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唐家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申请书 述职报告 自查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寻找黄帝城(四)蚩尤传奇

时间:2022-10-23 12:15:03 来源:网友投稿

近年来,随着专家们在桑干河流域一系列的重大发现和深入研究,印证了史书中关于炎、黄二帝的传说。但是,作为炎帝和黄帝同时代的竞争对手蚩尤,又来自哪里呢?他有没有在涿鹿大地上留下一些历史的印记呢?如果没有,涿鹿之战就无从谈起;如果有,它们又在哪里呢?

1979年发掘了蔚县三关遗址之后,20世纪80年代,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和吉林大学考古系,以及张家口博物馆组成的张家口考古队,又在蔚县发掘了筛子绫罗、四十里坡和庄窠等多处新石器时期的遗址。这些遗址不仅出现了仰韶时期的文化遗存,还出现了红山文化和龙山文化等多种文化重叠的现象。

在筛子绫罗遗址,考古队发现了7座房屋遗址和多个灰坑。这7座房屋遗址均为长方形或正方形,面积和门的朝向无一定规律,居住面都用火烧烤过。同时,还发现了一些灰坑。在这些房址和灰坑里,出土了大量的石器,这些石器有大型的石磨棒、石斧、石矛、石核、切割器等,特别是矢镞,仅在H13号坑里就发现了50多枚,在筛子绫罗一个遗址就出土细石器809件。这说明当时这个群落的人们是以狩猎生活为主的。

在筛子绫罗出土的陶器,明显与三关遗址出土的陶器有所不同,仰韶时期的彩陶不见了。器型特点有了很大的变化,三足器是筛子绫罗出土的器物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陶器,考古学家称它为鬲(图1)。

(1)代表龙山文化的典型器物

龙山文化主要代表是鬲:高领低脖子,宽折肩,大袋足,主要容量就在袋足上头,表面多施以绳纹。

龙山文化,是继仰韶文化之后,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因为是在山东章丘龙山镇首次发现,所以称为“龙山文化”。 龙山文化的典型陶器,就是三足鬲。这种器物从龙山时代一直延续到西周时期。而在蔚县筛子绫罗、庄窠等地发现的龙山时期的陶器,多以篮纹和绳纹灰陶为主,炊具就以这种三足鬲为主。这些陶器虽然有地方特色,但与山东龙山文化也有相似之处,说明当时持有这种文化的人们到达了这个地区。而龙山文化是在大汶口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汶口文化也发源于山东泰山脚下。近年来,一些考古学家认为,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就是在距今5000年前后,由东夷各部族创造的文化,而蚩尤作为九黎族的首领同属于东夷集团。因此专家们推测,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很可能是随着蚩尤部族的崛起和东夷集团的对外扩张,将它们带到了四方。

据史书记载,九黎族是一个由9个亲属部落、81个氏族结成的联盟。在距今5000多年前,九黎族生活在山东、河北、河南三省交界地区,中心在山东的曲阜。这是一个经济相对发达、文化比较先进的古老部族,由于涿鹿之战而威名远扬(图2)。

(2)后世对蚩尤的敬仰之情

战争的结果虽然以蚩尤被黄帝擒杀而告终,但是,在很长的时间里,蚩尤仍然以失败的英雄在民间广为流传,被奉为战神。据《山海经》记载,蚩尤死了以后,天下又开始大乱,黄帝只好画了蚩尤的画像,说蚩尤并没有死,以震慑那些起兵肇事的氏族部落。于是,八方万邦都归顺了黄帝。

蚩尤虽然被杀,却仍然受到对手的尊重,威名远扬,这说明逐鹿大战以后,黄帝对蚩尤部族不是赶尽杀绝,而是采取了怀柔政策。例如,《逸周书·尝麦篇》说,黄帝战胜蚩尤以后,命令少昊清领导东夷各部,安抚蚩尤旧部,使东夷集团得以继续发展,从而加大了华夏与东夷两大集团的融合趋势,也奠定了中华民族的基础。

据史书记载,涿鹿大战之后,黄帝命令蚩尤的部将少昊清返回山东,率领那里的人民继续前进。此外,战败的余部远去他方,将蚩尤的英雄故事带到各地。直到今天,在涿鹿大地上还流传着许多关于蚩尤的传奇故事。特别是西晋历史学家皇甫谧撰写的《帝王世纪》,书中肯定地说:在涿鹿境内除了黄帝城之外,还有蚩尤城和蚩尤泉。那么,蚩尤城和蚩尤泉又在哪里呢(图3)。

(3)古井古松叙述着古老的往事

涿鹿县龙王塘村位于涿鹿古城东南3公里处,是一个有上千户人家的大村庄。这里的人们相传,龙王塘就是当年蚩尤屯兵的地方,在明代以前一直叫蚩尤寨。蚩尤泉就处在村子的中央,它的背后如今是村委会。村委会的旧址原是一座寺庙,“文革”时期寺庙被毁。据《晋书·太康地理记》记载:涿鹿城东六里有蚩尤城,蚩尤城里有一口泉,名为蚩尤泉。泉水深不可测,一年四季流淌不止,水出蚩尤城向东北流,经矾山汇入涿水。这一记载,与村民们反映的情况是一致的(图4)。

(4)逐鹿县政府立碑:蚩尤北寨

2006年9月,赵育大又一次来到了涿鹿县矾山镇龙王塘村进行调查,这个村庄对于他来说并不陌生。20多年前,他作为涿鹿县文化局局长,在这一带收集和整理民间故事、民间传说和民间谚语的时候,就听说了许多关于黄帝战蚩尤的故事。 从那时起,赵育大就开始致力于黄帝、炎帝、蚩尤历史的研究。在这次调查中,村民又给赵育大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情况。

这位村民叫马洪瑞,他向赵育大反映,30多年前,他在蚩尤寨上栽树时,在一米多深的地下挖出了砖铺地面,他至今也弄不明白那究竟是为什么。

老人提供的这一线索,对于赵育大来说十分重要。如果村民们反映的情况属实,说明蚩尤寨上曾经有过建筑。为了揭开这个谜团,赵育大找了几位村民决定前去蚩尤寨探个究竟。

蚩尤寨,位于涿鹿县矾山镇龙王塘村的西山坡上,是由三块独立的黄土台地构成,当地人称之为蚩尤三寨。一棵上千年的古榆树和几段残破的城墙显示出蚩尤寨沧桑的历史。蚩尤寨分北寨、中寨和南寨,三个寨子顺山势一字排开。现在,寨子已经种上了庄稼或是栽上了果树。但是,仍然可以看出这里居高临下、地势险要。寨子两边100多米的深壑将三个寨子隔开,形成了独立防守,又互为犄角的阵势,在冷兵器时代像这样的寨子势必易守难攻。

马洪瑞是30多年前到这里栽树时,意外挖出了砖铺地面,由于时间太久,他已经记不清当年挖出砖铺地面的确切位置了,所以,他们只能确定大概位置,分别挖三个探坑,每个探坑相距约10米。

经过几个小时的发掘,探坑掘进到一米多深,这时土层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同时,探坑里出土了一些残陶碎瓦。

就在赵育大费尽心思仔细揣摩这几块汉瓦的时候,另外一个探坑里又有了新的发现,一块大方砖深深地插在土里,为此大家兴奋不已。

赵育大根据绳纹砖的规格和特点初步判断,这块砖是秦代的遗存,因为它和长城上的秦砖是一样的。同时,在这个坑里还出土了一块石头。这块石头长方形,扁平、没有棱角,似曾有人用过,被磨得十分光滑。

赵育大:这是新石器时代舂米的工具,叫碾板,是当时碾米用的东西,把谷子皮去掉。用个磨棒,就这样擀,没有擀净的,弄上来再擀去皮。

这时,另外一个探坑里,发现了大家期待已久的砖铺地面。

赵育大:我看这个砖的规格很可能是明清的。砖上也没有什么花纹,过去这个地方有庙,上面有一个蚩尤祠呢,这个蚩尤祠也是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蚩尤建的,看这是明清的东西,超不过五六百年,看这个砖的规格超不过五六百年,这好像是一个庙的路面。但是这也能说明当地人对蚩尤也是崇拜的。从远古时期,一直到明清,这个地方都有祭祀蚩尤的习俗。

据史书记载,蚩尤与黄炎联盟在涿鹿之野展开决战,黄帝命令部将应龙到灵山河上游筑坝蓄水,伺机用水攻击蚩尤部落。恰逢这时,天降大雨,应龙便将蓄满水的堤坝扒开放水,将蚩尤城冲毁。随后,蚩尤被杀于凶黎之谷

原北京大学教授王北晨认为,蚩尤被杀的凶黎之谷,就是现在龙王塘村所处的河谷地带。凶黎,是大汉族形成以后对九黎族的称呼,而蚩尤则是九黎族的首领。

这条河是一条季节性河流,河水的源头出自东灵山,也就是《山海经》里所记载的灵山。河道全长25公里,每当雨季,河水便溢满河川,顺流而下注入古涿水,然后从矾山镇折向东汇入桑干河。

那么蚩尤被杀以后葬身何处了呢?历史上众说纷纭,一直是一个谜。

1996年春天,时任涿鹿县委副书记的任昌华,在涿鹿县矾山镇塔寺村调查时,村民们反映的一些情况引起了他的注意。

任昌华:我们在村子里只是随意地走访,找了些年长的人,问他们这里为什么有个古塔?这些松树有多少年?这里有没有古代人的墓葬?等等,并没有说是来寻找蚩尤坟的。但老乡们讲了一些奇怪的故事,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图5)。

(5)古松古塔印证着悠远的历史

塔寺村,是一个只有几十户人家的小山村,村民们依山而居,村庄对面就是高耸入云的灵山,在灵山的山脚下,有一条进出村庄的小道。而在村子背后的山脊上有一座古塔,塔寺村的名字就是因这个古塔而得名。在古塔脚下的山凹里,长着两棵高大的千年古松,直径均在一米左右。由此可见,这个村庄的历史悠久。

老乡们告诉任昌华,与这个古塔遥相对应的那个山包,就是一个古墓。听老辈人们讲,那里边埋的是一个老祖爷,叫白龙。所以,那座山也叫白龙岭。每年的清明节,附近几十里范围内的人们都要到这里来上香添土。原来在坟前的平地上,在这两棵大松树之间还有一座白龙祠,不知什么时候白龙祠被毁了,只剩下这两棵大松树和那个矗立在山顶上的古塔了。老乡们反映的这些情况,让任昌华疑窦丛生。

任昌华:当时我们想,老乡们说的这个白龙指的是谁呢?这些古树、古塔、坟冢又是什么关系呢?这一切老乡们说不明白,我们也解释不清。所以,这一次调查,收获的是满脑子的疑问。

带着这些疑问,任昌华等人于同年8月,再次来到了塔寺村,对这些文物古迹进行考查。这次来,他们公开了身份、目的,是有备而来的。村委会的书记、主任,听说任书记是来寻找蚩尤坟的,他们不敢怠慢,赶快把守墓人周德瑞找来问个究竟。周德瑞来了之后,反问了任昌华一个问题,这让任昌华感到纳闷。

撊尾?周德瑞问我:任书记,这个蚩尤是好人,还是坏人?我对他说,蚩尤当然是好人,蚩尤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明始祖之一。周德瑞说任书记,如果我给你们说出蚩尤坟,你们能够保证他的安全吗?我给了他肯定的回答,绝对保证他的安全。周德瑞才把我们带到了这个地方,也就是蚩尤坟的地方(图6)。

(6)代代相守 口口相传的蚩尤坟

周德瑞介绍,他们家祖祖辈辈都是看守蚩尤墓的,传到他这儿已经无法考证有多少代了。但是,前辈传下来的祖训却没有忘记。这个墓原来是由蚩尤祠里的和尚们看守的。蚩尤祠被毁以后,只剩下一个老和尚看守蚩尤坟。当时周德瑞的祖上是老和尚的一个俗家弟子,老和尚死前,把看守蚩尤坟的差事交给了周德瑞的祖上。对外不说是蚩尤坟,让他们谎称是白龙坟,每一代守墓人只能在临死的时候,才把真相告诉给他的继任者。就这样,周家世世代代一直信守着这个承诺。

眼前这块无字碑,就是十年前任昌华和赵育大那次来调查时,与周德瑞交谈之后他才献出来的。讲起这件事,还引出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图7)。

(7)无字碑却饱含历史

赵育大说文化大革命“破四旧”,他们哥几个怕把这块碑给毁掉,就把这块碑给埋在了下边一个猪圈里。

让赵育大和任昌华感到不解的是,塔寺村距离龙王塘将近15公里,如果这个坟墓真的是蚩尤坟,当时在兵荒马乱的情况下,是什么人把他运到这里的呢?

关于蚩尤被杀的经过,在当地还流传着一个传奇的故事:

蚩尤兵寨被洪水冲毁以后,蚩尤部族仓促间撤到了位于半山坡上的蚩尤寨。但是,黄帝和炎帝联盟士卒却穷追不舍,对蚩尤部族进行南北夹攻。于是,三个部落集团在涿鹿之野展开了激烈的厮杀,蚩尤在鏖战中身负重伤。他的几名部将拼命把他从战场上救了出来,驮着他向南面的山沟里逃去。跑出几十里以后,遇到一个大峡谷,身负重伤的战马不肯前行,拼尽气力扬蹄长啸,继而倒地毙命,蚩尤也早已气绝身亡。从此以后,当地人就称这个地方叫:立马关。这时,黄帝的追兵马蹄声急,眼看就要赶到,其中一名部将把蚩尤的衣服扒下来穿在自己身上,然后,一头撞在山崖上为主捐躯,其他的人背起蚩尤的尸体向东面的山沟里跑去。等黄帝的追兵赶到,发现了穿着蚩尤衣服的士兵,误以为是蚩尤,将其抬了回去,黄帝下令将其肢解掩埋。

蚩尤的部将又是怎样把蚩尤的尸体运到塔寺村的呢?任昌华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决定从寻访立马关入手,探寻当时蚩尤部将们逃难的去向。

当时八卦村一个叫李锦的老人,听上一辈的人讲,立马关的大概方位在涿鹿县的口,但他没去过。任昌华就顺着他的指点,徒步几十里,在涿鹿县的柳树庄村找到了这个立马关。

立马关,是进出柳树庄村的一个大峡谷。山峰高耸,遮天蔽日,形成天然的屏障(图8)。

(8)立马关似乎还回荡着阵阵厮杀声

从立马关向北,是涿鹿之战的主战场,那里已经是黄炎二帝的势力范围了;向南是东灵山,山高海拔2306米,山势陡峭,无路可走。所以,我们分析,当年蚩尤手下背着他的尸体只能是向东,而东面那条沟叫塔寺沟村。

使任昌华感到奇怪的是,这个故事与塔寺村周德瑞说的蚩尤坟,竟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链。塔寺村与八卦村相距几十公里,这些老人世世代代疏于来往,为什么他们讲的故事前后呼应、来龙去脉如此严密,这难道真的是一种巧合吗?

关于塔寺村这座坟茔究竟是不是蚩尤坟,在没有发掘以前尚难断定。

但是,蚩尤与黄帝、炎帝一样,作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之一,随着涿鹿之战的流传,在中国历代史书中被反复记载,直到今天,在民间仍然备受尊崇。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蚩尤与黄帝在涿鹿之野争霸,拉开了国家一统的序幕,促进了民族融合,成为中华民族历史的发端。

因此,史学家们惊叹:千古文明开涿鹿!

推荐访问:黄帝 蚩尤 寻找 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