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反流性食管炎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指由于机体胃内容物(含十二指肠液)于食管内反流,胃内容物中酸性物质将损伤食管粘膜从而引发的炎症(慢性),患者若未获得及时救治将发生食管溃疡、狭窄甚至恶变。研究表明,反流性食管炎属于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患者大多表现为反酸、烧心、吞咽障碍、胸痛等,由于此类疾病复发率较高,对患者身心均造成严重伤害,正确诊断并给予积极治疗及护理是保障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关键因素。本文将探讨反流性食管炎治疗现状及护理进展,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
关键词:反流性食管炎;治疗现状;护理进展
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属于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正确诊断并给予积极治疗及护理是保障患者疗效及预后的关键因素[1]。本文将探讨反流性食管炎治疗现状及护理进展,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现总结如下。
1 反流性食管炎概述
反流性食管炎是指由于机体胃内容物(含十二指肠液)于食管内反流,胃内容物中酸性物质将损伤食管粘膜从而引发的炎症(慢性),患者若未获得及时救治将发生食管溃疡、狭窄甚至恶变[2]。反流性食管炎发病机理:胃内容物经下食管括约肌于食管内反流,而食管无法尽快清除此类物质,导致此类物质于食管内长时间滞留,其中所含胃蛋白酶、胆汁酸等损伤食管粘膜从而发病[3]。
研究表明,反流性食管炎发病原因主要包括胃及十二指肠功能紊乱、食管清除能力降低、食管下括约肌张力下降等,患者大多表现为反酸、烧心、吞咽障碍、胸痛等[4]。有研究显示,由于反流性食管炎复发率较高,对患者身心均造成严重伤害,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环境、饮食习惯、工作压力等因素不断变化,此类疾病发生率呈显著上升趋势,已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高度重视。
2 临床治疗
目前临床主要采用药物保守治疗,如抑酸剂、促动力药物、抗酸剂、胃黏膜保护剂等,若患者病情较重则需及时给予外科手术处理。随着微创技术不断发展,内镜已广泛应用于疾病诊断与治疗过程中并取得显著效果。
2.1 现状
2.1.1 药物治疗
2.1.1.1 西医药物 ①抑酸剂:是临床最常用的反流性食管炎治疗药物,主要分为H2受体阻滞剂[H2 receptor antagonists,H2RA(如西咪替丁、法莫替丁等)]及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PPI(奥美拉唑)]两大类,可有效抑制胃酸分泌及中和胃部氢离子,其中质子泵抑制剂作用时间长,临床仅每日给药1次(清晨)即可获得满意疗效,H2受体阻滞剂作用时间较短,需分次餐前或睡前服用[5];②抗酸剂:即碱性药物,目的在于减少胃内容物中酸性物质对食管刺激程度,达到缓解症状及治疗疾病的目的,但应注意此类药物作用时间较短,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适当增加给药频率,宜饭后或睡前服药,片剂需咀嚼给药,长期使用可引起金属离子中毒,常见药物包括氢氧化铝、碳酸钙等[6];③促动力药物:常见多潘立酮、甲氧氯普胺,加速消化系统动力有助于胃内容物及反流物尽快消除,因多潘立酮可降低胃黏膜保护剂作用,因此若需连用需避免同时给药[7];④胃黏膜保护剂:使用后可于患者食道受损处形成保护膜,达到缓解临床症状目的,服用时咀嚼可尽快释放药效,且利于分泌唾液加速食管蠕动速度,但有研究显示,此类药物服用后可影响机体对其他口服药物的吸收程度,因此若需联合给药时需将此药放于其他药物之后服用,常用药物包括枸橼酸铋钾、硫糖铝等[8]。
2.1.1.2 中医药物 祖国中医理论认为,反流性食管炎属于"胸痛"、"胃痛"范畴,临床医生应根据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实际临床表现给予正确中医分型,并提供针对性的治疗措施[9]:①肝胃不和:临床表现为胃脘胀满、大便不畅、嗳气频繁、两肋及胸骨后疼痛、食欲不振、泛酸呃逆,舌苔薄白、脉弦,治疗原则为和胃降逆、疏肝理气,宜选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10];②肝胃郁热:临床症状为胸骨后灼热、胃脘灼痛、口干苦、泛酸嘈杂、烦躁易怒,苔黄腻、脉滑数,治疗原则为疏肝、泄热、和胃,宜用化肝煎合左金丸加减治疗[11];③痰气郁阻:临床表现为胃脘胀满、胃中嘈杂、疼痛、呕恶吞酸、吞咽困难、痰涎、嗳气呃逆、舌苔白腻、脉滑,治疗原则为降逆化痰、益气和胃,宜选用旋覆代赭汤加减治疗;④脾胃虚寒:临床表现为进食后胃脘胀满、喜温喜按、神疲乏力、四肢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脉细弱,治疗原则为和胃降逆、温中健脾,宜选用香砂六君子汤联合吴茱萸汤加减治疗[12];⑤胃阴不足:临床表现为胸骨后灼热且疼痛(进食吞咽时情况加重)、大便干结、饥不欲食,舌红少苔、脉沉细,治疗原则为清热解毒、养阴生津,宜选用叶氏养胃汤加减治疗[13]。
2.1.2 外科手术 适应症包括: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经药物保守治疗3个月后临床症状仍未改善且病情较重;②治疗食管狭窄扩张无效;③食管溃疡出血且无法保守治愈;④异型增生中度以上。临床常用手术方法为抗反流手术。
2.2 进展 有学者提出,在常规西医药物治疗基础上,根据反流性食管炎实际中医辩证类型给予针对性的中药辅助治疗,有利于获得更为满意的临床疗效,且中药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利于保障患者治疗有效性及安全性。内镜治疗是近年来推广使用的反流性食管炎新型治疗方法,通过内镜于患处直接注射药物有利于发挥药效,治疗效果优于口服给药[14]。此外,防反流治疗、射频能量、喷门缝扎术、腹腔镜下胃底折叠术、热损伤等内镜外科治疗方法也可获得满意疗效[15]。
3 护理进展
有研究显示,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给予临床治疗基础上加用体位护理、口腔护理、饮食护理等常规护理配合有助于提高其疗效及预后[16]。随着临床护理工作逐渐由改善患者生理痛苦转变为使其身心均获得理想的舒适状态,有学者提出在以往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其获得更为满意的临床疗效。
3.1 常规护理
3.1.1 体位护理 进食后保持身体(或躯干)直立,餐后散步加速胃肠道蠕动,避免穿着紧身衣物、过度弯腰、快速行走、情绪剧烈起伏及过度劳累,以免加重病情导致严重后果。睡眠过程中尽量避免上臂上举或枕于头下,减少因膈肌抬高增加胃内压力逆流胃液。
3.1.2 口腔护理 胃内容物反流后部分可进入口腔,食物残渣易发生腐败并滋生细菌,增加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口腔溃疡发生风险。护理人员需指导患者于早晚刷牙及餐后漱口,无法自理者需及时提供口腔护理液保持口腔清洁。发现口腔黏膜红肿、溃烂等异常情况需积极遵医嘱给予处理。
3.1.3 给药护理 严格按医嘱给药治疗,如促动力药物需进食前(约30min)服用、抑酸药需早晚空腹服用、抗酸药需进食后(约90min)或睡前服用等[17]。用药过程中严密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掌握各类反流性食管炎治疗药物可能导致的不良反应,如长期服用抗酸药易引起腹泻、便秘等胃肠道不适及镁、铝中毒等严重后果,若条件允许可将头部略高于躯干300°~450° [18]。
3.1.4 饮食护理 根据反流性食管炎疾病特点给予正确的饮食指导,此类患者易使用半流质食物(温热),饮食原则应清淡易消化及低脂低糖,忌食辛辣、生冷、刺激性、多纤维素、煎炸食物。必要时应少食多餐减少胃肠道压力,避免食用过热食物以免刺激胃肠道,入睡前3~4h尽量避免进食[19]。
3.2 护理干预
3.2.1 心理干预 讲解反流性食管炎疾病相关知识、治疗与护理措施,消除患者因不了解病情所致紧张、恐惧情绪。例举临床救治成功病例、指导家属积极配合患者治疗,改善患者因过度担忧病情及疗效所致焦虑、抑郁情绪,利于其获得战胜病魔自信心。讲解反流性食管炎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相关不良反应应对措施,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信任感。
3.2.2 环境干预 入院后带领患者熟悉病房环境并讲解治疗时需遵守的相关规定,消除患者因陌生环境所致紧张、焦虑情绪。提供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温度(24℃~26℃)及湿度(50%~60%)适宜,限制病房内人员流动量,利于患者获得充足休息提高其机体抵抗力。
3.2.3 运动干预 待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病情稳定及各项生命体征平稳后可指导其进行适当运动,根据其实际情况选择合适运动方式及运动量。以散步、太极等有氧运动为主,利于促进胃肠道蠕动及机体免疫力。避免运动幅度过大或运动量过大,运动过程中需有专人从旁看护,以免发生不良后果。
3.2.4 健康教育 讲解遵医嘱用药治疗对疾病疗效及预后的重要作用,及时纠正其以往不良生活习惯,提高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积极性。指导患者日常生活中保持开朗乐观心情,注意劳逸结合,自觉不适需及时来院就诊或定期复查。
4 小结
目前临床主要采用药物保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但部分患者若病情较重或药物治疗无效需中转外科手术治疗,适时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可达到更为满意的临床疗效[20]。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进行临床治疗过程中加用常规护理与护理干预相结合的综合性护理措施有利于患者获得更为理想的疗效及预后。
临床医生应准确掌握反流性食管炎相关特征,对疑似病例及时确诊并制定正确治疗方案,提供积极的护理配合措施,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值得今后实际工作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朱莎莎,金小晶. 反流性食管炎的中医药治疗进展[J]. 中医药导报. 2011, 17(12): 84-85.
[2] 赵威,王瑞峰,孙晓红等.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胃肠道自主神经功能研究[J].中华消化杂志,2011,31(7):438-441.
[3]胡志红.咽部异物感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反流性食管炎75例[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4,0(27):4119-4123.
[4] Nam Su Youn,Choi Il Ju,Ryu Kum Hei,et al. Effect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and its eradication on reflux esophagitis and reflux symptoms.[J]. 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10,105(10): 2153-2162.
[5] 李芝勇. 奥美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疗效观察[J]. 人民军医. 2011(01): 32-33.
[6] 赵燕颖,李亚刚,颜波群等.氟哌噻吨美利曲辛和(或)盐酸伊托必利治疗伴抑郁的非糜烂性反流病90例疗效分析[J].中华消化杂志,2014,34(11):758-760.
[7] 余咏红. 泮托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反流性食管炎21例疗效观察[J].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1(05): 702-703.
[8] 陈强. 丹栀逍遥散加减治疗反流性食管炎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2(02): 41-42.
[9] 姚佳,原丽莉.反流性食管炎与小肠细菌过度生长的关系研究[J].中华消化杂志,2013,33(12):865-866.
[10] 王联庆,张锐,李长风. 柴胡疏肝散治验四则[J]. 齐鲁医学杂志. 2012(05): 466-467.
[11] Xiao Zhang,Huan Wang,Wei"an Wang,et al. Analysis on the clinical and endoscopic parameters in 1247 patients with reflux esophagitis[J]. Ope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14,04(01): 19-23.
[12] 朱海燕,金小晶. 温通和胃法治疗反流性食管炎[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02): 208-209.
[13] 秦嫣,朱凌云,刘晏,等. 和中平逆方治疗肝胃郁热型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研究[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2(13): 2511-2514.
[14] 胡慧,詹凌青. 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对比分析[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0(11): 54-56.
[15] 陈昱倩,杨璐.降逆汤治疗复发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3,(21):2076-2080.
[16] 姚柳伊,田旭东,舒劲. 近5年反流性食管炎中医研究进展[J]. 西部中医药. 2014(04): 140-142.
[17] 史学森,王立金,郝慧菁,等. 反流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和食管腺癌的研究[J]. 胃肠病学. 2010(04): 233-236.
[18] 赵志飞,朱晓娟,王宏刚,等. 解偶联蛋白2在反流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和食管腺癌黏膜中表达差异的研究[J].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13(05): 497-500.
[19] 严欢,甘英辉,程正,等. 中医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进展[J]. 湖南中医杂志. 2013, 29(8): 133-135.
[20] 孟庆伟,许树长,赵小虎等.无症状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静息期脑区活性特征分析[J].中华消化杂志,2013,33(10):669-674.
编辑/康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