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唐家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申请书 述职报告 自查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台湾地区大学多元入学制度实施现状的评析

时间:2022-10-27 14:30:04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2002年,台湾地区首次实行大学多元入学方案,对于大学而言,学校可以依据院校发展特色,招收符合要求的学生;对于学生而言,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渠道,进入大学院校就读。本文以台湾地区大学多元入学制度实施现状为切入点,分析其优点与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方案的考试形态、甄选入学、考试分发及其对台湾高中教育的影响等四个方面对大学多元入学制度进行评析。

关键词:台湾地区 大学多元入学制度 实施现状 评析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5(a)-0199-03

台湾大学招生策进会于1999年6月通过“大学多元入学新方案”,决定自2002学年度起全面实施。此新方案的目标是大学招生采用“考招分离”“多元入学”方式。对大学而言是用适当的方法找适合的学生,对高中学生而言,是进适合的学校,做适性的发展。台湾大学多元入学制度实施至今已跨越12个年头,其优劣逐渐明晰,其实施效果与产生的影响值得我们分析与探讨。台湾地区大学多元入学方案流程如图1所示。

1 台湾地区大学多元入学制度实施的现状

1.1 台湾地区大学多元入学制度实施的优点分析

1.1.1 入学渠道多元化,充分满足了不同学生的需求

台湾地区过去的联考只能用智育成绩判断学生的能力,大学多元入学制度实施以来,加入了推荐甄选申请入学,不但是一种重视多元智能的政策,更在多管齐下的方式中,提供学生更多的选择机会。多元入学渠道的影响下,不管是文科、理科、或是术科表现优异的学生都可以从中找出适合自己的方式进入大学。多元入学渠道不但破除了一试定终身的禁锢,还大大提升升学的机会。学生也不再只是联考机器的被分配者,反而呈现了自主选择的特色,充分满足了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

1.1.2 符合大学的选才自主性需求

为适应大学的选材自主性的需求,多元入学方式应运而生。在联考时期,学生的去处都是由联考成绩决定的,各个大学都只能被动地、照单接收学生。后来,大学多元入学方案出现了,各个大学可以自主决定招收何种学生,各大院系也可以根据自身的专业特点和需求制定招收标准,以选拔合适的学生进行培养。同样的,学生自己也可以从中挑选适合自己的院系。在台湾,对于学校来说,他们可以根据多元入学原则选择自己需要的学生;同样的对于学生来说,他们也可以在入学后重新选择自己的专业。由此可以看出,台湾地区的多元入学机制是时代的要求,他充分考虑了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满足了他们双向选择的意愿,这种机制不仅有利于学校发展自己的特色教育,又有利于学生自身优势的充分发挥。

1.1.3 “考试分发”的升学渠道在公平性上较受肯定

台湾学者郭英慈的《大学多元入学方案评估之研究—— 厉害关系人的观点》的问卷调查与访谈结果显示,在与“申请入学”和“推荐甄选”相比较而言,“考试分发”的升学渠道较为公平。申请入学与推荐甄选因为都涉及个人主观的评分因素,再加上并未公开评分过程或标准,使学生认为不够客观与公正。再者,有些申请入学的标准极为苛刻,如学业成绩要10%以内、需要参加过各类比赛、得奖证明、服务证明等,如此多的“条件”其实就是一种不平等的限制,尤其对社会经济背景不佳的学生来说,因为家庭环境的不许可,无法提供“辉煌”的成就证明,一来断了升学之路,二来也可能造成学生的自卑感,因此,有些人会认为推荐甄选和申请入学失去了公平性。考试分发因其方式不必经过面试、书面审查等程序,只需经过笔试一关,再加上是匿名阅卷的关系,因此,不会涉及评分者对考生的个人主观看法而产生评分偏颇的现象。此外,考试的题目有固定答案,所以会来的比较公平公正,也能让考生较为信服,即使考不好,学生也会认为是自己的因素,而不是因为外力而导致失败。[1]

1.1.4 大学多元入学方案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既存已久的社会价值观

在多元化的入学制度下,学生有了充分发挥自己才能和兴趣的空间,分数不再成为衡量一个学生的唯一标准,考试也不再是学生进入大学所必需经过的唯一道路,学生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关注自己的爱好,发展学科以外的能力,达到适才适所的目的。而这种多元的入学条件也使家长们看到了希望,他们不再一味地盯着孩子的学业不放,关注培养孩子的其它智能,这种观念的转变,对缓解升学压力,改变既有的“一试定终身”的社会价值观起到了很有力的促进作用。

1.2 台湾地区大学多元入学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2.1 无助于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

台湾一直是个学历取向的社会,学历代表的是一种身份地位与社会流动的表征,因此也形成高升学压力的教育环境。虽然大学多元入学方案希望能让教学正常化,试图减轻学生的压力,但是执行之后却又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大学多元入学方案推行之后,学生除了课业,还要参与课外活动,时间的安排相当紧凑,且还必须注意每一次的表现,真的是身心俱疲。过去的联考是一次定胜负,即使高中三年的成绩不理想,只要联考的当下会出好成绩,进入理想的大学还是有机会。但是比起联考,大学多元入学的升学方式,带来的是长期抗战的体力赛,每次的表现都可能影响未来的升学,“多元”压力与负担不言而喻。

1.2.2 难以缩短城乡的教育差距

就目前的教育资源配置而言,城市的教育资源要远丰富于偏远地区,即使推行大学多元入学方案,也很难解决城乡教育差距问题。方案的逐步推行只能引起众人对此类问题的重视。大学多元入学方案虽然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升学机会而制定的,并能够考虑到学生的不同需求,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这种入学机制对于社会经济背景低的学生来说更加的不利。他们的家庭经济水平有限,无法接受其他才艺的学习,无法与同龄人竞争,致使升学机会反而降低。

1.2.3 投入相关费用高,有些家庭负担不起

因为大学多元入学方案渠道的多元化,学生会尽可能地多方尝试选择几种渠道以防万一。但累积下来的报名费、交通费会造成家庭的负担。再者,人们一向“输人不输阵”的个性驱使下,为了使小孩子在各方面都有杰出表现,家长便会花大价钱让小孩补习,学习才艺,出国游学等,也是造成家庭经济负担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对于低社会经济背景的学生来说,因为不像家庭背景好的学生可以轻易地支付补习费、报名费,所以可能因为付不起报名费而损失入学的机会。台湾地区大学联考与多元入学制度的优缺点比较可见表1所示。

2 台湾地区大学多元入学制度实施现状的评析

2.1 大学多元入学制度本身带来的冲击与影响

2002学年度首次举办的大学多元入学方案,对于大学而言,学校可以依据院校发展特色,招收符合要求的学生;对于学生而言,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渠道,进入大学院校就读。然而,新制度的实行,相对的也带来不小的冲击与影响。以下将从方案的考试形态、甄选入学、考试分发等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从考试形态上来看,以往“一试定终生”的考试形态在多元入学方案中有了重大的改变。在多元入学方案实施后,由于考试的目的不同、课程规划的改变而对考试的内容与难度产生影响,使得高中生必须面对“学科能力测验”与“指定科目考试”的考验,部分学生如果成绩未达到一般检定标准,甚至还要参加学科能力测验的补考。如果再加上甄选入学部分院校自办的考试,对于学生而言,考试的次数增加了。这对高中生来说,恐怕是更大的挑战与负担,势必影响学生的学习与考试准备;对学校与教师而言,如何选取教材、安排课程,也将受到相当程度的影响。

其次,在甄选入学制中,甄选入学的比例增加,使得学生无法忽视这一招生渠道。从表面上看来,比例增加就是机会的增加,实质上却可能是抉择难度的提高。然而,按照学生与家长过去的习惯,只要符合资格就不愿意放弃任何一项考试的机会,这样一来,不仅得花费高额的报名费用,准备许多报名与应试的相关资料,还得参加一连串的院校第二阶段甄审。学生若考上志愿所填的院校还好,要是不幸全部落榜,不仅在心理上需要做一番调试,也可能会影响日后指定科目考试的准备。此外,申请入学渠道在简章编制、报名作业、学生报名资格审查等方面均由各大学院校办理,所有信息并未整理,不像推荐甄选有一个统筹运作模式与院校不重复录取的设计,因此高中学校与学生必须掌握相关的招生信息。而在招生对象没有限制的前提下,重复录取的问题也常使大学院校在试务的努力上空忙一场,造成考生的排挤现象。甄选入学制,是多元入学方案的重要部分,所占比重可能到达四成左右,因此就招生策略,辅导学生升学与选择志愿等方面的工作而言,都是需要更为关注,甚至在教育行政上也不能轻视。就学生而言,更应充分了解自己的兴趣、专长与所具备的条件,而后从“推荐甄选”与“申请入学”的大学院校中选择一、二所适合自己的院校报名应试,在增加机会与减轻负担中取得适当的平衡。[2]

最后,从考试分发入学制来看,考试分发入学制与旧制联招最大的不同在于旧制学生只需依类组准备考试科目,但新制度的甲、乙案则需提早规划,依照自身的兴趣与专长选定擅长的科目,参加对自己最有利的方案。[3]为了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高中应该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弹性的选课组合,而非传统类组的选择。学校依学生实际选择的状况成立不同的班级或在班级教学中允许学生弹性选修。然而学生选课需求的改变对于学生与学校而言都是极大的挑战。就学生方面,必须进行生涯规划,逐步缩小其选择院校的范围,因此随时可能产生改选的需要,这对学生的生涯发展与学习适应,都将产生极大的影响。而学校方面,为了学生的受教育权与生涯发展,必须在有限的条件之下,思考如何提供学生更多的选课组合以及最完整的生涯辅导,因此学校行政运作上显然得克服一些困难,依据实际需要调整科目、时数,并面对教师需求调整的问题。

综合上述,大学多元入学方案是如今台湾地区高中生进入大学的主要途径。在以往单一的升学方式下,学生为了进入大学就读,只有参加大学联招一条途径。如今,多元入学渠道的开放与设立,学生对于升学的方式有了自主的决定权,但也必须面对多元入学方案的选择与决定。

2.2 大学多元入学制度对高中教育的影响

从大学多元入学方案的内容来看,可以让我们重新思考学生的多元智能发展,而高中也必须调整过去的教学与辅导工作才能真正协助学生适性的发展。

第一,重视生涯辅导。大学多元入学方案提供了学生更多升学渠道的选择,因此学生必须化被动为主动,清楚自己的需求并及早思考人生的方向,才能做出适宜的抉择。因此,面对大学多元入学伴随而来的冲击,生涯辅导工作的扎根与落实显得刻不容缓。[4]为了扩展学生对个人生涯规划的视野,学校也应顺应趋势,安排学生自我探索了解生涯发展的课程。

第二,学校评量多元化。为兼顾不同才能学生的发展机会,学校开始重新看待学生的多重潜能,因此,评量制度也一改过去单一的“纸上作业”,还融入“实作评量”“档案评量”等方式,客观确切的评量出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第三,配合大学推广升学信息。由于大学的院系相当多,为了让学生对各院系的特色与内容有所了解,有些高中会配合大学的人力资源及校友的力量,提供升学的信息并分享个人经验,帮助学生对大学多元入学方案有更清楚的认识。

第四,养成学生主动探究的精神。在大学多元入学方案的推波助澜之下,学生不再是被动的受教者,反而是主动的学习者。不管是“申请入学”“推荐甄试”“考试分发”,考试内容都趋于生活化且重视学生的平时表现。因此,学生不能再死读书,除了要多吸收课外知识,也要多方参与课外活动,让生活中所有的事物都能成为学习的教材。[5]

3 结语

总而言之,台湾地区大学多元入学方案的实施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优贬互见。相关的配套措施与技术层面缺漏之处还有待改进,如:考试时间的安排、渠道的分类、考试难易度、宣传与配套措施等等,可以说未来的路困难重重,也考验着台湾地区教育相关机关的处理智慧。目前,台湾地区社会各方对大学多元入学方案的争议已不如刚确立时那样强烈,争论的焦点也由是否恢复联考转向如何改进和实施多元入学方案,这说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台湾地区的民众已经开始慢慢认识并接受这项改革,一种新的升学考试观和人才评价观正在台湾地区逐步确立。

参考文献

[1]郭英慈.大学多元入学方案评估之研究—— 厉害关系人的观点[D].国立台北师范学院教育政策与管理研究所,2005,163-165.

[2]任拓书.关注甄选入学[J].选才,2001:85.

[3]蔡义诚.高中老师眼中的考试分发入学新制[J].选才,2000:89.

[4]杨羚绮.变与不便—— 从大学多元入学方案谈起:专访中正高中主任辅导教师吴翠霞主任[J].辅导通讯,2005:65.

[5]大学入学考试中心编.大学多元入学新方案对高中的影响与冲击[J].高中教育,20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