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唐家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申请书 述职报告 自查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最后的中国绣

时间:2022-10-23 15:10:05 来源:网友投稿

计划经济政策,还有人说得更远——八年抗日战争、三年解放战争耗尽了刺绣的生命力,以致于到今天都没能恢复……

其实,上述说法都有道理,但它们不完全是事情的本质。分析刺绣没落,要从时代背景入手——刺绣是农耕时代的产物,栽桑、养蚕、缫丝、纺织、刺绣,整个过程顺其自然,一气呵成。绣品最后作什么用?衣服、鞋袜、铺盖、装饰……总之,刺绣出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们是农耕年代的物产精华,不仅满足了符合时代的最佳审美,也满足了人们对富庶、殷实生活的追求。此时的刺绣,最大的属性是实用品,而这也正是它存在、繁荣的根本。

反观现在,刺绣还是实用品吗?几百块钱的蜀绣方巾不是——要用镜框镶起来,挂在墙上慢慢欣赏;几百万的苏绣绣屏更不是——它是收藏品,平日要装在恒温、恒湿的保险柜里,恰当的时候待价而沽。传统艺术爱好者、炒家、藏家已成了今天刺绣的最大市场,而他们显然不能,也无力支撑这个行业的发展。

无论人们是否承认,归根结底,实用才是一门技艺、一件物品的生命力所在。举个简单的例子,陶瓷是国粹,到现在也是我们的重要用品,所以陶瓷烧造技艺愈加精进,传统的被发掘,新的层出不穷。而刺绣则不同,它在生活中的替代品太多,除了刺绣,人们还有无数选择。并且,随着手工刺绣生产规模越来越小,价格越来越昂贵,自然而然,它也退出了实用品领域,进入了艺术品行列。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现代苏绣精品价格动辄几十万、几百万,这里面反映的不一定是行业繁荣,反而折射出的是行业资源(如技艺精湛的绣工)的稀缺枯竭——物以稀为贵,黄花梨为什么价比黄金,那是因为它快绝种了!

中国刺绣的路在哪里?答案没人知道,时间一天天过去,许多小的地方绣种已悄然湮灭。有些乐观主义者说:“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该进博物馆的就让它进博物馆得了”,可我们到底还不能如此洒脱——慢些遁去吧,最后的中国绣。

推荐访问: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