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6种杀虫剂对菠萝蜜榕八星天牛的防效试验结果表明,防治钻蛀性害虫菠萝蜜榕八星天牛所使用的方法均有效,其中56%磷化铝熏蒸剂棉药效最好,其次是3%联苯菊酯+阿维菌素乳油,防效最差的为2.5%溴氰菊酯乳油。并分析了菠萝蜜榕八星防效与为害部位、树龄、密封材料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榕八星天牛;菠萝蜜;杀虫剂;防效
中图分类号 S76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5-0171-01
榕八星天牛(Batocera rubus(L.))属鞘翅目,天牛科[1],幼虫钻蛀菠萝蜜树干为害,在菠萝蜜树枝干内形成弯弯曲曲的隧道,破坏输导组织,造成菠萝蜜树生长缓慢、枝条干枯、甚至整株死亡[2],在蛀孔外常有锈褐色液体流出。成虫在夜间活动取食菠萝蜜的叶,卵常产于树干或枝条上。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概况
试验于2013年6月13日在云南热带作物职业学院、普文菠萝蜜园、曼歇坝菠萝蜜园对被榕八星天牛为害的菠萝蜜进行试验。供试杀虫剂有6个,分别为3%联苯菊酯+阿维菌素乳油(苏州富美实植物保护公司)、3%阿维·高氯乳油(北京市顺义农药厂)、40%毒死蜱乳油(惠州市中讯化工有限公司)、42%阿维菌素·毒死蜱乳油(河南欣农化工有限公司)、56%磷化铝熏蒸剂(济宁市益民化工厂)、2.5%溴氰菊酯乳油(河北省邢台市农药有限公司),其他材料有泥巴、透明胶、一次性针筒。
1.2 试验设计
试验按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进行,设7个处理,即每种药剂为1个处理,以清水为对照(CK),3次重复,共24个小区,随机区组排列,每个小区各选10株菠萝蜜树于2013年8月13日、28日分别对供试菠萝蜜树进行处理。
1.3 试验实施
1.3.1 药棉的制作。用新且干净的棉花揉成小团,用镊子夹住棉团,伸入供试药剂的50倍药液中,稍停留一会儿,让棉团成分吸收药液,然后塞入蛀孔内,每个蛀孔塞3个药棉。
1.3.2 密封。用充分揉合过黏性很好的泥巴作为密封材料。当塞入药棉后,就用泥巴密封所有蛀孔,防止药性挥发。
1.4 调查内容与方法
在药后15 d后即2013年8月28日、9月11日分别对供试作物菠萝蜜树的新排粪孔数进行调查统计,然后根据虫口减退率、防治效果公式计算出结果。
虫口减退率(%)=(药前活虫数-药后活虫数)/药前活虫数×100
防效(%)=(处理区虫口减退率-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00-对照区虫口减退率)×100
2 结果与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各处理药剂对榕八星天牛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以56%磷化铝熏蒸剂药效最好,第1次施药防效84.78%,第2次施药也达到100.00%。3%联苯菊酯+阿维菌素乳油药棉防效紧跟其后,2次均在85%~87%。防效最差的为2.5%溴氰菊酯乳油,第1次施药防效为67.80%,第2次施药防效为72.55%。
3 结论与讨论
试验结果表明,56%磷化铝熏蒸剂对菠萝蜜榕八星天牛的防治效果最好,第1次药后15 d防效达84.78%,第2次药后15 d防效达100.00%,适宜作为菠萝蜜榕八星天牛的防治药剂。
试验过程中发现泥巴密封蛀孔效果高于透明胶药效,表明上透明胶的密封性很好,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树的表面存有不光滑或凹凸不平的现象,透明胶粘在树上就存有很多空隙,农药的毒气很容易从空隙释放出来,从而降低了药效。而泥巴的可塑形性很好,能很好地密封所有蛀孔,所以药效高于透明胶的药效。
从试验调查的数据中得出对主干防效高于枝干防效。分析原因可能是主干上施药更好操作,施药都能保证到位,而对树枝干的蛀孔,由于受条件限制,操作不方便等,部分蛀孔存在施药不到位的现象,有些枝干的位置非常不利于药液的存留,施药量少从而降低了药效。
在供试的菠萝蜜树中都存在低树龄的防治好于老龄树的现象。原因可能是低树龄的生长能力强,农药在树体内的(下转第174页)
(上接第171页)
传导速度较快,药效好。其次,低树龄的枝干少,虫体可活动的范围不多。对榕八星天牛钻蛀为害的菠萝蜜树除药剂防治外,还可以采取修剪虫枝并烧毁的方法防治[3-4]。被榕八星天牛为害后的菠萝蜜长势都较弱,在进行防治处理后需要及时加强肥水管理,以促进菠萝蜜茁壮生长[5-6]。
4 参考文献
[1] 蒋书楠,蒲富基,华立中.中国经济昆虫志.(第三十五册)鞘翅目天牛科(三)[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
[2] 钱庭玉.木菠萝天牛类害虫幼虫记述[J].热带作物学报,1983(1):103-106.
[3] 谭乐和.菠萝蜜高效生产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47-66.
[4] 吕飞杰,彭艳,陈业渊,等.我国菠萝蜜生产现状及发展优势分析[J].中国热带农业,2012(2):13-15.
[5] 刘东明,高泽正,邢福武.榕八星天牛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J].中国森林病虫,2003,22(6):10-12.
[6] 高泽正,邢福武,刘东明.榕八星天牛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J].中国森林病虫,2004,22(6):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