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唐家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申请书 述职报告 自查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项羽的“历史基型”与“民间造型”

时间:2022-10-23 11:40:04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项羽是我国著名的历史人物,他曾在秦末叱咤风云,成为一代枭雄,最终却落得个自刎乌江的结局。但是后代的文人却没有因为项羽的失败而否认他的功绩,不以成败论英雄,项羽在史书中形成了悲剧英雄的“历史基型”,经由诗歌与小说,传入民间后形成了地方俗神的“民间造型”,项羽在史书与民间中的形象深深地影响了后代“霸王戏”的创作。

关键词:项羽;形象;历史基型;民间造型

一、史书中的项羽

关于项羽事迹的记载最早见于《史记》与《汉书》,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项羽形象的“历史基型”。

(一)骁勇善战、重情重义

项羽在战场上是个骁勇善战的英雄形象。项羽曾自言:“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着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项羽英勇善战的形象在巨鹿之战中更是得到了全面的展现,巨鹿之战中的项羽,破釜沉舟,不仅勇猛,而且果断有谋略,通过巨鹿之战,项羽在各路诸侯将领中获得了至高的威望与地位。凌稚隆评价巨鹿之战是“项羽最得意之战,太史公最得意之文”。项羽的骁勇善战还体现在彭城之战和东城之战中,彭城之战项羽率三万精兵突袭半日,就将刘邦的五十六万大军打得狼狈逃窜,东城之战中项羽“溃围、斩将、刈旗”,都体现出了他的英勇无敌。

项羽不仅勇武善战,而且还重情重义。被困垓下时,他的一首《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奈若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表现出了对虞姬与乌骓马的深厚情谊,这也成为后代“霸王别姬”故事的原型。在乌江岸边,项羽自觉愧对江东百姓,义不过江。他更看重的是自己的名节,所以他选择了舍生取义。

(二)残暴不仁、有勇无谋、刚愎自用

书记载的项羽是个具有复杂性格的人物,他性格中还带有很多缺点,这些缺点也成为他最终失败的重要原因。首先项羽为人很残忍,在这文中有多处体现,例如:

“项梁前使项羽别攻襄城,襄城坚守不下。已拔,皆坑之。”

“于是楚军夜击坑秦卒二十余万人新安城南。”

“项王闻之,烹说着。”

文中“坑”、“烹”、“烧”、“杀”等这些字眼无不体现出项羽的残暴不仁。

除了残暴,项羽为人还有勇无谋、刚愎自用。鸿门宴是楚汉战争中的重要事件,也是项羽一生的一个重大转折点。鸿门宴上项羽放走刘邦,让亚父都喊出了“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辱矣”的悲愤之语。鸿门宴彻底地暴露出项羽有勇无谋、刚愎自用的性格,从此项羽开始一步步走向失败。

综上所述,项羽在史书中的形象首先可以用“勇”和“义”来概括,但同时也有残暴、无谋等性格缺点。《史记》等对项羽的描写比较客观公正,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对项羽失败结局的同情、惋惜甚至反省,项羽在史书中更是一个悲剧英雄。

二、诗歌与小说中的项羽

(一)诗歌中的项羽

第一类是对项羽“义”的人格的赞扬,“义”在项羽身上具体表现为舍生取义、慷慨赴难的人格与气节,还有对爱人的情深义重。如宋代李清照的《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第二类是对项羽悲剧结局的惋惜。像唐代杜牧的《题乌江亭》:

胜败兵家事不期,保修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第三类是对其不修仁德的批评之作,诗中指出项羽不修仁德、失去民心。如唐代汪遵的《项亭》:

不修仁德合文明,天道如何拟力争?隔岸故乡归不得,十年空负拔山名。[6]

通过以上咏项羽诗,我们不难发现项羽在诗歌的形象是延续史书中的形象,仍然以一个悲剧英雄的形象存在着,诗人们对他更多的是赞扬与悲叹还有怀念。

(二)小说中的项羽

项羽在小说中的形象基本还是传承悲剧英雄的形象,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就是在借鉴史书记载的基础上所演绎出的《西汉演义》。

《西汉演义》,明代甄伟所著。这本演义小说描写了项羽、刘邦反秦暴政以及秦后楚汉相争的故事,项羽作为里面的主要人物,他的形象在史书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与发展。《西汉演义》在第七十二回至第八十四回对项羽进行了集中描写,叙写了他在楚汉战争中一步步走向失败的过程。其中增加了李左车诈降与九里山会战的情节,表现了项羽轻信、多疑等不为人知的一面,同时他的刚愎自用、有勇无谋也得到进一步的展现。但这里的项羽在爱情上重情重义充满柔情,失败时舍生取义。虽然作者对项羽的弱点进行了深刻的批判,但是总体上是对项羽是肯定的,项羽不仅是悲剧英雄,还是悲情英雄,这也影响了京剧《霸王别姬》的创作。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诗歌与小说中项羽仍然延续着悲剧英雄的形象,同时小说中还加入了悲情的意蕴,项羽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三、民间传说中的项羽

项羽形象到了民间开始发生变化,一方面项羽由人变为神,另一方面项羽开始被拜为地方俗神,受到人们的祭祀,以此项羽形成了独特的“民间造型”。

(一)民间传说中的“邪神”

关于项羽神的记载最早是在《南齐书·李安民传》中:

吴兴有项羽神护郡厅事,太守不得上。太守到郡,必须祀以轭下牛。安民奉佛法,不与神牛。著屐上厅事,又于厅上八关斋。俄而牛死,葬庙侧。今呼为"李公牛冢"。及安民卒,世以神为祟。

(二)福佑百姓的俗神

在民间有很多供奉项羽的寺庙,这在文献中是有记载的。《后汉书·郡国志四》“吴郡”条引《吴兴记》曰:“县西北有项籍祠。”宋代谈玥的《吴兴志》卷十三“寺院”条记载:“楚帝寺,在东北一里,古项王庙也。梁太守元景仲梦伟人羽葆甚盛,请居宅为寺,遂舍宅建。”民间建造项王庙、霸王庙,对项羽进行祭祀,把他供奉为民间俗神。这一方面反映了民间对项羽的喜爱与尊崇,还有古人一种“强死者能为厉”的思想,人们把强死者奉为神进行祭祀,更重要的是期盼能得到福佑。

四、结语

综上所述,经由史书、诗歌、小说和民间传说的塑造,项羽形象形成了悲剧英雄的“历史基型”与俗神的“民间造型”。项羽人物形象的演变体现着文人们对项羽赞扬的与悲叹,百姓们对项羽的喜爱与尊崇。项羽在史书与民间的形象也为“霸王戏”创作提供了借鉴。

参考文献:

[1][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2][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3]宋嗣廉.历代吟咏《史记》诗歌人物选读[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8.

[4][明]甄伟.西汉演义[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2.

[5][南朝宋]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82.

[6]谈玥.吴兴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推荐访问:项羽 造型 民间 历史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