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唐家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申请书 述职报告 自查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时间:2022-10-26 18:35:03 来源:网友投稿

zoޛ)j香۲۲۲۲۲۲۲vvvvvi)v)))))))))))vvvvvvvvvvvvm=Nm5ot~iv_5۞^vnv_m66mZ学习和开拓创新的综合素质[2]。

二、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策略探索

(一)校企双元和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与我校现有的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汽车服务与营销专业形成专业群,更好地为本地区汽车产业服务,也为我校“智能制造”专业群提供支撑。在本专业建设中,着力完善“校企双主体”下的“双元制”人才培养,以现代学徒制思路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

我院与吉利汽车、北京吉利学院建立了校校企合作下的“成蝶计划”订单班,让学生尚处学校时便深度体验企业文化、学习工作技能、对口岗位要求。同时与当地的广安东创建国汽车、广安品信汽车等7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通过深入校企合作,进行“双元制”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完善职业岗位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一元在学院(学生身份)、一元在企业(学徒身份)分段式工学交替形式组织教学,将学习与企业工作相结合,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本专业根据职业岗位的需要,结合专业资质标准的要求和广安市汽车维修市场的发展,召开行业专家和专职教师参加的工作分析会,针对职业能力要求,依托地方经济,探索实践“一线强基,校企轮动,九技渐进,分层入岗”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实时更新的课程体系与培养目标

我校本专业主要面向新能源汽车的检测维护和销售岗位。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实现专业和企业职位的对接,我校实时调整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既要学习动力电池及管理技术、驱动电机控制技术、电动汽车充电技术等针对性专业课,又要学习汽车制造工艺、汽车维护保养、汽车故障诊断课程,选修汽车钣金技术、二手车鑒定与评估等汽车类岗位普适性平台课程。使毕业生在就业时既能切实胜任对应岗位,又能普遍适合类似相关工作,做到课程内容与岗位技术管理标准衔接、培养目标适应社会需求。

同时我院与国内汽车职业教育领先的中德诺浩公司合作成立了学生可自愿选择的“中德诺浩”合作班,自学生入校的一刻起,就以优质教育为准则、就业为导向,提升技能为依托、多样化实践课程为特色,从而达到促进学生培养质量的目的。

本专业依托广安护安、枣山汽车园区等汽车服务企业的市场调研分析根据岗位核心能力要求完善了课程体系建设,确定了以岗位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根据岗位核心能力、岗位基础能力、岗位通用能力,分别设置了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平台课程与专业基础课程。形成了以岗位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架构,其设置如下表所示:

新能源汽车专业基于岗位能力的课程体系表

此外,为实施基于专业能力的职业教育理念,创新培养质量考核机制,我专业还设置了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技能比赛获奖”等多方面替代“课程学分”的课证互换机制,如“三级汽车维修工”可替代汽车维修质量检验课程、“汽车检测与维修技能大赛省级三等奖以上”可替代汽车故障诊断与排除专周实训课程、“创新创业大赛省级三等奖以上”可替代汽车美容实训课程等,均由学校教务处审核,实现学分考核创新。

经过努力,力求达到学院培养方式跟上时代变幻,实时更新改革培养目标与课程,使学生既有良好的职业精神,又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掌握较强的实践能力,对新能源汽车技术,如设备、工艺、管理等方面具有较强的应用能力,成为高素质高技术人才。

(三)汽车服务生产性实训基地助力产教融合

我专业经过长期的市场调研,根据汽车后市场特征确立了“售后服务型”汽车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目标。通过体制机制调研、建立校企合作关系、实训制度管理规程建设、师资队伍培养、实训课程与设备条件建设,我专业依托建设成功的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等四个省级、国家级项目,结合广安域内汽车售后产业规模小、分布散、差异大等市场特点,以产教融合为基本理念建成了汽车服务生产性实训基地。

即利用基地优势,成立了校内独资的“广安启程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并联合校外企业共建了校内外合资企业“博世广安汽车养护中心”。统筹协调双边企业合作发展,联合制定人培方案与企业规章,成员互聘、工学交替,紧密结合教学与生产,从而建立企业利益合作共赢制度、共享教学生产设备人力资源、共同管理企业运行事务、合力创建产学研人才培养成果、建立双边联动评价体系,为实现生产性实训基地,推广产教融合研究成果奠定基础。

随着上述校企合作模式机制的运作,探索和实践了“教学产业化、提升教学质量、助力科学研发、孵化创新创业、进行技能鉴定、训练与承办技能竞赛、提供社会培训”的七大功能,从而扩大生产性实训基地服务领域,辐射区内其他中高职院校。

我专业实践各种理论研究和运作模式,稳步推進符合行业标准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校企联合共建,对外开展产业对接服务,使基地与社会、与更多的企业形成深度合作关系,增强社会服务和培训服务等能力,带来真实性实训项目提升专业技能培训,锻炼师资队伍技能,与一定的生产效益,从经济角度反哺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形成自我造血的良性循环发展模式,随之进行产业化推广研究,实现办学自我造血。

结合上述理论要求,形成了集专业基础实训、综合实训、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于一体的分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实现功能系列化、管理企业化、设备先进化、环境真实化、人员职业化,优化创新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我校的办学质量。

三、专业发展思考

目前大量本专科院校开办了新能源汽车专业,但在该领域,企业与高校都处于探索阶段,其市场人才需求与高校培养质量间仍有较大距离,出现了企业“无人可用”,而大学生“一岗难求”的行业现象。其根本原因,是本专业的顶层设计和实践条件和市场需求脱节,培养不够完善,如课程方面,很多高校还认为“电子”+“汽车维修”的课程,就成了新能源汽车;实践方面,很多高校还处于学生仅在实训室做做实验就结束了技能锻炼,这种简单的结合导致学生对汽车理论知识掌握不扎实、对企业工作内容了解不到位、对传统汽车的基础检修理念没有掌握,而对新能源汽车复杂的运行工作也无法学会[3]。

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与高校专业建设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需要我们加大硬件投入,提升师资队伍水平,设置科学的课程体系,建立先进实用的实训条件。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和人才培养渠道,方能逐步实现学院与市场的紧密配合,培养高质量专业人才,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助力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健康发展[4]。

参考文献:

[1]张凯.“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培养模式探索[J].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41-46.

[2]张雨.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8(16):239.

[3]杨智霞.新能源汽车(纯电动)专业人才培养途径的思考[J].内燃机与配件,2018(22):235-236.

[4]潘华清.中国制造2025视域下高职新能源汽车专业课程设置的探索[J].汽车维护与修理,2019(4):62-63.

◎编辑 陈鲜艳

推荐访问:新能源 汽车技术 实践 人才培养模式 研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