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为筛选经济有效安全药剂防治小麦纹枯病,对24%噻呋酰胺SC、20%井冈·咪酰胺WP、12.5%氟环唑SC等5种杀菌剂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4%噻呋酰胺SC、12.5%氟环唑SC、20%井冈·咪酰胺WP用量分别为20mL、30mL和50g/667m2时,在药后15d的防治效果分别达93.53%、87.06% 和73.33%,防效比较理想;在药后30d的防治效果分别为78.65%、46.62%和57.00%,防治效果下降。可见,以上几种杀菌剂防治纹枯病药效期在15d下降,纹枯病重发田块宜采用2次防治。
关键词:杀菌剂;防治;小麦纹枯病
中图分类号 S435.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10-80-02
宿豫区是江苏省小麦主产区,常年小麦种植面积
3万hm2左右。小麦纹枯病是小麦生产中常发、重发的一种主要病害,常年为中等偏重以上发生,给小麦生产造成一定损失。目前市场上防治小麦纹枯病的药剂品种很多,为了解不同药剂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治效果,筛选出对纹枯病防效最佳的药剂,2013年3月,我们进行了几种不同药剂防治纹枯病对比试验,为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现将试验结果汇报如下:
1 试验材料与条件
1.1 试验材料 试验对象为小麦纹枯病,试验作物为小麦,品种为高感纹枯病品种矮抗58。
1.2 试验条件 试验地点选在我市新庄镇振友村张圩组茆春兰家麦田。小麦于2012年10月16日播种,每667m2用种量20kg,撒播。2013年3月15日用二甲四氯加苯磺隆防除阔叶杂草,3月24日实施本试验防治纹枯病;4月28日用区统防药防治小麦后期病虫害。试验小区栽培条件均一致,试验田为历年纹枯病发病较重田块,田间纹枯病发生分布均匀。
2 试验设计
2.1 药剂 15%井冈·丙环唑WP、12.5%氟环唑SC、24%噻呋酰胺SC、40%井冈·蜡芽菌WP和20%井冈·咪酰胺WP50g/667m2。
2.2 小区安排 ①24%噻呋酰胺SC 20mL/667m2;②12.5%氟环唑SC 30mL/667m2;③15%井冈·丙环唑WP 60g/667m2;④20%井冈·咪酰胺WP50g/667m2;⑤40%井冈·蜡芽菌WP 80g/667m2;⑥空白对照(不喷药),喷清水对照。本试验共设6个处理,小区面积为66.7m2,随机排列,不设重复。
2.3 施药方式 施药时小麦处于拔节孕穗期,正值小麦纹枯病发生高峰期,也是防治的最佳关键时期。于2013年3月24日下午4∶00~6∶00时进行喷雾防治。用卫士牌WS-16型背负式手动喷雾器667m2喷药液30kg,向小麦茎基部即麦株下部粗喷雾,喷雾压力2kg/m2。在防治其它病虫草时严格按照试验要求,所有小区进行均一处理,试验药剂与对照药剂均分开使用。所选用的药剂对纹枯病均无效或对纹枯病干扰最小。3月15日用二甲四氯加苯磺隆防除阔叶杂草;4月28日用区纺防药剂18%吡·酮70g+42%咪鲜·甲硫灵60g+25%辛·氯40mL+安利素25g防治小麦穗期“两病两虫”,6d后用47%多·酮85g+25%吡蚜酮20g+叶面肥50mL第二次防治穗期病虫害。
3 调查方法
根据小麦叶鞘和叶片、茎秆为害症状程度分级,以丛为单位,每小区对角线5点取样法,每点调查相连5丛,共25丛,记录总株数、病株数和病级数。用药当天上午调查病情基数,药后15d、30d、60d分别调查各小区发病情况。记载病株、病级,统计病株率和病情指数,计算防治效果。
4 结果分析
药后15d试验结果表明:24%噻呋酰胺SC的防效最好,为93.53%;其次为20%井冈·咪酰胺WP,防效为87.06%;再次为12.5%氟环唑SC,防效为73.33%;15%井冈·丙环唑WP的防效为67.33%,居第4位;40%井冈·蜡芽菌WP的防效最差,为64.06%。
药后30d试验结果表明:24%噻呋酰胺SC的防效仍然最好,为78.65%,远高于其它处理,也是5种药剂中唯一一个防效超过70%的药剂;其次为12.5%氟环唑SC,防效为57.00%,从药后15d排位第3上升为第2位,药效较稳定;第3为15%井冈·丙环唑WP和20%井冈·咪酰胺WP防效相当,分别为49.03%和46.62%;40%井冈·蜡芽菌WP的防效最差,仅为12.76%。
药后60d(收获前)试验结果表明:24%噻呋酰胺SC的防效仍然最好,为57.46%;其次仍然为12.5%氟环唑SC,防效为51.23%,15%井冈·丙环唑WP和20%井冈·咪酰胺WP防效仍然相当,分别为47.36%和44.88%;40%井冈·蜡芽菌WP的防效仍然最差,仅为21.34%(见表1)。
5 结论
(1)通过本试验表明:在小麦纹枯病发病初期用药,24%噻呋酰胺SC对小麦纹枯病有较好防治效果,用药剂量可采用20mL/667m2,对纹枯病有较好的防控作用,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且药效持效期长。12.5%氟环唑SC30mL/667㎡对小麦纹枯病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若加大剂量,效果会更佳。以上2种杀菌剂防治纹枯病药效期在15d后下降,纹枯病重发田块宜采用2次防治。
(2)由于2013年小麦纹枯病盛发期间天气干旱,纹枯病前期发生相对较轻,后期发病较重,对纹枯病病情控制不明显,防效不太理想。但总体来说,24%噻呋酰胺SC对纹枯病的控制作用仍然十分明显,值得推广。值得一提的是,本地常用药剂40%井冈·蜡芽菌WP对小麦纹枯病防效明显下降,以后不能再作为防治纹枯病的主要药剂。
参考文献
[1]江苏省植物保护站.农作物主要病虫害预测预报与防治[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52-54.
[2]董元海,侯伟,程玲娟,等.轻型栽培条件下小麦纹枯病发生及防治对策.中国植保导刊,2008,28(8):17-19. (责编:徐焕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