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有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是胃肠道肿瘤病人的显著特征。提倡对术后胃肠道肿瘤病人提供营养支持,对于病人的术后康复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消化道肿瘤病人在术后往往会出现严重的消化道瘘,而治愈此病的关键就是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特别是针对晚期胃肠道肿瘤病人,肠内营养支持是治疗营养不良的重要途径。其关键环节是分析晚期胃肠道肿瘤病人的具体情况,采用各种内窥镜,建立肠内营养的支持通道。
【关键词】肠内营养;肿瘤;胃肠道;疗效
【中图分类号】R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0-0634-01
胃肠道肿瘤病人营养不良状态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肿瘤对机体的影响造成,和出现消化及吸收的障碍有直接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肿瘤会使机体组织的造血功能出现感染、出血甚至是恶液质,肿瘤会将毒素释放出来,导致机体代谢出现异常,同时肿瘤还会消耗和夺取营养物质。营养不良会对消化道肿瘤病人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延长了患者术进食和恢复的时间,对胃肠功能的恢复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对低蛋白患者,也会延迟胃排空时间和肠麻痹时间。在对胃肠道病人实施姑息性治疗、化疗、放疗的过程中,要系统化的实施营养支持,对胃肠道肿瘤病人采取肠营养支持的首选途径就是肠内营养支持。
1 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的性能比较
在近代科学的发展中,全胃肠营养在临床上得到普遍的应用。作为一种有效、安全、简便的营养支持方法,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和肠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PN)相比,具有并发症少、费用低、可维持肠道功能和结构稳定性的优点,与生理症状相符合。在20世纪 80年代后,通过相应的实验研究得到证实,利用肠内营养,可促进肠粘膜功能的完整性,保持肠粘膜结构的整体性,将肠粘膜的屏障功能发挥好。目前对于胃肠功能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若肠道存在功能时,可采用肠内营养的方式。通过相关实验证据显示,针对胃肠手术,为了降低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改善术后的转归,和肠外营养相比,肠内营养的效果更为显著。
2 术后营养支持对于胃肠道肿瘤病人的康复意义
随着目前临床上技术方法的改进和人们对胃肠道肿瘤的认识程度的提高,对于胃肠道肿瘤病人的术后康复,营养支持所起到的促进作用,已经被普遍认可和接受。肠外营养支持,是过去术后早期治疗时采用的方法,认为可以使胃肠道消化液、胆汁及胰液的分泌减少,使术后消化道瘘的发生率降低。但目前随着对疾病认识程度的提高及各种吻合技术和手术技巧的提升,针对胃肠道肿瘤患者符合术后营养支持指征的,提倡在手术后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措施。
3 胃肠道患者术后营养支持实施
3.1 实施术后早期营养支持的方法
术后和术前的营养方案相比,二者基本上是类似的,针对胃肠道肿瘤病人,肠内营养支持是手术后的首选方法,主要是利用留置的鼻空肠营养管及空肠造口管来实施。目前被普遍应用和广泛采纳的肠内营养支持途径就是鼻空肠管,既经济、便利又可靠、安全。还有一些医院是采用空肠穿刺造口管来实施,具体选择要根据患者实施肠内营养的时间及术者的习惯来进行。
尽管通过多种研究和对照,结果证明,针对全胃切除术,往往是在术后6小时开始进行早期肠内营养的,但多数医师普遍认为在术后1天进行。一些医院往往在术后第一天,对患者给予250~500 ml的5%的葡萄糖。而术后第二天,对肠内营养制剂进行应用,在逐渐将用量增加,直到5-6天时,已经全部达到全量的肠内营养。
3.2 术后营养支持的输注原则
肠内营养输注的原则是循序渐进、由慢到快、由少到多,这样可使肠内营养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降低,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往往要和肠外营养紧密协作,肠外营养所起到的作用是对肠内营养的缺失部分给予补足,以促进患者正常的新陈代谢。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功能是对细菌移位起到了预防作用,同时对肠内粘膜屏障起到了保护作用,并对胃肠道功能的恢复,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不仅规避了肠外营养并发症的发生,还促进了肠道激素的分泌,使医疗费用降低。通过相关研究证实,早期肠内营养可以使术后胃瘫的发生率降低,促进胆囊收缩素及胃动素的分泌。
3.3 肠内营养的投给方式
为了能够安全输入肠内营养制剂,对肠道营养的浓度和用量,可根据输入途径、配方种类及病情轻重来选择。肠道营养遵循的原则是从等渗浓度20ML/h起步,若机体有一定的耐受力,则可逐渐增加速度。用量的增加是从每8~12h递增20m1/h的速度,之后在逐渐增加浓度,不可同时变动二者的量。针对不耐受者,先将浓度和速度降低到耐受值后,在机体耐受的状态下,在逐步增加,通常采取间歇重力滴注和连续输注两种方式。
结语:在对胃肠道病人实施姑息性治疗、化疗、放疗的过程中,要系统化的实施营养支持,对胃肠道肿瘤病人采取肠营养支持的首选途径就是肠内营养支持。我们今后亟待解决的临床课题是,如何针对每一个具体的胃肠道肿瘤患者,采取合适的肠内营养途径,而肠内营养制剂的选择,也是临床上的实用问题。如何选择新型的肠内营养制剂,将是我们今后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 中华外科学会临床营养支持学组.临床肠内及肠外营养操作指南[J]临床营养通讯 ,2008,12(5):272—275.
[2] 唐云,李荣,陈凛,等.全胃切除术后肠内营养支持[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09,6(2):128—131..
[3] 童强,王国斌,卢晓明.胃肠癌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的作用[J].中国康复,2010,19(6):342.
[4] 唐云,李荣,陈凛,等.全胃切除术后肠内营养支持 [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09,6(2):128—131
[5]东平,张劲,罗浩,等.胃肠道术后早期不同途径肠内营养的应用[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1,9(2):65.
[6] lvarez HJ,Pelaez TN,Munoz JA.Clinical use of enteral nutrition[J].Nutr Hosp,2009,(Suppl 2):85.
[7] hneider SM.Enteral nutrition and its therapeutic role[J].Gastroenterol Clin Biol,2008,30:988.
[8] 朱明炜,崔红元.肠内营养制剂的合理应用[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09,7(6):14—15.
[9] 王日.短肠综合征 4例营养支持治疗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09,38(6):539—540
[10] MeWhitter JP,Permington CR.The incidence and recognition of malnutrition in hospital[J].BMJ,2010,3(08):945.
[11] 许勤,吴文溪,华一兵,等.肠内营养对结肠黏膜组织学的影响[J].中国临床营养学杂志,2009,7(3):l15-l17.
[12] 朱锦德,方基兴,邵初晓,等.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观察[J].肠外与肠内营养杂志,2010,7(3):135-137.
[13] 袁军,江志伟.肠内营养应用过程中的常见错误认识[J].肠外与肠内营养杂志,2010,8(4):253-254.
[14] 朱明炜,崔红元.肠内营养制剂的合理应用.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09,7(6):14—15.
[15] 黎介寿.围手术营养支持的需要性 [J].围手术营养支持的需要性,2008,13(3):129—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