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唐家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申请书 述职报告 自查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解读《原始社会的结构与功能》

时间:2022-10-23 14:05:02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原始社会的结构与功能》是人类学家拉德克利夫·布朗的著名作品,他在这部著作中对社会结构、社会过程、社会事实等关键性的概念做出了解释。通过对这部著作的解读,可以对人类学概念有进一步的把握。与其他人类学家的观念进行对比与分析,学习如何在纷乱的规矩和习俗背后找到符合当下时代对人类学概念最直接的把握,这也是新一代人类学者应该把握的学习和研究范式。关键词:拉德克利夫·布朗;原始社会的结构;人类学;社会过程

拉德克利夫·布朗,英国人,出生于1881年,英国功能主义学派的带头人,他使得英国的人类学继泰勒之后又焕发出一股活力,充满着新鲜的学术气息。他小时候家境贫寒,父亲在其年幼时就已过世,成年后就读于英国剑桥大学并获得该校荣誉学位。他在1906~1908年间开始对安达曼岛人进行研究,并在1922年以此为基础出版 《安达曼岛人》这部科学民族志。他的学术思想对中国的人类学、社会学研究也产生重要影响,吴文藻、费孝通将他的理论用于中国本土研究,形成了中国社区学派。

《原始社会的结构与功能》是一部论文集,其中收集了他生命最后25年中所发表的12篇重要文章,在其中非常精炼地提炼了他的理论思想,并对他所一贯倡导的社会人类学做了简要概括。在这部书中他还有条理地引用或者叙述自己所获得的民族志材料,对一些过去传统的观点进行高度的点评和分析。拉德克利夫·布朗本人对这部论文集还写了一个精彩的导论,分不同部分表达了他对社会人类学的观点。这部书中的论文可以分为四类,即亲属制度、社会结构、原始宗教、法律。

一、历史与理论、民族学与社会人类学

拉德克利夫·布朗在《社会人类学方法》中阐述了历史与理论,民族学与社会人类学这两个概念,即论证了民族学和社会人类学在方法论上的区别,民族学的研究运用的是一种历史的方法,是一种历史性的研究,主要的资料来源于浩瀚无穷的历史文献资料。但是这种研究方法也存在弊端,对于历史比较详细且有完整记录的社会来说,这种方法行得通,然而,对于那些完全没有文字记载历史的社会,人类学家怎么办呢?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学者就采用了猜想和臆断等方式,拉德克利夫·布朗在这本著作中对这种伪历史的思辨法进行了批判。而社会人类学是属于自然科学的一个范畴,它是针对社会做一个理论性或通则性的研究,是共时性的研究。其方法主要是在个案研究资料的基础上,通过比较而发现隐含在社会过程中的那些规则,这些规则的发现完全像物理、化学等学科那样,是经过许多次的“实验”而得出的权威理性的结论。其实,我认为民族学和社会人类学的比较就像一个胖子和一个瘦子,胖子肉比较多意味着支持它的民族学资料非常多而全,而瘦子就没有那么多的细枝末节,透过它直接就能够看到一些通则性的东西。

二、社会事实与社会过程

拉德克利夫·布朗和涂爾干有较深的渊源,有人认为,拉德克利夫·布朗是英国众多学者中对涂尔干理解最深的人,正是基于对涂尔干社会学理论和方法的理解和批判,他才建立了基于社会过程上的社会结构研究。涂尔干认为社会作为事实而存在,社会现象只能通过社会事实来解释,社会事实即那些对于个人具有外在强制性的普遍现象,包括了信仰、习俗、制度等文化产品,它具有外在性、强制性和普遍性。所以,通过这种规定,社会学有了自己明确的研究对象,并且是明确存在和能够被准确把握的。我认为拉德克利夫·布朗完全认同这种对社会学研究对象的规范,并且将其推广延伸到人类学领域。其实,他本人认为社会人类学是属于社会学学科下的一个分支,所以这些社会学的概念就直接被应用到他的实践中。“社会人类学家观察、描述、比较、分类的具体事实并不是指一种实体,而是一个过程,即社会生活过程。我们的调查研究单位总是某一时期,某个特定地区的社会生活,这个过程本身是由人类的各种行为和互动构成。”我认为拉德克里夫·布朗对于社会过程这个概念的提出与涂尔干的社会事实的定义是密不可分的,这更像是他对于社会事实这一概念的扩展和延伸。社会事实是一个静态的概念,而社会过程是一个动态的概念,社会过程不再只是满足于对习俗、制度等文化的研究,而是对于人们之间的这种交往、互动而产生的关系的研究,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意义之网。并且他也关注社会生活方式的延续和变化,这也和以前只研究历史的民族学产生了差异。

三、社会体系和整体观

其实这两个概念还是有区别的,引出整体论这个概念,主要是想突出体系或者系统这个概念的动态过程,这也能够体现拉德克利夫·布朗关注社会的思想。整体论是人类学的一个首要原理,是人类学的一个标志,对于人类学的实践起到一个指导的作用。整体论认为整体人类包括其创造的文化是一个整体,对于这一整体的结构、层次及其内在关联的把握是考察人类及其文化的关键。拉德克利夫·布朗也正是在这种原则的引导下将社会体系这一概念运用到社会人类学中。其实,社会体系就是一个社会中的社会生活方式,各种特征之间存在着相互关联、相互依赖的关系。社会中文化(有人分为物质、制度、精神)各个部分之间都是存在着相互联系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在研究社会时,把握住社会结构内部之间的这种联系,用一种整体的观念去看待社会体系。

四、社会静力学和动力学

这两个概念是孔德提出的两个社会学问题,在静力学中,我们试图发现和确定的是那种现存的或共存的状态。在动力学中我们试图发现的是变化的状态。拉德克利夫·布朗认为社会静力学是社会人类学所要研究的主要方面,社会静力学主要有两个功能,其一是类型学上的分类,这种分类又与自然科学上的分类不同,它是基于社会生活方式或社会系统特征上的分类。其二是对于社会生活方式内在的一致性和本质的概括,通过这种比较概括,我们能够认识社会结构的这种连续性。

五、社会进化与适应

拉德克利夫·布朗对于斯宾塞的超有机体进化论的赞同,我认为有部分原因还是与斯宾塞主张利用科学的方法有关。我在这里主要想探讨的是这种超有机体进化论与泰勒、摩尔根的进化论以及布朗的进化论的联系,斯宾塞的进化论是从生物进化论衍生出来的,斯宾塞是将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引入社会学领域的第一人,认为社会的进化也应该遵循这种原则。而泰勒和摩尔根的进化论分别从文化角度对这种进化论进行了深度论证,拉德克利夫利·布朗认为这并不是一种真正的进化论学说,而是进步学说,它越来越无法解释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发展。拉德克利夫·布朗的社会进化论大体上与斯宾塞的进化论相似,但也有许多不同之处,它主要是从社会结构的角度对社会进化进行人类学的分析。复杂的人类社会组织也是由最初简单的社会结构逐渐发展而来的,而对于社会的适应,主要有三个方面,生态适应、社会适应的制度方面、文化适应。

总之,泰勒和拉德克利夫·布朗对文化看法存在差异,这种差异也表现出进化论和功能论的差异。人类学研究的实质就在于对于人类文化的研究,这是人类学研究的初衷和根本。然而对于文化的定义从来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泰勒对于文化的定义类似一个静止的物,是固化状态,而拉德克利夫·布朗对于文化的定义则是一种动态的过程。

在社会结构这一概念上,拉德克利夫·布朗和列维·施特劳斯也存在区别,列维·施特劳斯对拉德克利夫·布朗肯定有所继承,但是他也一针见血地批评拉德克利夫·布朗的结构功能主义,他说动物能够繁衍出一模一样的动物,社会能够繁衍出社会结构一模一样的社会吗?他认为拉德克利夫·布朗的结构是一种经验实体的产物,所以应当摒弃这种不靠谱的观念,建立一套能够适合一切社会的价值模式。这种说法有点像自然科学中爱因斯坦所提出的统一场理论,列维·施特劳斯认为这种价值观念存在于人们的头脑中的认知体系,后来他就开始追寻这种统一模式,最终找到了二元对立结构。对于二元对立,中国哲学早就对此作了系统的阐述,我个人认为这种观念是普遍存在的,但是不够全面。考察社会结构的无意识基础,就是要通过人们正常的层次,越来越深入地达到无意识层次,发现社会的深层结构。在纷乱的规矩和习俗背后发现存在于不同空间和时间中真正起作用的结构系统,这是我们人类学学者所要学习和研究的一种范式。参考文献:[1][法]E.迪尔凯姆.社会学方法的准则[M].商务印书馆.1995.[2]赵旭东.从田野工作到文化解释[M].民俗研究.2004.

推荐访问:原始社会 解读 结构 功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