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13日,夜已深。
重庆市永川区临江镇老党员陈世荣端坐在桌子前,捡起了笔。
起笔,放笔,撕掉刚写了几段的信纸……
刚买回的一沓信纸,已被陈世荣撕得没剩几页。
屏气凝神,72岁的陈世荣下决心要把这份“悔过书”写好。
“从此以后严格要求自己,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陈世荣努力把字写得工整一些。
20多年前,由于搬到外地居住,陈世荣与党组织断了联系。
其时,陈世荣并没把这当回事,甚至一度“忘了自己的党员身份”。
直到不久前,永川展开了党员日常管理量化考评工作。
“通过这项工作,我们要让党员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永川区委常委、组织部长陈智说。
管理缺位
2013年7月26日,一个小伙子风风火火走进永川区委组织部组织关系接转处。
“我来转党组织关系。”小伙子说。
“稍等啊。”工作人员张念接过材料。
“能不能快点。”没一会,小伙子便不耐烦了,“党员身份,一点用没有,麻烦事还多。”
…………
这种情况,张念没少碰到。
“党员身份意识淡薄的问题日渐突出。”陈智说。
开始时,工作人员还会与对方理论一番。
可此时,往往一句话就会把他们打败——都不知道去哪里找党组织。
“党员身份意识淡薄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党员感受不到党组织的存在。”陈智说。
在农村,大批党员外出打工,如候鸟般变换地方,找不到组织,组织也找不到他们。
在城市,“单位人”变成“社会人”,党员各干各的事,无事不找党组织,有事又怕组织解决不了。
…………
党员在哪里,他们在想什么、干什么,生活过得怎么样,基层党组织一度不是很清楚。
“管理上的缺位,导致党员身份意识淡化,其先锋模范作用更是无从谈起。”陈智说。
针对这些问题,2013年12月,永川开始探索试点村(社区)党员日常管理量化考评工作。
“提高党员身份意识,从加强管理开始。”陈智说。
自我净化
“张庆坤到底是哪个?”
2013年12月底,一份档案让时任永川南大街街道党委组织委员的吉伟眉头皱了起来。
不久前,吉伟接到一项任务——对辖区内党员展开“大普查”。
“加强党员管理,首先要清楚全区党员的家底。”永川区委组织部副部长李兆龙说。
发展党员,就必然有档案。理清档案,才能把全区党员的数量、是否与党组织联系、是否完成党组织交给的任务等情况摸清楚。
“家底”不清,党员管理就无从谈起。
“必须找到每一个党员。”这是一个“死命令”。
可搜遍整个辖区,吉伟都没找到“张庆坤”这个人。
“是不是名字写错了?”有人提醒。
转换思路,吉伟很快就找到一个叫“张应坤”的人。
经走访比对,确定了张应坤才是这份档案的主人——由于当年供销社改制,张应坤转接组织关系时名字被弄错。
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在全区,错统、漏统,甚至档案丢失的情况并不少见。
而摸清家底只是第一步,紧接着,永川区委组织部联合公安、计生、综治、司法等部门对党员情况进行联审。
凡是有违反党纪国法的,一律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进行处理。
何埂镇石笋山村党员陈志江,在联审中被查出违反计生政策。
茶山竹海街道的何某,在联审中被查出在外地有违法记录。
…………
“通过清理、联审,党员队伍得到净化。”陈智说。
精准量化
2014年3月6日上午,代家店村村级服务中心会议室。
“30,31……”代家店村党委书记王佐远拿着签到册,认真数着。
越数,王佐远脸上的笑容越灿烂。
“这次开会,能来参加党员大会的党员几乎全来了。”王佐远说。
以前,王佐远召集党员开会可不简单——为了让党员来开会,甚至要发“签到费”。
“就算这样,还是有很多人不愿来。”王佐远说。
这次王佐远没有准备“签到费”,人为什么来得这么齐?
答案在王佐远手中的一张表上——党员现实认定表。
“如果党员无故缺席党组织的活动,扣5分。”王佐远说。
这只有一页纸的认定表,赋予了坚定政治立场、执行部署决定、参加组织生活等10类29项具体行为不同的减分值。
“这29项具体行为,为基层党组织规范、具化了管理目标和方向。”陈智说。
而在量化考评的100分中,除现实表现评分的60分外,还有民主评议的40分。
“由党员和群众共同根据当年党员的现实表现测评打分。”王佐远说。
而所有的评分,都会在村(社区)公示,接受党员、群众监督。
定量之后,还要定性。根据最后得分,党员被分成优秀、合格、警示和不合格四个等级。
“精准量化,犹如给党员戴上了‘紧箍’。”王佐远说,“党员知道了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身份意识得到增强。”
引导为民
2014年10月16日,秋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
茶山竹海街道云峰村党总支书记周德碧已记不起这雨下了多久了。
秋雨愁人——云峰村出村主道路云峰路被雨水淹没,群众难以出行。
不过周德碧却并不愁:“今天上级相关部门已到现场调研,修路的资金缺口将很快得到解决。”
就在不久前,云峰村已修好木井—石竹场镇的便民公路。
而在不久前,云峰村还一直戴着市级后进基层党组织的“帽子”。
“平常开会组织不起来党员,村支‘两委’班子也不团结。”周德碧坦言。
而在量化考评工作开始后,周德碧很快就发现了变化。
“现在召开党员大会,党员实在来不了的都会请假,谁也不愿在量化考评中被扣分。”周德碧说。
而另一方面,村里的党员开始主动关心村里的发展,“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党员的行为,群众看在眼里,都会反映在量化考评分中。”周德碧说。
“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很快,全村干部群众拧成了一股绳。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来苏镇流动党员刘汉银专程回村参加量化考评,并计划引进和投资企业。
在五间镇党员赵明树的建议下,五间镇启动了3.37公里公路硬化。
…………
就在这个月,云峰村摘掉了“后进”的“帽子”。
“通过量化考评,引导党员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做到始终为民、服务为本。”陈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