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自動行驶的汽车、纳米技术不带针头的注射器、心情可视化系统、可测量食品是否过期的标签……极具创意的300余种智能创新产品,在2015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暨北京科技周主场活动一齐亮相。全国科技活动周开展15年来,已成为公众参与度高、社会影响力大的群众性科技活动品牌,为推动全国科普事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活动以“创新创业,科技惠民”为主题,契合了时代大潮。
“无人驾驶”更安全
一走进北京科技周主场举办地民族文化宫,映入眼帘的是一辆写有“无人驾驶电动车”字样的白色汽车。负责这辆无人驾驶汽车技术的北京联合大学工程师杨青介绍说:“它能在行驶偏离轨道时发出视觉和听觉警告,而且能感受到方向盘和座椅的振动。”这是保证其安全的车道偏离检测系统。它可以通过摄像头捕捉前方道路的图像,再由系统从这个图像中发现道路中实线和虚线的车道标记,司机若不在这两线之间行驶,系统会发出各种警报。
压力情绪可直接“看”
一个手指上夹着传感器的小伙子,聚精会神地在电脑旁观看自己的心理可视化动态图:雨后彩虹出现,一棵大树正发出新芽。他笑着说,“我心理挺健康的。”这是测试压力与情绪的软件系统。该设备通过感应被试者的心率、脉搏、血氧等生物信号,对压力和情绪指数进行分析评估,以可视化方式展现,并给出有针对性的调节指令。心脏、肠胃这些受自主神经系统控制的器官会因情绪出现不同反映。
过期产品一测便知
食品、药品、化妆品上标明的保质期只是估算,由于产品运输、储藏、销售过程不同,实际保质期有所变化。那么,该怎么知道事实上产品有没有过期呢?在实时质量监测标签展台上,并排着的不同颜色液体,能直观指示出产品的真实质量状态。根据标签颜色与变质程度坐标图,标签从绿色经过蓝色、紫色最终变为红色,而红色代表着产品完全变质,已不能继续食用或使用。
物联网造出“千里眼”
科普厅一块大屏幕上绚丽的花朵和可爱的金丝猴吸引了不少观众。通过这套系统,可以实时欣赏到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昆明的金丝猴。“我们的‘信息千里眼’技术依托中国科学院200多个野外台站,能对青海湖鸟岛的候鸟、云南高原的滇金丝猴、武汉植物园的兰花以及版纳植物园的热带雨林等自然景观实时远程观测。”工作人员介绍道,以前这一技术主要用于科研,现在逐步向公众开放,为大家提供随时随地捕捉千里之外精彩瞬间并参与数据统计的体验。
“互联网+”引领技术革命
也许不久的将来,人们不用扎堆往大医院跑,远程医疗会急速发展,这是“互联网+医疗”带给人们的好处。在展台上,一套远程健康监护系统吸引了观众王女士的兴趣。工作人员告诉她,这一系统使用PAD可实时显示人体生理参数并监控家人的活动状态,通过远程监护中心可查看远端家人的生理参数和活动状态。在另一展台,通过患者客户端,参观者能采集自身的心率信号,并通过它调整人工心脏的工作状态。通过医生客户端,医生能调取预存患者的病例信息与患者实时的生理信号。医生客户端可主动调整人工心脏的工作状态,并能向患者推送实时遗嘱与建议。
“互联网+养老”的系列成果也不断涌现。其中,“老有所依”智能手杖具有跌倒报警、紧急呼救、GPS实时定位、周围环境感知等功能。智能手杖能将老人跌倒等信息推送到子女手机上,还能提醒老人吃药。居家养老智能守望系统则通过架设前端传感器,在不显著影响老人日常生活的前提下,监测老人日常生活迹象,系统内置的判断程序根据一定的周期识别老人异常状况并及时报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