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唐家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申请书 述职报告 自查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新中国成立70年华商与祖国母亲风雨同行

时间:2022-10-25 20:55:03 来源:网友投稿

“凡有海水处,就有华人。”至今约6000万华侨华人分布在世界各地。其中,经商群体比例极大。华商艰苦创业、拼搏进取,不少人在各自领域取得了非凡成就。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无论身处何方,海外游子对祖国母亲始终怀着至深眷恋。漂泊在海外,他们最能切身体会海外华人的地位与祖国发展息息相关,国家富强是每个海外华人的坚强后盾。

为此,近百年来,在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征程中,华商群体为祖国倾力付出:或毁家兴学并领导爱国抗战,或冒险回国巨额投资,或潜心研发推动中国制造转型……他们与祖国母亲同呼吸共命运,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上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抗战胜利他们功不可没

1949年的开国大典上,有一位从南洋远道回国的老人在天安门城楼观礼,亲眼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4年前,抗战取得胜利时,毛泽东曾为这个老人题词“华侨旗帜,民族光辉”。他,就是陈嘉庚。

8年抗战,海外华侨贡献巨大,他们买国债,捐款捐物捐飞机,倾家荡产输财助战,有统计说抗战时期华侨的捐款支撑了当时国民政府军费的四成以上。陈嘉庚即是这些侨胞的代表之一。

陈嘉庚,出生于福建厦门集美一个渔村,17岁离家闯荡新加坡,从帮助父亲经营米店和菠萝罐头厂开始,最终成为东南亚“橡胶大王”。

陈嘉庚虽身处南洋,但一直心系中国。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陈嘉庚联络80多个爱国筹赈组织成立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短短3年内就筹得4亿多元国币,并捐献大量物资。

在陈嘉庚一生的传奇中,更为人熟知的是其毁家兴学的义举。

1912年,陈嘉庚回到故乡,看到儿童顽劣,求学无门,遂决定捐资办学。1913年,陈嘉庚创办的集美学校正式开学。1919年,他又认捐400万元兴建厦门大学。这个认捐额与其当时全部资产总值相当。

上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陈嘉庚的产业遭遇巨大打击,他仍坚持每月支付集美和厦大两校的经费。有人劝他停办两校,他却“出卖大厦,接济厦大”。直到公司收盘无法继续,他又无偿把厦大捐给政府改为国立大学。

抗战时期,像陈嘉庚这样为国奔走的华商还有很多:蚁光炎,李清泉,陈芳明,徐四民……他们本已在当地商界颇有建树,生活富裕地位不低,却义无反顾为祖国同胞抛家舍业。正是在这些爱国侨领的带领下,千万海外侨胞团结在一起,成为支援祖国抗战的重要力量。

改革开放他们贡献了第一桶金

1978年,中国掀开改革开放的大幕。海外华人华侨华商,为改革开放贡献了关键的第一桶金。

据统计,改革开放以来,侨商投资占中国引进外资的60%以上。更难能可贵的是,侨资企业不仅为中国引进了资金,还带来了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就业,革新消费观念,引领产业技术进步。其中,改革开放以来投资中国大陆的马来西亚企业家先锋郭鹤年,正是爱国侨商的典范。

郭鹤年于1923年出生在马来西亚,祖籍福建福州。其父14岁时从福建到马来西亚谋生,后来创办以经营大米、大豆和白糖为业务的东升公司。郭鹤年从新加坡莱佛士学院学成毕业后,逐渐继承家业并发扬光大。此后几十年,郭氏商业帝国成为东南亚经济界的传奇。

同为东南亚的华人商业巨子,如他的前辈陈嘉庚一样,郭鹤年利用自身在商场的优势和特殊身份,为祖国排忧解难,对中国经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973年,中国需要大量的原糖,而国内供给不足,需要到国际上低价采购30万吨原糖。为了完成购糖任务,有关部门找到了“亚洲糖王”郭鹤年。

当时郭鹤年手上也没有这么多糖可以卖给国家。而且,如消息公开,会让糖价上涨20%到25%。但郭鹤年仍然毫不犹豫地答应为国分忧。一场惊心动魄斗智斗力的商战后,郭鹤年不但成功用低价为中国买到30万吨食糖,还通过期货市场为中国赚到了500萬美元。

在郭鹤年对内地的众多投资里,最美丽的大概是各地的香格里拉酒店,但最耀眼的却是北京国际贸易中心。直至现在,国贸仍然是北京CBD的地标性建筑,是全球最大的商务中心之一。

作为最早投资中国的华商之一,郭鹤年亲历、见证乃至推动了中国改革开放以及现代化的进程。对于他所起到的示范效应,多位中国领导人都表达过高度赞赏。

1990年,在邓小平代表中国政府最后一次正式对外会见中,郭鹤年成为了重要的主角。邓公和他握手拍照,感谢他对中国改革开放的贡献,并说,“你和我一样,都是引路人的角色”。

郭鹤年在中国的投资历程,只是改革开放40年众多华商投资实业的一个缩影。波澜壮阔的40年改革开放,海外华商与中国经济共同成长,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中国因素也成为他们发展的独特机遇,助力华商企业壮大自身。

中国智造他们当仁不让

2018年1月,一款中国稻米油产品登陆日本,有媒体拍到东京市民冒雨抢购的画面。

日本拥有上百年稻米油研发的历史,外来者想分一杯羹难于登天,现在被金龙鱼“双一万”稻米油所征服。这款稻米油的缔造者,正是华商郭孔丰领导的益海嘉里集团。

一粒稻谷,在益海嘉里人的手里,不仅可以化身为优质大米,还可以衍生出卵磷脂、米糠蜡、谷维素、米粞粉等高附加值的产品,而且还能发电、可制油、可变身绿色环保的轮胎。以全国年产两亿吨水稻作理论测算,如果米糠全部用来榨油,相当于约1300万吨大豆的出油,这等同于为国家节约了1.1亿亩大豆的种植耕地;产生的4000万吨稻壳如果全部燃烧发电,可替代2600多万吨标煤。由此可见,益海嘉里的循环经济模式不仅有利于保障国人粮食安全、也有利于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发展。

益海嘉里董事长郭孔丰坚信,中国会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再过十年,中国的GDP一定会成倍增长,这会带来中国食品消费总量的大幅增长,同时对食品质量的要求也会同步大幅提升到世界先进水平。他表示益海嘉里会持续加大对中国业务的投入,使生产工艺、产品质量和健康安全标准达到世界顶级水平。

1988年益海嘉里在中国大陆投资的第一家油脂工厂——南海油脂工业(赤湾)有限公司开始建设;1991年,益海嘉里旗下品牌金龙鱼第一瓶小包装食用油在深圳诞生。益海嘉里见证、推动了中国人的餐桌革命,从吃得饱转向追求吃得好,一次又一次为国人餐桌带来更安全更健康更营养的产品,一次又一次引领中国粮油行业突破转型升级。而受益于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益海嘉里也在飞速成长,已成为集粮油食品科技研发、生产加工和贸易为一体的多元化企业集团。

益海嘉里的成长史,就是中国制造的进化史。有这样的侨企持续推动产业升级,“中国制造”将加快进化至“中国智造”。

陈嘉庚、郭鹤年、郭孔丰……一代代华商的爱国精神在传承,他们所走的数十年如一日的爱国道路,也是数千万海外华人华商所走的道路。

中国共产党十九大报告指出:“广泛团结联系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更要感谢这些不在华夏的同胞们。不管走得多远,身在何处,他们总是心系故国,不忘同根同源的中华民族同胞。

他们与我们,每个中国人都有一个同样的目标: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上一篇:一壶清波漾,万家送安康 下一篇:战通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