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分析了海南发展葡萄产业的优势和劣势,并基于其发展现状,提出海南葡萄产业的市场定位、发展方向与保障措施。
关键词 海南 ;葡萄产业 ;分析
中图分类号 S663.1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2008/j.issn.1009-2196.2016.10.020
Abstract The article describes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tatus of tropical grape industry in Hainan province, analyz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is industry,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market positioning, development direction and countermeasure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ropical grape industry.
Keywords Hainan ; tropical grape industry ; analysis
葡萄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温带果树,同时也是世界四大水果之一,主要栽培地区为北纬和南纬34°~49°之间。中国北方大面积种植葡萄,特别近几年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鲜食葡萄生产大国。主要由于气候的原因,长期以来中国南方被视为葡萄生产的“禁区”,但随着耐热新品种的出现以及部分栽培技术的突破,现在南方不仅能生产葡萄,而且果实品质优良效益较为可观。当前中国设施葡萄已占中国葡萄栽培总面积的10%以上。设施栽培主要用于促早、延迟、避雨等,其中以避雨栽培面积最大,主要集中在以长江三角洲为核心的南方葡萄产区。目前南方部分省区的葡萄发展迅速,特色突出,如云南部分热区(元谋和宾川)、四川攀枝花、湖南、广西和福建。就海南来说,葡萄生产只是刚起步,发展潜力有待于挖掘,本文就海南发展葡萄产业的优势、不利因素、发展方向等进行了分析探讨。
1 海南葡萄的科研与生产现状
海南存在野生葡萄资源。苗平生等[1]对海南野生葡萄资源进行调查研究表明,葡萄科在海南有7属、29种及4变种,其中果实有经济价值和育种价值的仅葡萄属(Vitis)。葡萄属在世界上约60种,中国有27种,海南省有3种(绵毛葡萄V. retordi)、小果葡萄及葛蕊(V. flexuosa),可见海南本身就有抗热葡萄资源。有海南引种葡萄试验研究表明,‘白香蕉’、‘地幅1号’、三江野葡萄、‘吉丰9号’、‘地幅1号’、‘夕阳红’等均能结果[2]。1996年有台商引种品种‘巨峰’到海南试种,但未能得到大面积的推广,栽培技术有待提高。2011年底,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口实验站在上海交通大学王世平教授处引进了‘夏黑’、‘黑色甜菜’等3个品种在海南文昌试种,王教授多次来海南指导,采用根域限制避雨栽培,催花处理,产期随意调控,目前推广面积上千亩,初步取得较好效果[3]。目前在海口市灵山区、文昌潭牛镇、三亚崖城、乐东板桥、儋州白马井、热作两院等地都种植有葡萄,春节期间出园价高达60~100元/kg,且供不应求。
2 海南种植葡萄的优势
2.1 气候资源的优势
海南岛的年平均气温22.4~25.5℃,有 9 个月以上平均气温高于 20℃,极端最低气温不低于 0℃,全年日照时数在1 780~2 600 h之间,且季节分配较均匀,全年到达地面的太阳总辐射量为4 600~5 800 MJ/m2,光合有效辐射2 100~2 600 MJ/m2,全岛年均雨量为1 600 mm,东南部多雨区达2 000~2 400 mm以上。西部和南部少雨区为1 000~1 500 mm,海南各地的降雨主要集中在5~11月。阳光充足,热量充沛,早春气温回升快,全年气候温暖,是全国葡萄上市最早的地区,能实现一年多熟的结果优势。
2.2 旅游资源的优势
海南省总人口800万人左右,而每年到海南旅游度假人数上千万余人次,2011年达3 000万人次。另外在2010年1月4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至此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正式步入正轨,海南已作为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中国将在2020年将海南初步建成世界一流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使之成为开放之岛、绿色之岛、文明之岛以及和谐之岛。随着国家每年举办的海南博鳌亚洲论坛和世界小姐选美赛的进一步的实施,海南的知名度也在逐步提升。另外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及海南全域旅游的推进中,观光休闲农业是旅游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海南的观光休闲农业将是海南国际旅游岛的重要“名片”之一,而南方葡萄科技休闲文化园的建设将有较大的市场潜力。
2.3 立地条件的优势
海南省处于北纬3°~20°和东经 107°~119°之间,是由海南岛、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等一系列岛礁及其海域组成的海洋岛屿省,陆地面积约为 3.5万km2,是中国唯一的热带气候省份,海南岛作为海南省最大的岛屿,面积约为 3.39万km2,形成一个天然岛屿温室。
3 海南种植葡萄的不利因素
3.1 高湿的不利
海南由于雨季时间较长,湿度高,造成病虫危害严重,是限制海南葡萄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避雨栽培是最好的解决措施,不仅能实现避雨降低湿度,同时降低病虫害的危害,减少用药成本,从而克服由于高湿的不利因素实现海南能种早熟葡萄的有利条件。
3.2 高温的不利
由于全年平均温度较高,且冬季低温不足,未能满足休眠条件,造成萌芽迟、萌芽率低且不整齐,是制约海南葡萄发展重要原因。而破眠技术的突破则能解决低温不足促成萌芽,还能提前发芽,进而实现产期的调节,能充分发挥出海南葡萄特早熟优势,及时占领市场,化不利为有利,市场前景潜力较大。
3.3 高频率的台风灾害
台风主要发生在太平洋沿岸的热带气旋,我国是全球受台风影响最多的地区之一,特别是海南等沿海地区是台风高发地带。据气象统计资料显示,平均每年约有10多个台风会对我国南方地区造成影响,而海南7~10月是发生台风频率最高的季节,会对包括葡萄在内的农作物造成重大危害,是发展葡萄的不利因素之一。根据台风发生规律,可以采取综合性配套抗风栽培技术减轻其危害程度。
4 海南葡萄产业的发展方向
4.1 发展鲜食高端早熟葡萄果品为主
海南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发展以鲜食为主的早熟葡萄,且可以采取一年多熟的优势,把上市时间调控到内陆葡萄市场的空缺期,从而实现物以稀为贵的高价,提高经济效益。同时加强品牌的培育,树立鲜食高端早熟葡萄果品为主的意识。
4.2 设施避雨栽培
葡萄避雨栽培是以避雨为目的将薄膜等相关材料盖在树冠顶部的一种方法,是设施栽培中最简单、实用的方法。南方地区最早开展葡萄设施栽培研究与推广的是上海农学院。20世纪80年代,上海农学院进行了以调整果实上市日期、提高果实品质为目的的避雨栽培研究,取得了较好效果,从而在葡萄栽培上推广应用。海南避雨覆盖时间从葡萄开花前到采收或者全年实施避雨,但要注意通风透气,防止“烧叶”现象的发生。另外海南葡萄种植要因地制宜,在海南东部及东南部的干旱少雨地区也可以实施露地栽培。
4.3 根域限制栽培
根域限制栽培就是利用一些物理或生态的方法,将果树的根域范围控制在一定的容积内,通过控制根系的生长来调节地上部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过程的一种新型的栽培技术[4]。根域限制方式主要有垄式根域限制栽培、箱筐根域限制栽培式和坑式根域限制栽培[5]。垄式根域限制栽培是在地面上铺垫微孔无纺布或微微隆起(防止积水)的塑料膜后,再在其上堆积富含有机质的营养土呈土垄或土堆栽植果树;箱筐式根域限制栽培是在一定容积的箱筐或盆桶内填充营养土,植果树于其中;坑式根域限制栽培是在地面以下挖出一定容积的坑,在坑的四壁及底部铺垫微孔无纺布等可以透水但根系不能穿透的隔膜材料,内填营养土后植树于其中。王世平等[6-7]用‘巨峰’葡萄的研究表明,与垄式和箱筐式相比,坑式根域的水分、温度变幅小,果实品质进一步改善,可节约灌溉用水,并可在冬季寒冷的北方地域应用。
4.4 抗风栽培
葡萄抗风栽培的方法较多,根据实际情况可采用多种抗风措施综合利用。在沿海一线选择合理的优势环境就显得更为重要。葡萄建园选址要避风的山脚或小盆地,以减小风速,降低台风的影响。同时加强防风林的建设,建造林带方向与主风向相垂直的“灌木+乔木+灌木”疏透型防风林可以有效降低风速,改善气候条件,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同时还可以调节空气的湿度和温度,减少相关灾害的危害。海南台风多发生在每年的7~10月份,应选择中早熟、抗病虫害、果穗和果粒大小适中的葡萄品种,采收期最好是在7月份之前,且严格控制产量。同时充分利用葡萄的一年多次结果的特性,尽量避免或减轻台风的危害。葡萄园架势的搭建要科学而牢固,目前葡萄栽培的架势多种多样,主要应用于生产的有“T”型架、“Y”型架和棚架,在南方台风多发地区最好采用棚架,且棚架上的新梢及时绑缚,这样可以减轻台风的危害程度。
4.5 休闲观光葡萄园
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推进,观光休闲农业越来越重要。葡萄作为重要的果树树种其树体易造型,果实不但味美而且果形美观,颜色艳丽极具观赏价值,并且在海南可以多次结果、多次收获,产期易调控,在观光农业中极具发展潜力。每年到海南旅游的人高达千万人次,而休闲观光葡萄园能满足游客多方面的需要,即满足在意念上的喜、怒、哀、乐、爱、恶、欲和人们在感官上眼、耳、鼻、舌、身、意等的需要,满足人们的好奇心,为何北方果树在南方长得如此漂亮,同时能增加等地农民的收入。
5 促进海南葡萄产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5.1 加强热区葡萄栽培相关基础研究
热区存在一定数量的野生葡萄种质资源,应加强调查收集与评价利用,进一步挖掘优良基因,为育种提供基础材料。另外加强引种试验,尽快筛选出适合本地区栽培的优良品种。同时加强对适合热区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和安全的栽培配套技术研究,主要对栽培模式、产区调节、保花保果、水肥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采后保鲜等关键技术攻关,以支撑海南葡萄产业由无到有、由小变大的持续发展。
5.2 加强政策支持与资金扶持
国家或者地方政府应该给予政策支持,配套资金的扶持,加大科技投入,为海南热区葡萄产业做出前瞻性的规划。
5.3 加强交流促进发展
就葡萄的科研、技术推广、生产经验等方面要加强同国内外的同行交流,尤其是与生产葡萄的热区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借鉴外地经验,结合实际,创新利用,从而实现海南葡萄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苗平生,陈业光,李昌发,等. 海南省野生葡萄属资源调查及其利用[J]. 福建果树,1999(4):25-27.
[2] 苗平生,陈业光,李昌发,等. 海南引种葡萄试验初报[J]. 中国南方果树,1998,27(2):37-39.
[3] 周兆禧,黄正恩,林兴娥,等. 3个葡萄品种在海南引种试种初报[J].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14(2):34-36
[4] 王世平,张才喜,罗菊花,等. 果树根域限制栽培研究进展[J]. 果树学报,2002,19(5):298-301.
[5] 王世平,许文平,张才喜.葡萄根域限制栽培技术研究进展[C]. 2008园艺学进展(第八辑)——中国园艺学会第八届青年学术讨论会暨现代园艺论坛论文集,2008:9-14.
[6] Okamoto G, Wang Shiping, Ken Hirano. Cold resistance in root and cane of own-root‘Kyoho’grapevines[J]. Sci Rep Faculty of Agri Okayama Univ, 2000, 89: 23-29.
[7] Wang Shiping, Goro Okamoto, Ken Hirano. Vine growth and fruit development of Pione grapes planted in root-restricted buried and raised beds[J]. J Japan Soc Hort Sci,1997, 66: 235-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