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艾滋病是一种由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目前世界上尚未研制出有效的疫苗和特效根治药物。艾滋病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流行特征。了解艾滋病的流行特征及地域分布特点,为制定艾滋病综合防治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
关键词:艾滋病;流行特征;防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R5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18)06-144-04
艾滋病( AIDS)是由人类缺陷病毒引起,主要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CD4+T淋巴細胞,造成患者的免疫能力下降和丧失,最终导致致命性机会感染及恶性肿瘤的发生,是一种死亡率极高的慢性传染病[1-2]。本病主要经性接触、血液及母婴传播,具有传播迅速、发展缓慢、病死率高等特点。
自20世纪80年代发现首例艾滋病以来,以极快的速度在世界范围内传播与蔓延,已对人类的健康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威胁。迄今全球约有7700万人已感染艾滋病病毒,3500多万人死于艾滋病相关疾病,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艾滋病相关疾病。艾滋病防治已成为全球重大公共卫生和社会问题,因此也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的重视, 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来解决这一问题。虽然当前我国艾滋病防控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形势依然十分严峻[3]。
1我国艾病流行现状与特征
1.1疫情情况
截止2017年12月31日,中国报告现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HIV)和艾滋病病人(AIDS)758610例,报告死亡239289例,现存活的AIDS 321233例,HIV 437377例。2017年新发现HIV/AIDS 134512例,传播途径以异性传播为主,占69.6%,其次为同性性传播,占25.5%。2017年报告死亡30718例[4]。
1.2时间分布特征
我国自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以来,艾滋病的流行经历了3个阶段:1985-1988年被称为输入散发期,1985年我国首次报告了1例AIDS病例和4例HIV病例,标志着我国AIDS散发期开始[5];1989-1994年被称为局部流行期,以在云南德宏州个别地区发现静脉吸毒者中HIV感染呈聚集性流行为标志[6];1995年至今被称为广泛流行期,主要特征是静脉注射吸毒人群在疫情扩散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传播途径逐渐转变为性传播途径为主,艾滋病疫情已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7]。
1.3地区分布特征
我国艾滋病疫情主要流行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疫情在地区分布上很不均衡,但疫情较集中[8]。1998年HIV感染就开始覆盖全国31个省市区,但大多数集中在云南省。2000年报道HIV最多的四个省份,合计HIV/AIDS报告人数占全国的76.7%,分别是云南、新疆、广西和广东,主要传播途径是注射吸毒者共用针具。海南、福建等省则以性传播为主。河南、安徽、山西等省的局部地区疫情上升,则与当地违规非法采血供血有关。2003年报告HIV/AIDS超过万例的有云南、河南、新疆、广西和广东,占全国HIV/AIDS病例数的77.2%。2010年10月,云南、广东、广西、新疆、四川和河南6省区报告HIV/AIDS人数占全国的77.1%。迄今,HIV/AIDS患者和死亡的人数较多的仍是上述省区,约占全国总数的80%,超过万例患者已有12个省区。2014年云南、广西和四川3省区报告的病例占全国的45%[3,9]。
1.4人群分布特点
从性别分布来看,全国HIV/AIDS以男性为主,2016年当年新报告12.4万例新感染者,男女比例为3.6:1[10]。从年龄分布上看,青壮年仍是HIV/AIDS感染的主要人群,国内多项研究证明,以20-29岁年龄组感染人数最多(约50%),其次为30-39岁年龄组(约30%)和40-49岁年龄组(约10%)[11]。近几年来,中老年人群疫情呈上升趋势,《2011年中国艾滋病疫情评估报告》显示,从2000年至2011年,我国50岁及以上年龄组报告数増加明显,其中50~64岁年龄组人群报告数占总报告数的构成比在11年间增加了7.5倍;65岁及以上年龄组人群报告数占总报告数的构成比在11年间増加约20倍。我国艾滋病疫情具有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的趋势。导致艾滋病流行的危险因素广泛存在,危险因素包括:多性伴,无保护性行为,不安全注射行为,新型毒品泛滥,人群艾滋病知识缺乏,社会歧视较为严重等[12]。
1.5传播途径特征
我国HIV/AIDS的传播途径自2007年以来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虽然3种传播途径并存,但是主要传播途径已从注射吸毒途径转变为性传播途径,所占比例持续上升。这也加大了我国艾滋病疫情的干预难度,相对于其他传播途径,性行为的干预最为困难[8]。2004年数据表明,我国AIDS传播以吸毒传播为主,占69.4%,其次为性传播,占6.6%,相差10倍多[13],而世界上大部分国家都是以性传播为主。但2007年我国AIDS传播途径已转变为性传播为主,占44.7%,同性传播占12.2%,注射吸毒传播占42%,母婴传播占1.1%[7]。2016年当年新报告的感染者中,异性性传播占67.1%,男性同性传播占27.6%,注射毒品占3.8%,母婴传播占0.8%[10]。显然,我国现在异性性传播已占主导地位,同时同性性传播也呈上升趋势。我国的男男同性恋者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8]。
2我国艾滋病防治策略及措施
2.1政府高度重视,多部门合作
艾滋病是当前全球关注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单纯依靠卫生部门已经无法从根本上遏制艾滋病的流行。因此,艾滋病的综合防治需要加强政府部门、非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的合作[14-15]。我国政府对艾滋病防治工作高度重视,并形成了“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防治工作格局[16]。2004年国务院成立了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及办事机构,31个省区市和绝大部分市县都建立了防治艾滋病工作机构。各级财政艾滋病防治经费逐年增加,中央财政防治专项经费由2002年的1.2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23.9亿元,10年累计投入120多亿元[12]。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不仅卫生部门参与,而是形成了包括教育、公安、计生、妇联、民政、广电部门等多部门合作开展的工作机制,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1]。
2.2逐渐完善艾滋病防治相关法规及政策
1987年卫生部与外交部、公安部、国家教育委员会、国家旅游局、中国民用航空局和国家外国专家局联合发布我国第一个艾滋病防控政策性文件《艾滋病监测管理的若干规定》。2003年,中国政府在联合国高级别艾滋病特别会议上做出了控制艾滋病的庄严承诺,出台了“四免一关怀”政策。2004年,我国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把艾滋病防治列入重点防治疾病。2006年,国务院颁布了《艾滋病防治条例》,将我国艾滋病防治纳入法制化轨道[17-18]。2012年1月和2017年1月,国务院分别制定并公布了《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二五"行动计划》和《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明确提出了"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我国防治艾滋病的工作目标和具体要求。在近10多年的艾滋病防治工作中,我国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艾滋病防治法制和政策体系。
2.3开展艾滋病疫情监测,掌握流行趋势
监测工作是预防与控制艾滋病工作的基础,通过监测,许多国家和地区基本掌握了当地的艾滋病流行特征及流行趋势,为评估艾滋病干预措施的实施效果、指导当地的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以及制定艾滋病防控策略提供了大量的科学依据。目前,我国监测工作已发展至包括哨点监测、病例报告、行为监测和流行病学专题调查等多种形式的综合监测系统,监测网络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通过监测,可以了解高危人群的相关行为信息和感染HIV情况,为针对性制定高危人群艾滋病防治策略和干预效果评估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11,19]。
2.4开展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
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是目前公认控制艾滋病感染的最有效方法之一[20-21]。在宣传教育中,要坚持“标本兼治”的預防宣传方针,根据不同类型的人群采取针对性较强的宣传教育方式。
2.4.1宣传教育
根据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和危害,系统地进行艾滋病宣传教育,针对人群类型(流动人口、农民、青少年学生、静脉吸毒者、性服务者等)采取不同的宣传教育方式,使他们掌握艾滋病防治知识,减少对艾滋病的恐惧,倡导安全、文明、道德的生活方式,远离艾滋病。宣传教育的形式有观看教育片、开展知识讲座、面对面宣教、文艺演出、同伴教育和互联网+宣传等等。
2.4.2行为干预
行为干预的重点对象是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通过有效干预,使他们减少和改变高危行为,是预防艾滋病传播的有效措施[22-23]。高危人群包括商业性性行为工作者、静脉吸毒者、男男性接触者等。针对吸毒人群的干预,主要以禁毒、戒毒为基础,同时开展美沙酮替代治疗和针具交换。有学者研究发现,对吸毒人群进行行为干预后吸毒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和行为改变率都有了明显提高,分别提高了20%和18%,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艾滋病在吸毒人群的传播[24]。针对商业性性工作者和男男性接触者,要经常性地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并强调使用安全套和HIV抗体检测的重要性,倡导她们进行安全性行为,遏制艾滋病向普通人群的传播。杜建伟等学者研究发现,通过娱乐场所推广使用安全套预防艾滋病效果显著[25]。大力宣传并推广使用安全套是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经性传播的一项有效措施,也是一种低投入、高效益的干预手段 [26]。
2.5建立艾滋病患者救治与关怀体系
从2004年起,我国开始实施了艾滋病防治“四免一关怀”政策,提供了免费的检测及抗病毒治疗,艾滋病患者的病死率已明显下降。截止2016年底,已经有70%的艾滋病感染者知晓自己的感染情况;77%对自身感染情况知晓的患者已经接受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治疗病人中82%已达到病毒抑制状态[10]。目前有约30种抗逆转录药物可用于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如齐多夫定、拉米夫定、依非韦伦、奈韦拉平、克力芝等。抗病毒治疗是根据药物的组合原则,把至少3种不同的药物组合在一起,用来抑制HIV的复制,俗称“鸡尾酒疗法”。抗病毒治疗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虽然无法清除身体内的HIV病毒,但可以减少病毒数量,减轻病毒对免疫功能的破坏,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降低机会性感染,降低传播艾滋病的风险。
3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面临的挑战
3.1多部门合作的防治工作亟待加强
多部门合作与社会参与是我国艾滋病防治的工作原则,也是被国内外实践所证明的有效防治艾滋病不可或缺的内容。近几年,各地区、各有关部门都积极落实各项防控措施,“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防治格局基本形成,初步遏制了艾滋病的流行和蔓延。但由于观念和体制原因,我国的多部门合作一直是艾滋病防治工作的薄弱环节。根据赵烨等学者研究,我国多部门合作问题普遍存在,首要的原因是一些地区和部门对艾滋病防治工作重视不够,且政策落实不到位,归根究底还是由于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多部门合作机制尚不成熟。在以后的防治工作中,不断总结多部门合作经验,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是提高我国艾滋病综合防治能力的必要举措[27]。
3.2亟需有效控制艾滋病经性途径传播
我国2017年艾滋病新发现报告病例中,性传播占95.1%,其中异性传播占69.6%,同性传播占25.5%,异性性传播是当前我国艾滋病流行的最主要因素[4]。2010年12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指出,由于性传播艾滋病方式隐蔽,要充分认识防治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要扩大防治工作覆盖面。2017年1月,国务院印发《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对防治工作出现的新问题,如性传播成为主要传播途径、男性同性传播人群上升速度快且感染率高,要求防控工作中注重解决突出问题。结合当前我国的艾滋病疫情特点,要将异性传播作为控制经性传播的主要内容,加大综合干预力度;切实减少婚内传播,加大对卖淫嫖娼、婚前婚外性行为传播的综合干预工作力度;将男性同性传播作为控制经性传播的重要内容,加强对青少年性取向、性观念和性道德教育。
3.3加强艾滋病宣传教育的针对性
目前我国艾滋病流行的因素仍广泛存在,防治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实施针对性的宣传工作尤为重要。要发挥多部门的优势,根据大众人群、易感染艾滋病危险行为的人群、重点人群和感染者等不同人群特点,制定具有针对性和警示性的宣传材料,提高宣传教育的有效性。重点加强对青年学生、老年人、流动人口和监管场所人员等重点人群以及易感染艾滋病危险行为人群的宣传教育工作。
我国的艾滋病防治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取得了较大的成效,艾滋病的传播速度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但仍存在更严峻的挑战。防治艾滋病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应动员社会上一切可动用的力量,共同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相信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一定可以解决艾滋病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覃万和.艾滋病流行现状与预防策略[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74):27-28.
[2]唐琪,卢洪洲.艾滋病流行现状及防治策略探讨[J].复旦学报(医学版),2017,44(06):744-751.
[3]赵二江,崔丹,梁淑英,等.艾滋病的流行现状与预防措施[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07):1597-1599. [4]2017年12月全国艾滋病性病疫情[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8,24(02):111.
[5]Dai ZC. AID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 China [J] . Chin Med J(En-gel),1991,104:795-798..
[6]汪宁.艾滋病在中国和全球的流行现状及面临的挑战[J].科技导报,2005(07):4-8.
[7]本刊编辑部.《中国艾滋病防治联合评估报告(2007年)》概要[J].中国护理管理,2008(07):18-19.
[8]孔衍琳,蒋就喜.我国艾滋病流行近况分析[J].热带医学杂志,2014,14(12):1657-1660.
[9]刘德纯.我国艾滋病流行与传播30年回顾[J].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2017,2(01):50-52.
[10]宁镇.2030年终止艾滋病流行愿景与策略[J].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17,12(06):511-512.
[11] 宋琴,袁家麟.我国艾滋病流行现状、流行因素及其防治对策[J].职业与健康,2012,28(23):2974-2976.
[12]卢洪洲,潘启超,宁镇.我国艾滋病流行现状及应对策略[J].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13,8(06):445-448.
[13]施学忠,王文华,谢婧,等.艾滋病流行态势与预防现状分析[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6,21(01):9-11.
[14]杨怀义.浅谈多部门合作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0,21(03):255-257.
[15]桑秋菊,王华东,陈春花,等.安徽省全球基金艾滋病项目多部门合作项目执行状况分析[J].安徽医学,2009,30(09):995 -998.
[16] 刘瑞红,巩翠华,郝连正,等.基于关键人访谈的多部门合作与社会参与艾滋病防治影响评价[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5,19(12):1296-1298.
[17]李国坚,耿文奎,葛宪民,等. 艾滋病综合防控与管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18]王陇德.艾滋病与法律(2009修订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0.
[19]刘学周,刘国华,李自钊.河南省艾滋病监测机制及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6(11):692-694.
[20]吴尊友.行为干预是目前预防艾滋病的有效疫苗[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0(04):221-223+233.
[21]赵艳花,郑建中.中国艾滋病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综述[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6(02):122-124.
[22]楊帆,祝晓莲,王维.艾滋病防治的政策研究[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3,7(3):11-16.
[23]吴尊友.艾滋病危险行为与行为干预[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1,22(5):321-322.
[24]刘祝明,秦侠,胡志,等.对我国吸毒人群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效果的meta分析[J].中国卫生统计,2010,27(01):40-44+49.
[25]杜建伟,何启亚,林经盛,等.儋州市娱乐场所推广使用安全套预防艾滋病措施的效果评价[J].中国热带医学,2008,8(06): 924-925+949.
[26]王毅,徐杰,李志军,等.男男性行为者安全套使用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2,16(2):133-136.
[27]赵烨,马颖,叶晶晶,韦晓岑,秦侠,胡志.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中多部门合作存在问题的系统评价[J].安徽医学,2014,35(02):230-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