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食管壁内支气管源性囊肿CT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5例食管壁内支气管源性囊肿的CT表现。结果:11例位于后纵隔,4例位于中、后纵隔,7例呈囊性密度,7例呈软组织密度,1例为高密度。15例行增强扫描,除1例囊壁强化外,其余均无强化。结论:CT平扫加增强扫描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由于其与食管源性囊肿影像难以区别,最终有待于术后病理证实。
[关键词] 支气管源性;囊肿;CT
[中图分类号] R734.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5(a)-247-02
先天性支气管囊肿是由呼吸系统在胚胎时期发育异常所致,根据病灶的部位可以分为肺内型、纵隔型和异位型。食管壁内支气管囊肿在临床上并非罕见,但容易被误诊。本文对我院及北医三院1993~2008年有完整CT资料,并经临床手术、病理活检确诊的病例15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讨论纵隔食管壁内支气管源性囊肿的CT表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5例患者中7例有症状,持续1个月~2年,其中,4例进食哽咽感;1例体位性憋气,常于夜间憋醒;2例有隐痛,伴恶心;8例无症状,查体偶然发现。
1.2 方法
15例均行增强扫描,机型:CT ①Siemens Arc,②Siemens Star,③Siemens Sensation 16,选用离子型或非离子型对比剂100 ml肘静脉注射,流速3.0 ml/s。其中有2例做三维重建,15例均由病理证实。
2 结果
15例中,11例位于后纵隔食管旁,4例位于中、后纵隔。CT轴位图像表现病灶呈椭圆形或囊袋状,直径最小约为2 cm,最大5 cm,边缘锐利,密度均匀。7例为囊性密度,CT值约为5~20 HU,7例为软组织密度,CT值为35~45 HU,1例为高密度, CT值为70~84 HU。其中,4例同时与食管、支气管密切相贴,11例仅与食管相贴,食管壁受压。增强扫描囊肿内密度均无强化,1例壁略有强化。手术切开,7例囊腔内清亮液体,其中,1例囊壁较厚,7例为秾稠胶冻样黏液,囊壁较薄, 1例囊内为钙化。病理15例囊壁均覆以纤毛柱状上皮,单层平滑肌,可见软骨结构。
图1 食管、左支气管旁囊性肿物,增强扫描未见强化,延时扫描仍未见强化
图2中、后纵膈肿物,环绕食管壁约3/4,与左主支气管后壁相邻,气管略受压,食管受压服钡后显示局部呈充盈狭窄腔,增强后无强化
3 讨论
食管壁内及周围先天性囊肿属于前肠囊肿,前肠囊肿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发生的中隔将其分成腹、背侧两部分,并分别演化成气管及支气管,支气管芽的分支过程自胚胎第4周起,可持续至14 岁,因而纵隔支气管源性囊肿可出生时即有,也可在出生后才出现。
文献报道的69例纵隔支气管囊肿中,发病年龄由1 d~64岁,15岁以后发病占66.5%。本组15例中,3岁1例,24~46岁14例,由此可见,该病虽为先天性疾病,但以出生后,尤以15岁以上者发病居多。
发生在食管内支气管源性囊肿据报道少见,目前观点根据组织病理学分类:支气管源性囊肿为囊壁有软骨、单层平滑肌,内覆纤毛柱状上皮,内镜检查可确定为呼吸道上皮;食管源性囊肿囊壁为两层或多层平滑肌结构,内覆复层鳞状上皮,无软骨组织。
解剖位于食管壁内,组织学特点完全是支气管源性的前肠囊肿称为支气管源性食管囊肿;食管囊肿中,同时具备支气管源性及食管源性囊肿特点的前肠囊肿,被称为混合型食管囊肿。
食管壁内支气管源性囊肿,在解剖位置上与食管密切相贴,根据其病理组成成分其具备纵隔内支气管源性囊肿密度特点。据报道:50%的支气管囊肿腔内为清亮液体,故约50%的病变为典型囊性密度,另有近半数的囊肿含有浓稠胶体样物质,其CT值为软组织密度。极少数由于囊液为钙化样物质而呈高密度,但同一病例囊肿内容物密度均匀一致,由于囊壁菲薄,故CT平均不显囊壁。本组病例中,CT所见及病理结果,也验证了上述特点。
支气管源性囊肿在增强扫描无强化,尤其是软组织密度的囊肿,增强扫描尤为重要,借此与发生在食管及其周围纵隔肿瘤相鉴别。
综上所述,发生于食管壁内支气管源性囊肿多位于后纵隔内,与食管壁有密切关系,约50%为囊性密度,术前与食管源性囊肿影像难以鉴别,笔者认为如囊肿与气管及食管均有密切关系,可有该病发生提可能,借以提示同仁遇到食管旁肿物时,不要忽略有本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李松年.现代全身CT诊断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490-491.
[2]张毅,潘铁成.食管壁内支气管囊肿的临床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09,14(9):669-671.
[3]朱锋锋,高文,陈昶,等.先天性支气管囊肿的临床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30(1):10-14.
[4]韩宏生,李建龙,董墨农,等.支气管囊肿的影像诊断[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7,23(2):51-53.
(收稿日期:2010-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