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唐家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申请书 述职报告 自查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上古中国王朝更替传说中的结构转换与历史表达

时间:2022-10-23 12:10:04 来源:网友投稿

zoޛ)j馟iv^m5MnuiIڄ	ejpj^.v}z׫�(uj%~޽yHx.jڅjS޿7w׏饨ky体会一些汉学家特有的思想和风格。”[1]因此,出身正统且学有师承的艾兰之所以其汉学研究呈现出较强的人类学化倾向,除了汉学研究本就与人类学有相互交叠的学科特征之外,还应注意到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列维-斯特劳斯等人所开创的结构主义人类学对于当时整个西方学界所产生的广泛而深刻的学术影响。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艾兰将结构主义方法运用于中国古史传说的神话学研究之中。她认为:“要理解中国古代神话思想,不能只看单个的、孤立的神话故事,而必须看神话之间的关系,考虑到宗教思想的整个体系;在研究神话的同时,也研究艺术、宇宙观和祭祀占卜等内容。它们都是同一个底层结构上的产物,只有在这整个体系的语境中才能理解它们的含义。”[3](P-12)可以说,从神话故事中提取出关键元素,并将这些元素整理排序和重新组合,以探索和寻找其中的基本结构和意义表达模式,这正是艾兰人类学化的汉学研究的一个主要学术旨趣。

实际上,汉学研究的人类学化或历史研究的结构主义倾向正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学术演进发展的一个趋势。所以艾兰虽是一个学有渊源的汉学家,但其研究却深受结构主义人类学的深刻影响。而《世袭与禅让》一书则是当代海外汉学界运用结构主义的神话学方法来分析中国上古历史的代表性著作。

二、历史表达的“基本结构”:《世袭与禅让》中的王位传递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