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唐家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申请书 述职报告 自查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群众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

时间:2022-10-23 14:20:03 来源:网友投稿

摘执政理念,是稳定社会,创造良好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生活环境的前提和基础。群众文化作为与广大人民群众最密切相关的社会文化活动,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发挥群众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作用,是每一位群众文化工作者的职责所在。

关键词:群众文化 和谐社会 构建 人文环境 社会责任

群众文化工作就像阳光、空气和水一样,是人民群众须臾也不能离开的。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积极发挥群众文化发动群众、组织群众、引导群众,让人民群众在自娱自乐过程中达到自我教育,自我熏陶,自我提高,是群众文化工作的题中应有之意。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的重要手段和必由之路。作为文化建设的群众文化由于它固有的和谐特征和和谐功能成为构建和谐社会无法替代和必然的功能作用。

一、群众文化的和谐情结

所谓群众文化的和谐功能,指的是群众文化在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和谐发展方面所发挥的作用。群众文化的文化情结,充分地反映在中国传统文化、传统节日当中。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群众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从原始社会我们的原创先民们在生产劳动中诞生以来,就寄托着先民们美好的社会理想,体现着和谐的社会精神。千百年来,我们的先人们定制的传统节日诸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等,还有许多民族性的节日如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回族的"古尔邦节"等等,就是充分体现在一个"和"字上。它就是表达人民大众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饱含着祖先们祈望家和、人和、万事和,家兴、业兴、万事兴的期待和向往,蕴含着群众文化鲜明的和谐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各地政府还创造性地举办了具有地域特色浓郁、时代特色鲜明的各种节日,以黑龙江省为例,哈尔滨市的"冰雪节"、齐齐哈尔市的"观鹤节"、佳木斯市的"三江旅游节"、伊春市的"森林旅游节"等等,数不胜数,为已经繁花似锦的群众文化活动再添光彩。

无论是老祖宗留下的传统节日,还是改革开放以来群众创造的新鲜节日,都凝结着群众文化的和谐情结,都起着繁荣社会,稳定民心,发展经济,创造生活,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作用。

二、群众文化与知识普及

我们曾说,群众文化就像空气、阳光和水一样,是人类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群众文化在帮助人们认识自然、认识社会,扩大知识领域,增长智慧才干,提高生活质量,提升文化品位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其一,群众文化的社会教育作用。

群众文化是人们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社会教育作用具有方便、灵活、广泛、业余、贴近群众、服务群众的特点,使人们在广泛的社会生活、社会实践中能够达到获得终身教育的作用。

其二,群众文化传授、交流、提高的作用。

群众文化之所以能够成为群众文化,是因为群众文化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知识、文化、美育、经验的有效载体,是广大人民群众获得知识、掌握技能的重要途径。人民群众群众文化活动的广泛参与中,增长知识,增长才智,积累经验,得到发展。

其三,群众文化的娱乐、求新、求美的作用。

在自娱自乐、求新、求美,也就是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放松身心,让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愉悦,求得知识和能力。

三、群众文化与精神生活的调剂效能

群众文化的精神生活,是群众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群众文化在调控参与者的思维、意识和一般心理方面都产生积极的效能。

首先,是娱乐效能。

群众文化娱乐活动贯穿于人类生产生活的全过程。它是为劳动力再生产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人们在参加群众文化活动诸如音乐、舞蹈、美术、书法、象棋、围棋、扭秧歌、健美操等等活动中得到精神的调剂和积极的休息。

其次,是宣泄效能。

通过群众文化活动,为人们宣泄情感提供了表现方式、途径和平台,充分体现人的自我价值,适应了人类宣泄情感的需要。

第三,是审美效能。

群众文化的活动内容、形式、方法、特点,决定了群众文化有着不可替代的审美效能。群众文化激发了参与者了解美、认识美、追求美、热爱美、创造美、享受美的生活情趣和人生理想,达到精神愉悦,心理满足,心境平和,人际和睦,社会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