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唐家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申请书 述职报告 自查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傣族荤食文化与佛教文化的建构

时间:2022-10-23 14:00:05 来源:网友投稿

zoޛ)j馟iiiiiiiiZ制度相配合,宣扬一种敬佛、敬法的严格戒律。民众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佛教的度己,死后才能进入西方极乐世界。统治阶级利用佛教这样的一种精神寄托给予傣族民众一种希望,从而达到“佛法王法均不可违”的目的。因此,佛教的介入是一种自上而下由统治阶级倡导的新的精神信仰武器。从另一个方面说,佛教的介入还跟统治阶级信仰佛教有关系。傣族第一个政权“茫乃政权”第八代——“古腊磨”,其佛名意为:“佛的儿女”。他就是一个信仰佛教的人。因此,在这样的一种背景下,佛教被傣族统治阶级所利用,作为一种新的精神武器来维系整个阶级社会。当佛教已经存在于傣族社会中时,这种被动则转换成为了一种主动。虽然与傣族本身的原始宗教有过激烈的斗争,但是小乘佛教并不排斥原始宗教的存在,以一种积极的包容性在傣族社会中取得了立足之地。尤其是佛教表现出来的世俗化倾向,更使得傣族民众接受了这种精神信仰。因此,在大多数傣族社会中既有小乘佛教信仰的存在,也有本民族原始宗教的存在,这两者的关系趋于一种和谐交融的状态。

精神信仰的变化使得傣族民众对物质文化提出新的认识。为了适应傣族民众早已存习的多元荤食习俗,佛教就通过严格的佛教戒律规避这样一种精神信仰与物质文化上所表现出来的矛盾冲突。这种规避是相互的,不仅是傣族民众认同佛教信仰的一种自觉性的遵守,也是佛教进入傣族社会并能长久存在的一种世俗化表现。对于佛教戒律不杀生不吃荤与傣族多元化饮食的矛盾冲突,以云南省耿马县孟定镇为例,当地文化站干部金紫明作了这样的解释:

“对于吃荤,佛教没有作严格的规定。但是对于戒杀、拿佛念经,需要根据不同情况遵守严格的五戒、八戒、十诫。

傣族群众是否戒杀、拿佛念经,要取决于家庭经济条件,不具备戒杀、拿佛念经条件的,就要继续参加社会生产活动,养家糊口。是否杀生食肉,要根据各自的悟性、自控能力和信奉佛教程度来决定。一般这类人群是按照五戒来要求自己。五戒包括:

一、不杀生;二、不骗不赖;三、不偷不抢;四、不破坏别人的家庭关系;五、不喝酒不吸毒。

另一类人群,能够有很好的控制能力,可以做到自己不杀生,也不看杀生,但是可以吃肉。有些人控制力不好的,也可以自己杀生吃肉,等到家庭条件好了,便可放下生产劳作活动,开始拿佛念经了。到那时,再向佛祖忏悔过去杀生的罪过,希望佛祖保佑自己能够转世升天,赦免地狱之苦。一些家庭经济条件好的傣族群众,他们放下生产劳作活动,开始拿佛念经,遵守一年三个月的关门节和开门节。他们进入寺庙拿佛念经是可以吃肉的,但肉食名称将会由另外的名称而取代,比如,鸡肉不叫鸡肉,叫草片。鸡蛋不叫鸡蛋,叫白茄子。牛肉不叫牛肉,叫大菜。猪肉不叫猪肉,叫小菜。螺蛳不叫螺蛳,而叫兰佛珠等。这一类人群是按照八戒来要求自己。八戒包括:

一、不杀生;二、不骗不赖;三、不偷不抢;四、不破坏别人家庭关系;五、不喝酒不吸毒;六、到寺庙睡觉不垫棉絮等软垫子;七、不能同房事;八、不化妆打扮照镜子。

寺庙长老每天都要拿佛念经,也可吃任何动物肉食,一般是由本寨各族送饭吃,也可出寺庙化缘吃,还可自己煮吃。在云南省耿马县孟定镇的傣族寺庙里的长老和和尚,全是由本寨民族按家庭每天轮流派送饭吃。寺庙长老需做到十戒:

一、不杀生;二、不骗不赖;三、不偷不抢;四、不破坏别人家庭关系;五、不喝酒不吸毒;六、到寺庙睡觉不垫棉絮等软垫子;七、不能同房事;八、不化妆打扮照镜子;九、不吃发臭较脏的食物;十、不生吃动物肉②。

从以上傣族吃荤遵守佛教戒律可以看出,当傣族在精神信仰与物质生活发生冲突时,他们依然会先选择对现实生活有利的一种生活方式,即物质生活方式。而精神生活方式则是在满足物质生活的基础上,所表现的一种入世观念,即希望自己在享受了物质生活的同时能得到佛祖的原谅,以达到在死后升天免受地狱之苦。这种现象是傣族民众在长期文化吸收中带来的一种自我选择性表现,也是人们希望通过不同形式而达到自己需求的目的,从而进一步由物质生活到精神生活的一种享受过程。

傣族是一个性格开放的民族,他们在原有文化的基础上,积极吸纳外来文化为自己所用,也体现了傣族民众对文化传承适应的一种现实性和包容性。这种文化融合实际上是一种文化的重新建构,要使文化建构后的新文化能长久和谐地保存下去,不仅需要接受者对外来文化的包容与选择,还需要外来文化对接受者文化的适应与改变。因此,傣族民众为了化解这种文化建构中出现的物质与精神上的矛盾,在杀生食肉习俗上采取了严格的佛教戒律方式来规避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冲突,从而达到物质与精神上的和谐共处。

总的来看,傣族多元化的荤食是沿袭了古越人的饮食习惯,古越人的这种饮食习惯存在于原始社会时期,远远早于佛教传入傣族社会的时间。因此,傣族多元化的荤食习惯早已根深蒂固存在于傣族文化生活中。从文化建构上看,傣族自古所生活的地区处于几大文化板块的结合部,在文化传承中,傣族民众在保持自身独特文化的同时吸收了外来文化,民族性格具有开放性。而佛教本身具有的适应性和包容性特点也为其扎根于傣族社会提供了可能。由此,佛教与傣族民众的多元化荤食习惯能够同时并存。

推荐访问:傣族 建构 文化与 佛教文化 荤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