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唐家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申请书 述职报告 自查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6种农药对瓜蚜的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

时间:2022-10-22 12:15:05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

为了筛选防治西瓜瓜蚜的有效药剂,用6种药剂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8%阿维菌素EC对瓜蚜的毒力最高,60 g/L乙基多杀菌素SC毒力最低,48 h LC50分别为0.38 mg/L和2 225.63 mg/L。6种药剂毒力大小依次为阿维菌素>溴氰虫酰胺>氟啶虫胺腈>啶虫脒>吡虫啉>乙基多杀菌素。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8%阿维菌素EC 3 000倍、10%溴氰虫酰胺OD 2 000倍、22%氟啶虫胺腈SC 4 000倍对瓜蚜速效性及持效性均较好,3~14 d防效均达到90%以上,防效差异不显著;20%啶虫脒WP 3 000倍和10%吡虫啉WP 3 000倍速效性及持效性均较差,1 d防效分别为31.31%和6.66%,14 d防效分别为57.39%和47.80%;60 g/L乙基多杀菌素SC 1 000倍防效最差,药后14 d的最高防效仅为34.70%。推荐田间轮换使用阿维菌素、溴氰虫酰胺、氟啶虫胺腈防治瓜蚜。

关键词

药剂; 瓜蚜; 毒力; 生物测定; 田间防治效果

瓜蚜(Aphis gossypii Glover)又称棉蚜,属半翅目蚜科,是一种世界性的杂食害虫,主要通过取食植物汁液和传播病毒病造成危害。瓜蚜寄主范围广泛,据记载有116科900多种,其中对棉花、瓜类蔬菜的为害最为严重[1]。该虫以成蚜和若蚜在寄主植物叶背和嫩茎上取食汁液,导致被害叶片卷缩,瓜苗萎蔫,老叶受害变黄,提前枯落。同时瓜蚜为害时不但排出大量蜜露,引发煤污病,还传播病毒病等多种病害。由于该虫发育历期短,生殖力高,世代重叠严重,特别是在适宜的温室环境条件下,该蚜大量繁殖导致天敌等自然控制因素难以控制其种群增长[2]。目前对瓜蚜的防治主要依靠化学农药,但由于长期单一使用同一类杀虫药剂以及不科学的施药习惯,导致该虫产生不同程度的抗药性[37]。而正确选择和使用药剂是延缓害虫抗药性发展的重要措施。笔者选用常用药剂10%吡虫啉WP、20%啶虫脒WP、1.8%阿维菌素EC及近几年研发投入市场的新型杀虫剂22%氟啶虫胺腈SC、60 g/L乙基多杀菌素SC、10%溴氰虫酰胺OD,共6种药剂进行西瓜上瓜蚜的室内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试验,以期为筛选高效、安全的药剂,更好地控制田间瓜蚜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药剂

室内毒力测定与田间药效试验均采用制剂测定,分别是1.8%阿维菌素乳油(abamectin,河北威远生农化药限公司)、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spinetoram,美国陶氏益农公司)、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imidacloprid,河北威远生化农药有限公司)、20%啶虫脒可湿性粉剂(acetamiprid,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cyantraniliprole,美国杜邦公司)、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sulfoxaflor,美国陶氏益农公司)。

1.2 供试虫源

试虫瓜蚜(A.gossypii)采自北京市大兴区榆垡千亩园基地温室西瓜上,开展试验前未使用过任何化学药剂,选用个体大小一致的无翅成蚜为供试虫源。

1.3 试验方法

1.3.1 室内毒力测定

室内毒力测定参照FAO(联合国粮农组织)推荐的蚜虫喷雾法进行[8]。在预试验的基础上,将各药剂用含0.1% Triton X100纯净水按等比配制成7个系列浓度梯度。将田间种植的没有接触过药剂的黄瓜叶片打成直径5.5 cm的圆片,然后将叶片正面朝下贴于直径为5.5 cm的培养皿内。用毛笔小心将采集的健康无翅成蚜接到叶片上,每皿20头,然后在Potter喷雾塔(Burkard Manufacturing Co. Ltd.)下精确喷雾,每次喷药量为3 mL,喷雾压力为68.9 kPa,每次药液喷完后沉降30 s,用保鲜膜封好,在膜上用昆虫针扎15~20个小孔,每浓度设4次重复[911]。放入温度25℃、光照为L∥D=16 h∥8 h恒温培养箱内饲养,分别于24 h和48 h后在解剖镜下检查死亡情况,以足、触角颤动者为活虫,对难以判断死活的蚜虫用昆虫针轻触虫体,无任何反应者视为死亡,统计蚜虫的死亡数。

1.3.2 田间药效试验

试验在北京市大兴区榆垡千亩园基地温室西瓜上进行,供试西瓜品种为‘京秀’。西瓜于6月下旬育苗,7月中旬定植,株行距为60 cm×100 cm,定植前用鸡粪作底肥,定植后除了浇水外未施用过任何化肥和农药,施药时瓜蚜为害比较严重且分布不均匀,于2015年8月15日上午施药,天气晴。

试验共设7种处理,选用各药剂的田间推荐剂量进行,具体如下:1.8%阿维菌素乳油3 000倍液、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1 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 000倍液、20%啶虫脒可湿性粉剂3 000倍液、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2 000倍液、22%氟啶虫胺腈悬浮剂4 000倍液和清水对照。每种处理重复4次,共设28个小区,小区面积约30 m2,随机区组排列,采用西班牙生产的没得比背负式电动喷雾器整株均匀喷雾,药液量为675 kg/hm2。

调查方法采用随机取样,每小区标记10株,每株标记一片复叶,施药前调查叶片上的蚜虫数,由于药后1 d在田间难以辨别瓜蚜死活,因此随机采集各处理区带虫叶片带回实验室在解剖镜下观察蚜虫死亡情况,药后3、7和14 d分别调查各处理小区标记叶片上残留活虫数。

1.4 数据分析

毒力测定试验用DPS 12.01统计软件计算毒力回归方程、致死中浓度(LC50)及其95%置信区间,进行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田间药效试验根据统计结果计算虫口减退率和防效,用Duncan氏新复极差测验法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室内毒力测定结果

试验结果表明,6种农药对瓜蚜的毒力均随浓度的提高及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供试6种药剂中瓜蚜对1.8%阿维菌素EC敏感性最高,其24 h和48 h的LC50分别为0.40 mg/L和0.38 mg/L;其次是10%溴氰虫酰胺OD和22%的氟啶虫胺腈SC,24 h的LC50分别为69.75 mg/L和197.81 mg/L,48 h的LC50分别为43.81 mg/L和48.18 mg/L,二者对瓜蚜的毒力水平相当。10%吡虫啉WP和20%啶虫脒WP处理的部分蚜虫均已开始产仔,24 h的LC50分别为7 980.78 mg/L和412.01 mg/L,48 h的LC50分别为453.65 mg/L和254.99 mg/L,二者48 h的LC50相差1.78倍。瓜蚜对60 g/L乙基多杀菌素SC的敏感性最差,48 h的LC50高达2 225.63 mg/L,测试浓度为1 000 mg/L时,大多数蚜虫已开始产仔,且若蚜发育正常(表1)。

因此,6种药剂对瓜蚜的毒力排序为:阿维菌素>溴氰虫酰胺>氟啶虫胺腈>啶虫脒>吡虫啉>乙基多杀菌素。

2.2 田间药效试验结果分析

田间试验结果(表2)表明,22%氟啶虫胺腈SC、10%溴氰虫酰胺OD和1.8%阿维菌素EC的速效性和持效性最好,药后1 d的防效达84.16%~87.87%,7 d的防效达93.53%~96.59%,14 d的防效达92.20%~95.05%,且防效间没有显著差异。20%啶虫脒WP和10%吡虫啉WP速效性和持效性均显著低于上述3种药剂,药后1 d防效分别为31.31%和6.66%,7 d防效分别为58.85%和41.21%,14 d防效分别为57.39%和47.80%,药后7 d二者防效呈显著差异(P<0.01)。在所有供试药剂中60 g/L乙基多杀菌素SC防效最低,药后14 d的防效仅为34.70%。

3 结论与讨论

瓜蚜是西瓜生产中的主要害虫,在我国华北、华中和华南地区的西瓜田内普遍发生,为害严重。烟碱类杀虫剂一直被广泛用于防治各类蚜虫,相关报道较多。2011年王少丽等[12]对防治西瓜蚜虫的几种药剂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阿维菌素LC50为0.072 mg/L,啶虫脒LC50为0.45 mg/L,吡虫啉LC50为2.81 mg/L,三者药后14 d田间防效均达90%以上。2012年宫亚军等[13]对黄瓜瓜蚜毒力测定及田间防效研究结果显示,阿维菌素对瓜蚜LC50为8.272 8 mg/L、啶虫脒LC50为29.292 7 mg/L、吡虫啉LC50为46.048 7 mg/L,瓜蚜对三种药剂均很敏感,药后14 d田间防效均达94%以上。与前人的研究结果相比,本试验中吡虫啉和啶虫脒对田间瓜蚜的毒性均大幅度降低,说明随着吡虫啉和啶虫脒的大量使用,该地区瓜蚜已产生较高的抗性。尽管本试验中阿维菌素对瓜蚜的室内毒力水平仍较高,但田间防效低于氟啶虫胺腈和溴氰虫酰胺,这可能与阿维菌素的商品制剂有效成分含量相对低,使用浓度低有关。

氟啶虫胺腈为美国陶氏益农公司研制的第一个磺酰亚胺(sulfoximine)类农用杀虫剂,其杀虫谱与新烟碱类杀虫剂有所不同,对新烟碱类产生抗性的刺吸性昆虫对该药很敏感,是用于蚜虫抗性治理的一个新药剂[14]。赵冰梅等[15]研究了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等几种药剂对棉蚜田间药效,结果显示对棉蚜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高剂量处理即25、35 g/hm2处理的防效极显著优于其他药剂处理,有效控蚜期达14 d 以上,优于其他几种药剂。

溴氰虫酰胺是杜邦公司开发的苯甲酰胺类杀虫剂,通过激活靶标害虫的鱼尼丁受体防治害虫[16],本试验中对瓜蚜的防效介于氟啶虫胺腈与阿维菌素之间,其速效性与持效性均较好,药后14 d防效达94.54%。

瓜蚜是典型的r对策害虫,其发育历期短,生殖力强,世代重叠,对药剂的抗性发展速度较快。本研究的室内毒力测定与田间防效结果表明,应避免使用已经对其产生抗性的吡虫啉及啶虫脒,推荐选用22%氟啶虫胺腈SC、10%溴氰虫酰胺OD和1.8%阿维菌素EC,尤其对抗性较高的瓜蚜种群及难以防治的伏蚜,更要注意轮换用药,避免连续单一使用一种药剂,以延长农药使用寿命,延缓抗药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梁彦, 张帅, 邵振润, 等. 棉蚜抗药性及其化学防治[J]. 植物保护, 2013, 39(5): 7080.

[2] 庞保平, 周晓榕, 陈静, 等. 温室瓜蚜种群动态的研究[J]. 应用昆虫学报, 2005, 42(5): 515518.

[3] 李菁, 韩召军. 棉蚜对吡虫啉抗性的初步研究[J]. 农药学学报, 2007, 9(3): 257262.

[4] Ahmad M, Arif M I. Susceptibility of Pakistani populations of cotton aphid Aphis gossypii (Homoptera: Aphididae) to endosulfan, organophosphorus and carbamate insecticides[J]. Crop Protection, 2008, 27(35): 523531.

[5] Wang Kaiyun, Guo Qinglong, Xia Xiaoming, et al. Resistance of Aphis gossypii (Homoptera: Aphididae) to selected insecticides on cotton from five cotton production regions in Shandong, China [J]. Journal of Pesticide Science, 2007, 32(4): 372378.

推荐访问:药效 田间 测定 农药 毒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