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来,黑蚱蝉在龙山县柑桔上不断加重发生,对柑桔生产造成了较大的威胁。笔者经过多年的观察,针对其为害症状、形态特征及发生规律进行描述,分析危害加重发生的原因,提出了适合该地的防治意见。
关键词:柑桔黑蚱蝉;发生;防治
柑桔黑蚱蝉(Cryptotympana atrata Fabricius)属同翅目,蝉科。又名黑蚱、知了,在龙山县柑桔产区均有发生,不仅为害柑桔,还为害葡萄、樱桃、柿、枇杷、桃、李、梨、杏、苦楝、桑、椿、杨、柳、榆等多种草木本植物。成虫除刺吸果树枝干上的汁液外,雌成虫产卵时,将产卵器插入枝条和果穗枝梗组织内产卵,造成机械损伤,严重影响了水分和养分的输送,致使受害枝条干枯死亡。近年在龙山县柑桔上不断加重发生,对柑桔生产造成较大的威胁。2012年全县发生面积为4058hm2,造成柑桔损失6087t。
1 为害症状
柑桔黑蚱蝉雌成虫将产卵器插入柑桔枝梢木质部内造成大量似锯齿状的“瓜”状卵窝,不久,受害枝萎蔫,逐渐干枯死亡。成虫还吸取幼嫩枝梢的汁液,使枝梢凋萎。黑蚱蝉各龄若虫潜伏土中,终年吮吸桔树根部汁液,使树势生长不良,抽梢短而少,叶片黄化,开花少,花质差,落花落果严重,几乎没有产量。
2 形态特征
2.1 成虫
体长40~45mm,翅展122~130mm,虫体黑色具光泽,局部密生金黄色细毛,头比中胸背板基部稍宽,头的前缘及额顶各有1块黄褐色斑。头部3个单眼琥珀色,呈三角形排列,复眼大淡黄褐色。前胸背板短于中胸背板,微突起。中胸背面有“X”形红褐色隆起非常明显,前角上有1条暗色纹。腹部各节侧缘黄褐色。腿节上有尖锐的刺,中、后足腿节脉纹黄褐色。前后翅均透明,基部黑色,翅脉黄褐色至黑色,雄虫腹部1~2节有发音器能鸣,雌虫无发音器,但有听器。产卵器明显。
2.2 若虫
体长35mm左右,形状似成虫,幼龄体软,为白色或黄白色。以后变黄褐色,有翅芽,额显著膨大,触角和喙发达,无复眼,在复眼部位有一单眼。前足腿、胫节粗大,有齿适于开掘。老龄身体较硬,前胸背板缩小,中胸背板变大。头顶至后胸背板中央有一蜕皮线,翅芽发达,老熟时可达腹部中央。
2.3 卵
长椭圆形,稍弯曲,长2.4~2.5mm,宽约0.3mm,乳白色渐变黄,有光泽,头端比尾端略尖。
3 发生规律
该虫12~13年完成1代,以卵在被害枝木质部或以若虫吸附于寄主根系上越冬。若虫在土中占整个生活史的绝大部分时间,共蜕皮5次。据观察,老熟若虫6月底7月初开始羽化出土, 7月中旬至8月下旬达成虫出土盛期,8月15日为成虫高峰期,也是为害最甚时期,9月底10月上旬成虫终见。出土一般在晚间,且集中于21~22时。出土后即爬上附近的杂草,禾苗、树干上等蜕皮羽化,于清晨6时陆续向上爬行,刺吸树液。成虫寿命50~70天。雌虫于7月中下旬开始产卵,8月间为产卵盛期。多产在4~8mm粗枝梢上,先用产卵器刺破枝条木质部,造成爪状裂口,然后产卵于其中。每1卵孔有卵6~8粒,1个枝条上产卵多的可达百余粒。每雌可产卵500粒。黑蚱蝉的卵期长达10个月之久,卵至翌年6月孵化,早晨和阴雨天孵化率高。若虫落地钻入土中,吸食根的汁液,秋后钻入深土层越冬,春暖再升至表层为害。成虫具有群居性和群迁性,晚上多群居于树上,白天向小树上转移。还具有一定的趋光性和趋火性。
经多年观察,一般5~10年生树,产卵为害株率12~40%;11~20年树被害株率在45~72%;20年生以上的老树被株率达85~100%。平均单株受害枝3.4~7.8条,20年以上的老桔园,单株受害枝11.7条。果枝受害占7.8~15.3%,个别年份果枝受害占37.2~40.5%,以成年桔树占的比例最大,老桔树次之。因此,黑蚱蝉的为害常造成大量直接和间接的产量损失。根据调查情况看,黑蚱蝉为害尤以老龄桔园受害重,幼龄桔园受害轻;林边桔园,特别是向阳坡地发生危害重;挂果桔树以果枝受害重,幼龄桔树以新抽的嫩枝受害重。近年来有逐渐上升危害的趋势。
4 发生危害加重的原因分析
4.1 隐蔽性强,世代周期长,防治几乎看不到效果
黑蚱蝉一个世代需要10多年的时间,且绝大部分时间以若虫在地下活动。对地下害虫果农看不到也很难防治,每年老熟若虫从地下钻出来,羽化为成虫并产卵危害时再进行防治,为时已晚。既便是把当年刚出土的成虫和若虫全部消灭了,也只能保当年,还有10多年的若虫会逐年出土,也就是防控周期要10多年才能收到预期效果。
4.2 集中连片果园与一家一户小生产的矛盾使防治措施很难统一
龙山县柑桔大面积栽种近20年,满山遍野都是桔树,而农户的果园则是你一块我一行的。由于黑蚱蝉寄主范围广,飞翔力强,各桔农管理水平又不一致,你防我不防,在一片大果园内采取防控措施与不采取防控措施的桔园,被该虫危害几乎没有什么区别,果农干脆不防治,导致地下若虫逐年增多。
5 防治方法
5.1 农业防治
对已被成虫产卵的枝条,包括柑桔园周围的寄主植物的被害枝条,进行突击剪除,带出果园集中烧毁杀灭虫卵。同时,尽可能清除柑桔园周围没有经济价值的苦楝、桑、椿、杨、柳、榆、法国梧桐等易招引黑蚱蝉的树种。结合冬季扩穴,深翻改土杀灭土中若虫,或让其暴露于土表,冻死或被鼠类、蚂蚁等天敌取食。树盘覆盖稻草、谷糠等可减轻危害。另外可人工捕杀成、若虫。 6月份晚间,特别是雨后若虫大量出土人工捕捉。7 月上中旬,成虫出土时,在有露水的早晨或雨后初晴天于枝干上或草丛中人工捕杀成虫。
5.2 物理防治
于6~7月的夜间,在1hm2内安2只40瓦的黑光灯,可以诱杀部分成虫;或在黑蚱蝉成虫盛发时,夜间于桔园空地堆柴生火,同时振动枝干.蚱蝉自然扑火而亡。
5.3 生物、机械防治
果园养鸭、养鸡捕食若虫或成虫。保护利用天敌,控制成虫和若虫的为害和发生。据查捕食和寄生成、若虫的天敌有田鼠、麻雀、螳螂、白僵菌、绿僵菌等,应加以保护利用。
用桐油熬制的粘胶或用大量的蜘蛛丝网加少许水揉搓成的粘胶,粘于竹竿顶端,于清晨或白天粘捕成虫,或用尼龙纱制成直径15cm的捕虫网网捕,效果亦很好。或用桐油熬制的油膏涂于树干,使出土若虫不能上树蜕皮。在成虫羽化前,在树干绑一条3cm宽的塑料薄膜带,阻挡出土爬行上树的若虫,傍晚或清晨进行捕捉。
5.4 化学防治
每年4~5月果园湿度较大时,于被害柑桔树盘下撒施 10% 毒死蜱GR 1.5~2 kg /667m2,或喷施 2.5%功夫EC 2000 倍液后用杂草、禾秆覆盖 厚20 cm,杀灭由树上落入地面的幼虫或浅土表层的若虫。
5.5 联防联治
鉴于柑桔黑蚱蝉发生、为害的规模和速度,对其防治必须借鉴防治柑桔大实蝇的办法进行联防联治。要求村与村、户与户、行业与行业之间(主要是特产、林业和公路管理等部门)同时采取措施。
参考文献
1 钟家菊.对柑橘黑蚱蝉联防联治的建议[J].中国南方果树,1999(5)
2 罗耀光.柑橘病虫害防治手册[K].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
3 黄国富,俸中麟,卢运胜,等.黑蚱蝉田间发生规律及其防治试验[J].中国南方果树,1986(4)
4 李述清.知了在长寿沙田柚树上的危害及防治对策[J].果农之友,2004(5)
(责任编辑 张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