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唐家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申请书 述职报告 自查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高职学校师德建设

时间:2022-10-26 09:10:03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 高职学校应针对教师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引领现代师德建设方向,真正建立起一支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的高素质师资队伍。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高职学校;师德建设;指导意义

高等职业院校担负着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和为地方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服务、技能培训的任务。办学生、家长、社会满意的职业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以及学生人格养成和技术技能的培养需要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师德建设是成就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基础和保证,从师德建设中寻找教育的力量,以讲奉献、讲责任、讲操守的师德建设引导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以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体现教师的职业道德,高尚价值观建立、教育理念提升是学校科学发展和内涵提升的工作切入点。

一、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师德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成为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但是,多数高等职业院校由于规模扩张、教学改革力度大、工作基础较弱等原因,学校与教师个人、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矛盾冲突更加剧烈,在教师队伍中存在着缺乏高尚的理想信念、缺乏爱岗奉献的精神,存在重业务,轻德育、重教书,轻育人的现象,高等职业院校的师德建设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对师德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1、高校师德建设工作相对于学生德育工作的研究和开展要滞后

在师德建设工作中存在着重文件、轻落实,重汇报、少检查的现象。针对社会价值取向的变化和在教师中出现的人生理想实际化、价值标准实用化、职业行为实惠化的思想观念,大部分学校没有开展相应的教育工作。也缺乏符合实际的具有指导意义的师德建设理论体系,指导思想还不够明确,师德建设工作被边缘化,游离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之外,没有与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学校办学特色的彰显结合起来,师德建设在学校发展中的基础地位没有体现,具有指导意义的师德建设理论没有成为师德建设主要内容,没有形成以科学发展观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新型师德建设框架和理念。

2、不愿管、不想管、不敢管的现象屡有发生

学生文化素质差,学生及学生家庭与教师的矛盾冲突,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低,政府支持力度不够等问题,造成了职业院校的教师成了教师队伍中的弱势群体。对学生中出现的问题不愿管、不想管、不敢管的现象屡有发生。

3、社会人才评价机制的片面性,职业院校教师成就感的缺失,失去了师德建设的动力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所造成的人才评价机制的片面性,社会环境下对成功概念的片面理解,致使职业院校教师普遍感觉工作没有成就感,工作激情也随着价值取向的变化变得更加低落,造成了师德建设更加薄弱。

4、德治与法治的矛盾

“依法治校”理念的推行,进一步弱化了师德建设在学校发展、人才培养工作中的地位。要培养一个全面的人,冷漠的“法”不能感化人,冰冷的“治”不能引领人,要用“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师德建设来陶冶学生。

高等职业院校师德建设工作的滞后,阻碍了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的质量提高。加强师德建设,培养德才双馨的教师队伍,是当前高等职业院校工作带有战略意义的重要举措。学校应当把师德建设放到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

二、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师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高校师德规范主要體现在以下六个方面:爱国守法;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严谨治学;服务社会;为人师表。

作为教书育人,为国家培养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职业院校的教师首先要坚定走中国道路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与学生携手实现“中国梦”;要敢于实践,甘于奉献,钻研职业教育理念,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助力学生实现“职业梦”;要积极面对教学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改革创新,完善职教体系,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己任,实现学生的“成才梦”;要提升自身素质,传承文化传统,服务社会,引领社会发展,助力实现“民生梦”。

要建立新型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必须建设一只高素质的职业教育教师队伍,要发挥师德建设在教师队伍建设中的引领作用,运用科学的具有指导意义师德建设理论和方法,完善师德建设的内容和主旨,把师德建设工作落实好,作用发挥好。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师德建设的指导意义

1、高等职业院校师德建设的重要性

家长可以决定孩子入世的性格,但教师能决定学生处事的态度。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改善民生和培养产业技术人才的新型高等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是职业教育领域中的高级阶段,师德建设工作的健康发展和工作的扎实推进,关系到整个国家人才素质的提高、地方产业结构的调整及经济社会的发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加强学校师德建设,增强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求教师要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感染学生。师德建设决定教风建设,教风建设形成文化建设,文化建设促进学风建设,学风建设提升办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师德建设对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提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高等职业学校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问题,有针对性的开展师德建设工作,保证学校的健康发展,要建立师德建设工作的教育体系和指导性的理论基础,提升全体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准,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奠定社会发展所需人才的培养基础。

2、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对高职学校师德建设指导意义

高等职业学校应在师德建设工作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重塑教师的道德信仰,纠正师德教育游离于学校教育教学为中心的工作之外的错误,改变现在高校师德教育内容“口号化”的现象,使师德教育从“虚无化”向“实际化”回归,发挥马克思主义在师德建设中的正确导向作用和理论指导意义。在师德建设中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能被教师所理解、掌握,才能真心实意地拥护这个理论,才能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践行这个理论,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科学发展观,加强自身的道德建设。

在师德建设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于高校师德建设的具有重要实践意义。把党的主张和民族精神的精华化为正确的指导思想、坚定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高尚的道德规范,使高校教师自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运用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去,在教师日常教育教学中形成尊重理论、崇尚理论、践行理论的教风,培育学生的文化底蕴,以教师的示范作用提高人才培养的道德水平。

马克思哲学理论是师德建设体系的灵魂,是师德建设水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目标实现、学校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要坚持用马克思哲学理论武装全体教师,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融入到师德建设的规范体系中来,使每一位教师都能“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04/ 24/c-121341791.htm2012年7月8日

[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M].2010(07).

[3] 陶渝,苏徐圻.人的解读与重塑——马克思学说与东西方文化[M].2002(03).

[4] 魯昕.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助力实现伟大“中国梦”[N/OL].中国教育报2013.4.7

[5] 陈利荣.加强高校师德教风建设的时间和探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8).

[6] 陈中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进程及经验启示[EB/OL]http:///article/sort078/sort0171/info-37860.html.2012年4月22日.

[7] 董德刚.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EB/OL]http:///data/29228.html2009年7月21日.

【作者简介】

王桂英,山东平原人,德州学院副教授,生命科学学院党总支副书记,主要研究方向:教育管理学、社会科学.

孙军辉,山东淄博人,教授,德州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副处长,研究方向:高职人才培养、教学管理、教师培训.

推荐访问:大众 马克思主义 高职 化与 师德建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