:青花 对策 龙头 现状分析 产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