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唐家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申请书 述职报告 自查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转基因科普:为何陷入舆论困境

时间:2022-10-26 11:30:06 来源:网友投稿

转基因是最富有争议的话题之一,“挺转”和“反转”两派声音几乎到了水火不容的程度,双方很难形成有效沟通,公众则被误导或茫然无措。如何通过有力的转基因科普,走出舆论的泥淖,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北京市科技记协、北京科技报社联合华中农业大学科学传媒中心在北京举办了一场转基因大米“品尝”的科学沙龙活动,在现场解答了众多媒体记者的疑问,而在活动结束之后各家媒体的报道也体现了两个舆论场的对立。

7月13日,北京市科技记协、北京科技报社联合华中农业大学科学传媒中心在北京举办了一场转基因大米“品尝”的科学沙龙活动,包括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总顾问陈君石院士、华中农大负责转基因水稻项目的林拥军教授参会,解答了众多媒体记者的疑问,不过,在转基因舆论交锋激烈的情况下,活动过程除了正儿八经的科普,还有不少值得回味的细节。

院士:活动有做安全预案吗?

“这里有做安全预案吗?”当年近80岁的陈君石院士来到活动现场,这是他的第一个问题。这一问题让主办方感到有些意外。据了解,著名的农作物遗传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启发在参加一次转基因交流活动时,即被“反转”人士打了。而陈君石本人今年在上海参加食品安全论坛,进行转基因科普,也因“反转”人士的激烈抗议被迫改变原计划。

业内人士认为,转基因科普活动取消或者被迫转场并非因为科学本身,往往是有关单位出于“维稳”目的,在他们看来,在特殊需要面前,正常的科普也可以放一放。

此次活动其实也面临这种风险。活动开始后,即有媒体记者发短信告知一位网络上的主力“反转”人士,该人士随即在微博上公布了活动的地点,可能是因为这次科学沙龙本来就是在不大范围的媒体圈开展,因此没有“反转”人士赶来“砸场”。而颇为戏剧性的,就是同一时间,另一场名为“2013转基因与食品安全国际研讨会”的活动也在北京举行,该活动邀请了国内外各界人士集中批判转基因。只是,他们的活动可以进行网上“直播”,因为不存在“挺转”人士去冲击会场的担忧。

陈君石作为我国食品毒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在此次活动中,他从转基因食品的科学试验方法、安全评价制度等方面回答了记者的提问。同时,他又一次展现了他面对媒体时敢言、直言的性格,他用沉郁而清晰的语气告诉在场记者,公众之所以对转基因无比担忧,症结首先在于“各位所生产的产品,也就是舆论”,其次是政府在一方面将转基因列入国家重大科研专项,另一方面又在转基因舆论问题上“不吭声”,缺乏有效的正面声音。

这些原因造成当前转基因舆论的困境,在汹涌的反转声浪面前,正常的转基因科普往往也显得不那么理直气壮,效果也大打折扣。

互动:有一些常见的“好问题”

近年来,关于转基因的争议甚嚣尘上,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舆论传播中,不乏“美国人不吃,欧盟绝对禁止”这样的谣言。在本次活动中,现场气氛则相对轻松一些,参会的记者显然都有所准备,不会拿这些低级的谣言来让专家回应,提的都是公众最关心、也最容易被误导的问题。

比如,新华社记者提问,学术界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的结论是不是统一的,以及目前公众如此担忧转基因的症结在哪,随后一位记者进一步提出,“反转”人士所出示的证据是否有足够说服力。

陈君石对这些所谓的反面“证据”进行了分析和驳斥,同时表示,信息不对称是当前舆论最突出的问题。“你不能要求媒体和消费者对某一个问题的看法和科学家是完全一致的,这是不可能的,全世界都没有可能性,但在转基因问题上,这个差距是如此之大,这是中国特色。”

陈君石认为,说转基因作物安全问题没有定论是错误的,消费者希望听到“绝对安全”的说法,但实际上没有绝对安全的东西,作为科学家只能表述,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转基因的作物对健康是有害的,那就是安全的。

研发:交锋之外的感慨

转基因农业现状也是大家关注的热点,因为很多人想知道,转基因食品是否会上餐桌。主办方也特别邀请了华中农业大学转基因水稻研发团队负责人林拥军教授与媒体视频连线。

尽管在2009年8月17日,华中农业大学研发的“华恢1号”及其杂种“Bt汕优63”两种转基因水稻就已经获得了农业部颁发的安全证书,但四年来一直未获准商业化种植,只能在试验田里生产,“不是科学原因,是舆论的原因。”陈君石院士在活动现场为转基因水稻鸣不平,认为其“很不幸”。

有一位记者则提问,“转基因大米不能商业化种植是否会影响到研发?”林拥军表示,“自己做出的材料没能服务于农业和农民,心里也不舒服”。

随后,陈君石接过了话题,“我用更直截了当的话回答你的问题,假如转基因技术不能被商品化,那么对研究团队、对同行的科学家继续从事这项工作都是一个非常沉重的打击。”

“从事农业转基因技术的重大专项的科学家有名字的,至少有400多人,他们有相当一部分都是顶尖的,他们的职称也到头了,名气也挺大了,再多发表几个论文对他们没什么意义,他们就想把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这也是小平同志教导我们的,科学技术要转化为生产力,这是科学家的根本任务。”陈君石说,“为什么多位80岁以上的两院资深院士都在上书,就是看不下去了,对于现在正在第一线从事科研工作的人,打击太大了。”

陈君石的话显然触动了林拥军,林拥军当即说,“陈先生敢说,我不敢说。确实对我们科研人员的打击非常大。因为我们感觉很为难,我们左右不了政府,非常难受。”接着又补充了一句“但是科研是我们的职责,我们必须干。”说完这句,林拥军似乎有些哽咽,现场有片刻的沉默。随后,会场一位参加者适时说了一句“此处可以有掌声”,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无论参会的媒体记者能够和专家在转基因问题上达成多少共识,这一幕都会超越那些冷冰冰的争执,让人对转基因所发生的、影响的一切有更多感触。

品尝:对转基因食品仍然心存疑虑

虽然这次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进行转基因科普,但名为“品尝”,吃东西仍然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现场摆放着转基因大米制作的寿司,陈君石是第一个品尝者,很多媒体记者都走到前台进行拍照,由于陈君石吃得太快,记者拍照不及时,陈君石又被“要求”重新吃了一次。事后,陈君石高高举起寿司的一幕出现在媒体报道中。

当工作人员把寿司递到媒体记者当中时,大部分记者也饶有兴趣地选择了品尝;主办方准备了转基因大米和转基因食用油赠送给参与的媒体人,而在会后,大多数人拿走了油和米,并在转基因大米知情书上签名。也有个别媒体人拒绝了,还有人选择了油,而没有要大米,这多少反映了媒体人对转基因食品安全的疑惑态度。

随后,一些媒体发表了对此次活动的报道,《京华时报》的《全国近千人试吃转基因大米,专家称转基因是趋势》被多家媒体转载,该报道总体客观,但在引用本报总编辑童庆安的话时细节之处仍有些“走样”,报道称“‘品尝’活动的初衷是为传播科学思维,本身并不具实验意义,更像‘行为艺术’”。由于文章只突出了“行为艺术”一词,一些网络转载时,网友的评论以负面为主,在网易的600多条评论中,持正面立场的仅一两条,有人认为这是在作秀。

而媒体没有引用的这位负责人的后半段话是:“但是我们认为这样的行为艺术也很重要,因为它表明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媒体在这个问题上(指支持正常的农业科研和科普)的态度。”

网易的这则转载新闻仍然链接着“转基因有危害”的一些惊悚“旧闻”,部分“旧闻”已经被反复辟谣或者遭到科学界的普遍质疑。这种貌似“平衡”的处理方式,也反映了一些媒体在报道转基因新闻时缺乏应有的判断能力。

争论:两个舆论场的对立

科普网站果壳网“谣言粉碎机”的编辑李飘很高兴拿到了转基因大米,这位农学专业毕业的编辑举着大米在“转基因大米品尝活动”的横幅前拍了张照片,并在微博中写道“大米领到了!下周果壳下午茶的原料就是这个了”。

而《环球时报》官方微博评论则提醒公众,在转基因舆论上有两个对立立场:“现实中,近千网友试吃转基因大米;网络上,数千网友痛骂转基因”。这表明,现实中有相当多的民众对转基因持“可接受”的态度,只不过他们并不像“反转”人士那样积极表达,往往是沉默者。

品尝活动的第二天,广东电视台《财经郞眼》节目继续对转基因的激烈批判,不过,这主要是知名财经人士郞咸平的“单口相声”,节目现场除了一些媒体参与,并没有一位真正的科学界人士参与并发言

另一位媒体评论人士石述思在《财经郞眼》节目中说:“转基因食品不知道谁审的,不公开。”此言论对于不知情的观众具有较大的误导性。

石先生显然在节目前没有做好“功课”,因为他并不知道中国自2001年就有《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对转基因农作物进行评价,最新的委员会名单在农业部网站可以查到。

这反映出转基因舆论的一个普遍现象,即一些所谓“名人”,有些是红色领袖的后代,他们并不具有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科学背景,甚至不熟悉转基因的基本常识,仅凭借着一些不准确的信息或者个人感觉来发表反转的言论,但由于他们身份特殊,知名度高,有较多的话语权,再夹杂着目前民众对社会管理者的不信任情绪,这些言论往往会形成很多的跟随者。

推荐访问:转基因 科普 舆论 困境 陷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