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唐家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申请书 述职报告 自查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中西医结合治疗痰湿蕴肺合脾肺气虚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56例

时间:2022-10-24 09:40:05 来源:网友投稿

作者单位:423000 湖南省郴州市博雅医院

通讯作者:李民

【摘要】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诊断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6例,对照组54例,分别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及西医治疗,并进行对比。结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治愈率及有效率高于单纯西医治疗,复发率低于单纯西医治疗。结论 慢性支气管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控制症状及预防复发方面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痰湿蕴肺合脾肺气虚型慢性支气管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 西医治疗; 疗效; 比较

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慢支的病因较复杂,迄今尚未明了。临床上以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为特征。病情若缓慢进展,常并发阻塞性肺气肿,甚至肺动脉高压、肺源性心脏病。它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常见病,尤以中老年人多见,因为反复发作,又无特效药物,患者深感痛苦。2005年3月~2009年5月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办法治疗56例痰湿蕴肺合脾肺气虚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都来源于门诊及住院患者,符合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诊断标准[1]。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其中女22例,男34例,年龄32~65岁,平均48岁,病程3~12年,平均7年,喘息型3例;对照组54例,其中女19例,男35例,年龄30~67岁,平均45岁,病程2~13年,平均8年,喘息型4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及临床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临床表现 慢支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痰液主要为白色黏液或泡沫样,合并感染则为黄色黏液脓性,喘息型则常伴哮鸣音、胸闷、气促等症状。体格检查早期可无任何异常体征,急性发作期可有散在的干、湿啰音,多在背部及肺底部,咳嗽后可减少或消失。喘息型者可听到哮鸣音及呼气延长,而且不易完全消失。按病情进展可分为三期。(1)急性发作期,指在一周内出现白色泡沫或黏液痰,痰量明显增加,严重感染出现脓性痰,或伴有发热等炎症表现,或1周内咳、痰、喘等症状任意一项加重。(2)慢性迁延期,指有不同程度的咳、痰、喘等症状迁延一个月以上者。(3)临床缓解期,指经过治疗或临床缓解,症状基本消失或偶有轻微咳嗽,少量痰液,保持2个月以上者。临床治疗所有病例均经确诊并属急性发作期,经检查排除其它心、肺疾病。

1.3 辅助检查 (1)X线检查,早期可无异常,病变反复发作及急性期可见肺纹理增粗、紊乱、呈网状或条索状、斑点状阴影,以下肺野较明显。(2)血液检查,急性发作或并发肺部感染时,可见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喘息型者嗜酸性粒细胞可增多。

1.4 中医辨证 患者除以上症状外还伴有咳嗽气短,声低乏力,痰粘稠不易咳出、神疲倦怠,自汗纳差,胸脘痞闷,苔白腻,脉细数等临床表现,中医辨证为痰湿蕴肺合脾肺气虚。

1.5 疗效标准 (1)治愈:经治疗15 d后,咳、痰、喘的症状消失,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正常,随访半年无急性发作。(2)有效:经治疗15 d后症状消失或缓解,大多时间无症状,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正常,随访3个月内无急性发作。(3)无效:经治疗15 d后症状缓解不明显,或缓解后1个月内又出现急性发作。

1.6 方法

1.6.1 治疗组

1.6.1.1 西医治疗 (1)控制感染:根据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和严重程度或根据药物敏感试验选择合适抗菌药物。如阿莫西林1.5~3 g/d,分3~4次口服;或头孢拉定1~2 g/d,分4次口服;亦可选择新一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罗红霉素0.3 g/d,分2次口服。严重感染时,可选用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大环类酯类等单用或联合静脉滴注给药。抗感染治疗疗程一般5~7 d,严重或反复感染病例可适当延长。(2)祛痰镇咳药:可给沐舒坦(盐酸溴环己胺醇)30 mg,3次/d,口服,或溴己新(必嗽平)8~16 mg,3次/d。(3)解痉平喘药:喘息型支气管炎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选择解痉平喘药物,氨茶碱0.1~0.2 g,3次/d,口服;博利康尼2.5 mg, 2~3次/d,口服。

1.6.1.2 中医治疗 二陈汤合玉屏风散加减,组方如下:陈皮、茯苓、制半夏、防风、黄芪、白术、黄芩、大青叶、山药、杏仁、百部、甘草。严重感染加板蓝根,痰多不易咳加枇杷叶、瓜蒌皮,汗多痰咳无力加党参、浮小麦,肾虚畏寒明显加枸杞、肉苁蓉,胸闷喘息加炙麻黄、地龙。上述药物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

1.6.1.3 辅助治疗 症状消失或缓解后加强适当体育锻炼并服中成药玉屏风散15 d。

1.6.2 对照组 单纯采用上述西医治疗方案。

1.7 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结果比较见表1。由表1可以看出,治疗组的治愈率为53.6%、总有效率为92.8%,而对照组的治愈率为33.3%、总有效率为81.5%,治疗组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结果比较 (n,%)

3 典型病案

患者,男,58岁,因为反复咳嗽、咳痰7年,近4年来每年反复发作时间持续3个月以上,确诊为慢性支气管炎,且经多方治疗效果不佳。2005年10月9日因受凉发作于本院就诊,表现为咳嗽、咳痰1周,咳嗽为阵发性,夜间明显,痰多,为白色黏痰,不易咳出,伴头昏、气短、乏力、自汗纳差、胸脘痞闷等临床表现。听诊双肺呼吸音增粗,血常规示白细胞1.2×109/L,中性粒细胞79%。摄胸部正位片示:双肺纹理增多、增粗。舌质红,苔白腻,脉细。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中医辨证为痰湿蕴肺合脾肺气虚。治疗:(1)抗感染治疗,静滴头孢曲松2 g,2次/d,左氧氟沙星0.2 g, 2次/d。(2)祛痰镇咳,沐舒坦30 mg,3次/d。(3)中医治疗,陈皮15 g、茯苓15 g、制半夏12 g、防风15 g、黄芪20 g、白术12 g、黄芩12 g、大青叶12 g、杏仁12 g、百部15 g、山药15 g、甘草6 g,水煎服,每天1剂,分两次服用。治疗第7天时,患者咳嗽、咳痰明显缓解,复查血常规及胸片正常。予停用抗生素,继续按原方加瓜蒌皮20 g、板蓝根15 g,续服10剂,咳嗽、痰、头昏、失眠症状消失,精神饮食均恢复正常。后嘱患者加强锻炼并以玉屏风散善后半个月,随访近一年无急性发作。

4 讨论

现代医学一般认为慢性支气管炎与感染、理化因素有关,如刺激性烟雾、粉尘、大气污染(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氯气、臭氧等)的慢性刺激。也与气候、过敏因素、呼吸道局部防御及免疫功能减低等原因有关。西医对于急性发作患者一般给予抗感染、抗过敏、止咳、平喘,对症治疗为主,在治疗上无特殊方法。如果患者长期反复发作得不到有效控制,部份病例终将演变成肺气肿及肺心病。

中医认为慢支辨证重在肺、脾、肾三脏,肺为气之主,为贮痰之器,肺失治节,在肺则以咳嗽为主;脾为生痰之源,在脾则为咯痰为主;肾为气之根,生痰之本,在肾以气喘为主。肺不伤不咳,脾不伤不久咳,肾不伤不喘促。本病标在肺,本在脾肾。患者一般以湿黏痰为主,不易咳出。方中玉屏风散合陈皮、茯苓、制半夏以益气、健脾、固表为主,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玉屏风散中的黄芪含黄芪多糖,具有增强免疫功能,强心,降血糖,抗过敏,抗病毒,抗氧化作用。白术中含有苍术酮具有抗衰老,免疫调节作用[2]。防风具有抗炎、抗过敏、抗菌消炎及提高免疫力作用[3]。方中二陈汤以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为主,二方合用相得益彰。黄芩、大青叶清湿热,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抗炎作用。枇杷叶、杏仁、百部加强宣肺化痰止咳效果。山药、枸杞滋阴补肾,现代临床研究表明,中医的补肾类药物有类似于调节及增强免疫力的作用。整方来看,配方严谨科学、标本兼治、攻补兼施。以玉屏风散善后,起到益气固表、增强抵抗力、预防复发的作用。

笔者认为,从临床疗效来看,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具有明显的优势。因为在临床治疗中,慢性支气管炎病因复杂,西医往往采取抗感染及对症治疗为主,在近期减轻症状上效果比较明显,但远期效果比较有限,而中医着眼于整体调节,其远期效果及在减少复发上有明显的优势。特别是本病,关键在于减少复发。采用中西结合治疗,患者能在短时间内控制症状,并在愈后减少了急性发作的次数,避免或延缓病程进一步发展成肺气肿、肺心病。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2.

[2] 杨义芳、孔德云. 中药提取分离手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3] 梅全喜.简明实用中药药理手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23-124.

(收稿日期:2011-06-22)

(本文编辑:王春芸)

推荐访问:气虚 支气管炎 发作 中西医结合 治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