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唐家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申请书 述职报告 自查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龙江县无公害蔬菜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10-25 18:40:02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对生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升,对无公害蔬菜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无公害蔬菜的生产也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但也要看到,无公害蔬菜生产面临着众多的问题亟需解决。

【关键词】无公害 蔬菜生产 存在问题 对策

龙江县是拥有62万人口的大县,耕地总面积540万亩,其中蔬菜种植面积10万亩,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不到3万亩。为了全县人民的健康,提高菜篮子工程质量、生产无公害蔬菜已是该县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1.无公害蔬菜生产存在的问题

1.1农药残留问题比较突出 在蔬菜生产中使用农药防治有害生物的为害,是较为普遍的现象,然而高毒、高残留农药的大量生产和使用,已成为龙江县当前蔬菜污染及环境安全的首要因素,更是无公害蔬菜生产的一大难题。主要原因:一是对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宣传教育力度不够,菜农对无公害蔬菜的概念、标准认识模糊,安全用药意识差;二是菜农选用和使用农药能力不高。此外,土壤中农药残留累积严重也是造成蔬菜污染率高的重要因素。

1.2肥料的使用不合理 有些菜农受“施肥越多产量越高”观念的影响,化肥投入量过大,出现了重视化肥、轻视有机肥的现象,有机肥的施用量逐年下降。结果导致土壤盐分积累和硝酸盐污染;导致土壤物理性状和生物学性状恶化,土壤板结,土壤肥力下降。目前很难生产硝酸盐含量不超标的优质无公害蔬菜。

1.3无公害蔬菜的农药残毒检测开展难度大 无公害蔬菜的生产不但对环境条件要求高,而且对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都有严格的要求。然而在目前千家万户的分散生产方式下,对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和蔬菜中的农药残留及其他有害物质的含量,难以做到有效的监控,对无公害蔬菜的各项质量指标也难以全面、快速地检测。经销商和消费者往往无法在第一时间内通过外观分辨出哪些是优质无公害蔬菜,哪些是非无公害蔬菜,这使消费者的利益无法得到保证,也影响了生产者的积极性。

1.4城市周边污染严重 主要是工业和生活“三废”进入农田(如垃圾作为基肥、废水灌溉等),对无公害蔬菜的生长产生很大影响。此外,病原菌也可通过蔬菜传播危害人身健康。

2.解决对策

2.1加强政府监督力度,健全产品检测体系

2.1.1加强安全使用农药的指导和监控力度 首先,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出台的《农药管理条例》,加强对农药生产、经营、使用的管理,全面清理整顿农药经营秩序,停止销售和使用禁用农药。同时,对经营业主进行技术培训,明确经营内容与范围,从源头杜绝污染,将高毒、剧毒、高残留农药拒于蔬菜生产区之外;其次向菜农推荐一批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农药和生物农药,各级技术推广部门要定期组织科技人员对菜农进行新农药使用技术的培训和现场指导。

2.1.2健全蔬菜质量检测体系建立健全蔬菜质量检测体系,是新时期蔬菜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一定要建立健全蔬菜质量检测体系,配备必要的检测设备和人员,进行对无公害蔬菜产前环境质量、产中农资投入和相关技术、产后加工处理及市场质量管理等方面的全程质量控制。随时进行抽样检测,对检测合格的蔬菜发给无公害蔬菜标志,允许进入优质蔬菜交易专区销售。对于经检测严重超标的蔬菜,要交给有关部门集中销毁,避免有毒蔬菜流入市场,危害消费者健康。

2.2大力推广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

2.2.1建立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建立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是进行蔬菜无害化生产的首要条件。基地应建在交通方便的城市近郊,不受污染源影响或污染物含量在允许范围之内,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富含有机质、排灌条件良好的农业生产区。另外,与土壤、水源环境有关的地方病高发区不能作为无公害蔬菜产地。

2.2.2采用无公害蔬菜生产栽培技术 科学采用蔬菜栽培新技术,不断改进菜田管理,是蔬菜生产中防病抗病的重要手段,是减少施用农药和化肥的基本措施,是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的有效途径。选用抗逆性强、抗耐病虫害、高产优质的优良品种;推广蔬菜的垄作和高畦栽培,可以有效调节土壤的温湿度,利于田间通风透光;保护地菜田要推广膜下滴灌和渗灌;露地菜田要采用喷灌,严禁大水漫灌;对于温室内蔬菜温湿度调节,要实行放顶风和腰风的措施,不要放地风;施药时要用粉剂和烟剂代替喷雾,以降低湿度;此外还要实行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只有采用无公害蔬菜生产的综合配套技术,才是夺取蔬菜优质高产的最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