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R97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7X(2007)10-0083-02
【摘要】抗生素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其不合理应用也随之增加,导致老一代抗菌药物失去了原有作用,新一代抗菌药物的临床寿命也越来越短,增加了院内交叉感染的机率,本文作者从四个方面具体论述了抗生素如何合理应用,从而避免给患者身体和经济上造成的负担,也可以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抗生素;合理应用;浅析
Brief analysis antibiotic reasonable application
Xu Wanyu Hao Xin
【Abstract】antibiotic in the clinical widespread application,it not reasonably applies also along with it increase,led reaches the old year antibiotics to lose the original function,was the new generation of antibiotics clinical life more and more also short,increases in the courtyard the overlapping infection probability,how this article author specifically elaborated the antibiotic from four aspects reasonably to apply,thus avoided the burden which gave the patient in the body and the economy creates,also was allowed to reduce the incident of malpractice the occurrence.
【keywords】antibiotic; Reasonable application; Brief analysis
随着抗生素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也越来越多,给患者在身体上和经济上带来了不必要的负担,甚至造成医疗事故。本文就抗生素的合理应用讨论如下:
上世纪四十年代,青霉素作为最早的抗菌药物解决了临床上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难题,随后问世的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又使肺炎、肺结核的死亡率降低了80%。那时,曾有人断言,人类战胜细菌的年代已经到来。在当时,全球每年死亡于感染性疾病的人数约为700万,但40年后,这一数字猛增至2000万,并呈现每年递增的趋势。
在现今临床使用抗生素中,由于医生自身知识的局限,医药企业促销等因素,造成目前医院内使用抗生素存在三大误区:第一,大多数医生使用抗生素凭经验用药,没有根据微生物学证据和细菌感染分析结果来指导用药。第二,外科手术前的预防用药十分普遍。第三,在很多不是细菌感染的场合使用抗生素。
由于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导致老一代抗菌药物失去了原有作用,新一代抗菌药物的临床寿命越来越短,院内交叉感染增加。世界卫生组织曾发出警告:“滥用抗生素在杀菌的同时将使人类回到无抗生素的年代”。抗菌药物在杀菌的同时损害人体脏器,滥用抗菌药物可诱发细菌耐药,导致二重感染,病上加病。正因为抗生素滥用有如此危害,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从2004年7月1日起,要求全国所有零售药店必须凭执业医师处方才能销售抗菌素、磺胺类、喹诺酮类、抗结核及抗真菌药。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如何使用抗生素:
1 严格掌握适应症,选择有效的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各有其主要的适应症和抗菌谱。要合理选择抗生素,必须熟悉被选择的对象,了解抗生素的分类、作用机理、细菌耐药性、临床药理特点、适应症、禁忌症、不良反应及制剂、剂量、给药途径与方法等。还应了解各类抗生素国内外研究进展、新老品种作用差别、可供选用的品种等,以便及时选用针对性较强的抗生素,安全有效的控制各种感染性疾病。另外,医生也要对各种致病菌的易发部位、临床表现、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度及其耐药性、发展规律有所了解,在未获得准确检验结果或不能做药敏实验的情况下,也能作出基本正确的判断与处理。
2 用药剂量、疗程要适当,防止抗药性的产生
抗菌药物应用时剂量过小,易导致耐药性,且疗效效果差;剂量过大,则易产生严重的毒副作用。疗程过短,则治疗不彻底,疾病易复发;疗程过长,一则产生毒副作用,损害机体器官,二则增加患者负担。因此,要注意给予充足的剂量和适当的疗程,防止或延缓耐药性的产生。
3 根据抗生素的T1/2确定给药间隔
大多数抗生素可参考其T1/2确定给药间隔,但T1/2过短或过长,则给药间隔不能完全由其T1/2决定。如磺胺类、四环素类等抑菌性抗生素,可根据T1/2确定给药间隔。超快消除类(T1/2≤1h)和快速消除类(T1/21~4h)药物,因T1/2特别短,欲维持合理的血药浓度,给药次数应多些或静滴给药。但有的药物临床无须按T1/2频繁给药,如杀菌性抗生素和抗结核病药物异烟肼,在短时间内较高的血药浓度对治疗有利,故用药间隔均超过其T1/2。再如青霉素的T1/2为0.5~1.0h,但间隔4~6h肌注一次即可。
4 预防、联合应用一定要有明确的目的与指征,禁止滥用
预防性应用抗菌药,防止某一种或两种病原菌的感染,常可以得到预期的效果,但并非积极措施,应严格控制,避免不明确的预防用药。联合用药的目的是扩大抗菌谱,提高疗效,降低毒性,延缓或减少耐药性的产生,但也会产生不良后果。一般情况下,一种抗菌素能控制的感染尽量不联合用药。
作者单位:272600 山东省梁山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