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5)01-018-02
摘要 新时期党员队伍日益庞大,流动党员数目日渐增加,在党员及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中出现了不少新的问题,面对新形势、新问题,从创新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制度、体制机制、创新活动载体、创新培训方法等五个方面,提升党员队伍素质,进一步激发党员队伍的生机和活力。
关键词 创新 党员 教育 管理
近年来,随着党员队伍日益庞大,流动党员数日日渐增加,在加强党员及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中,中铁五局二公司党委根据形势的不断发展变化,以不断创新党员教育管理体制机制为着力点,提升党员队伍素质,进一步激发党员队伍的生机和活力,为适应新社会条件下的党务工作而探索新方法道路。对此,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就创新党员教育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创新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制度,着力提高流动党员思想政治素质
流动党员管理制度是党务工作的基础之一,确保了流动党员能够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与党组织保持联系,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因此,流动党员管理制度是党务工作中必不可缺的一环。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是新形势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一项重要任务。
要创新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制度,就必须抓好制度创新和方法创新,确保制度建设和管理方式方法不断适应新形势发展变化要求。
一是推行了流动党员“六纳入”管理制度。中铁五局二公司是国有大型施工企业,流动党员分布在各项目施工生产一线,拥有一定数日的农民工党员。农民工党员由于各种因素影响,局限性明显。针对近年来,农民工党员逐年增多的趋势,为充分调动和发挥农民工党员在农民工群体中的骨干带头、先锋模范和桥梁纽带作用,从而提升整个农民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公司各级党组织做了相关工作:在教育管理上将他们纳入了所务工项目的党支部管理,编入了相关班组党小组;推行了从组织建设上纳入、从思想教育上纳入、从党的活动上纳入、从学习培训上纳入、从日常生活上纳入、从激励关怀帮扶上纳入的流动党员“六纳入”工作,即从组织建设上纳入,凝聚农民工党员;从思想教育上纳入,引导农民工党员;从党的活动上纳入,组织农民工党员;从学习培训上纳入,提高农民工党员;从日常生活上纳入,关爱农民工党员;从激励关怀帮扶上纳入,维护农民工党员。
二是创新了流动党员管理教育方式。在教育方式上,采取上“党课”教育和谈心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实施“谈心交心工程”,即基层党组织每半年与农民工党员和农民工谈心一遍以上,为他们解决在思想、工作、生活上的实际困难,促进了和谐,充分发挥了党的教育阵地作用和党的组织引导作用;在教育内容上,我们针对流动党员流动性大和部分党员党性意识淡薄等特点,突出以党章为主要内容,结合党在不同时期的执政理念,加强理想信念、宗旨观念、法律法规等教育,讲形势、讲任务、讲政策,不断提高流动党员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不断提高农民工党员思想政治素质,使农民工党员真正感受到企业党组织在政治上的关心,使流动党员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三是实行流动党员《党员证》管理制度。《共产党流动党员活动证》和《党员证》是党员身份的重要证明。流动党员凭借《党员证》、《流动党员活动证》或流出地党组织开据的党员身份有效证明为依据,参加所在项目党组织的组织生活和党内活动。党组织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确保流动党员教育全覆盖,切实提高教育质量,真正将党员教育落到实处。
二、创新体制机制,切实提高党员教育管理成效
一是建立党建工作责任制。公司党委把党员教育管理纳入了年度基层党建工作目标考核范围,考核结果作为基层党组织及党组织负责人评先评优、工作调动、晋职晋级的重要依据。公司党委年初制订出台党员教育年度计划,制订党员教育奖惩措施,促进党员教育责任制落实。
二是组建高素质的党员教育队伍。加强党员教育工作不能空对空,提高党员素质的政治工作也是如此。如果不能联系实际做好工作,这样的工作只能流于形式,起不到任何效果。邓小平特别重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解决人的思想问题的特殊功能,要求思想教育要注重实效,力戒空谈,不搞本本主义,反对“假、大、空”。这就要求我们开展思想政治工作,要联系实际、区分层次、因人施教,要针对每个班组、每个职工的不同情况去做思想政治工作,要承认每个人的才能和品德的差异,要按照这种差异区别对待。贴紧实际做好党员教育工作。公司党委从党群系统和各业务部门抽调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党员,建立和培养党员教育队伍,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培训和业务指导,为建立高素质的党员教育队伍增添活力。
三是规范党员经常性集中教育制度。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党员所在党支部坚持每月召开一次党员大会,每季度集中上党课一次和不定期学习培训制度,每半年开展一次民主评议党员工作,每年开展一次优秀党员评选表彰,将党员教育常抓不懈、持之以恒。
四是制定切合实际的教育内容。开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教育、党章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党的纪律和反腐倡廉教育;认真学习和领会党组织的制度方针政策;组织学习市场经济知识、企业管理知识、法律知识和业务技能,不断提升党员队伍素质。从整体效应出发,坚持思想政治工作的综合性。所谓综合性,就是思想政治工作不仅需要灌输、说教,而且需要通过各种方式来引导、开导、疏导,以此来调动党员的积极性。
五是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建立了“党代表定期走访及通话制度,党代表每月定期走访党员和群众,为党员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提供了帮助。建立了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做到尊重和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听取和反映职工群众的意见;帮助解决职工群众的困难;虚心向职工群众学习;做好职工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
六是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在激励工作机制上,坚持党内主题实践活动开展率100%,为充分发挥党员先进性作用搭建了平台;基层党支部坚持每半年开展一次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定期开展“一先两优”即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的评选表彰,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头作用。在关怀工作机制上,完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体系,全面改善党员和群众的生活工作条件。在帮扶工作机制上,建立困难党员档案,对特困党员开展爱心捐助和结对帮扶;使他们充分感受到企业党组织的温暖。
三、创新活动载体,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开展党内主题实践活动,成立活动组织机构和领导小组,通过开展庆“七一”“当先锋、争第一”“创岗建区”“党员先锋队”“党员服务队”等党内主题实践活动,制订活动实施方案,组织和鼓励党员积极参与,为党员发挥作用搭建平台,充分发挥党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引导党员树形象、争先进、当标兵,开展优秀党员评选表彰和劳动竞赛评星等活动,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激发党员活力。
四、创新培训方法,不断提高党员业务技能
一是建立网络培训资料库。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建立网络资料库,方便党员随时浏览和下载相关学习资料,实现资源共享。二是开展技术技能培训。组织党员教育队伍深入生产一线,送书籍,送技能,举办各类培训班,进行“面对面、实打实”的技术技能培训和现场业务指导,切实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要充分了解广大流动党员在想什么,准备做什么,知道流动党员需求什么,他们的动机和目的是什么。坚持以人为本,使人本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紧密结合、相得益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人本管理相结合,既是思想政治工作在现代企业制度下的创新,也是对西方人本管理思想的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