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药;综述
中图分类号:R256.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349(2013)04-0062-03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指来源于胃十二指肠的非器质性疾病,临床表现为上腹痛、上腹灼热感、餐后饱胀或早饱,可伴食欲不振、嗳气、恶心或呕吐等难以用器质性疾病解释的一组症候群;中医无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名,但根据其症状,可归属于中医痞满、胃脘痛、嘈杂等范畴,历代医家对其病因病机都有所阐述,而且辨证治疗方法丰富。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提高和生活压力的增大,FD的发病人群比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西医治疗多以促胃肠动力、抑制胃酸分泌、抗生素等药物为主,但这些药物长期使用后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近年来,不少学者运用传统中医理论结合现代临床实践,辨证施治,或中西结合,已显现出对本病具有明显的优势和发展前景。本文就近年来中医药治疗FD的有关研究综述如下。
1 病因病机
1.1 脾胃素虚,感受外邪 《素问·评热病论》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FD多是脾胃素虚之人,因外感六淫之邪及外感表证未愈或误用下法伤及脾胃,致中焦气机升降失常而发病,现代亦有研究[1]发现,FD可因气候因素发病或加重,并且与风、寒、暑、湿、燥、火均有关,其中与寒冷关系最为密切;除此,外感邪气亦包含了感受外来的病毒细菌,如幽门螺杆菌(Hp),Keohane等[2]在Hp感染与FD发病机制的相关性研究中发现,因Hp的持续感染而造成的肥大细胞很有可能参与FD的发病并影响生理过程。
1.2 脾虚为本,气滞为标 郝翠梅[3]认为脾胃虚弱是FD的病理基础,气机阻滞是其发病的重要条件,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为基本病机,临床根据各型气机失和程度不同,恰当适度调畅气机,都会改善病情转归。陈福如[4]认为脾升胃降是脾胃的生理特点的集中表现,若胃失和降、脾失升清,则脾胃功能紊乱,处于病理状态,病理特点突出一个“滞”,这与西医的胃动力障碍虽异说而同途。唐虹[5]认为本病多因禀赋不足,饮食、劳倦、情志所伤,导致脾胃虚弱,脾胃气机升降失常,运化功能减弱,中焦痞塞不通,病机是脾胃虚弱,脾运失职,胃失和降。
1.3 痰湿中阻,气机不行 杨蓓等[6]在对FD的中医证型进行研究中收集130例门诊FD患者,发现脾胃湿热型在所有证型中居首位,占35.4%,认为脾湿不运与胃的运动功能减弱有关,停食、聚湿生痰阻滞气机引起胃排空时间延长,从而导致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生。王伟[7]认为本病为本虚标实之证,在本为脾胃虚弱,在标为湿阻气滞,脾虚则运化失健,湿浊内生,湿邪中阻又造成气机阻滞,终致脾气不升、胃气不降,发为本病。
1.4 中阳不足,运化无力 人体以阳气为本,阳气有温煦、气化、推动等作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若阳气不足,则温煦气化、推动的功能就减弱,甚则寒从内生,从而影响脾胃纳运功能。谢胜等[8]认为本病以本虚标实为主,在本为脾胃虚弱,在标则为寒湿内侵,寒邪内侵,脾胃阳气被困,脾胃受损,运化失职,胃失温煦,内寒中生则发为本病。刘小琼等[9]认为以腹胀为主要症状的功能性消化不良,多由于脾胃阳虚,无力运化,导致食物阻滞胃肠引起;而有些FD患者主要症状为口臭,这也是由于脾胃阳虚,无力运化,导致水湿阻滞在胃肠中,水湿阻滞导致的郁而化热,所以伴有口腔灼辣感及口干口苦等一派火热上炎的症状。
1.5 饮食失宜,损伤脾胃 《素问·痹论》云:“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暴饮暴食,饮食失节,或纵恣口腹,贪凉饮冷,皆可致饮食停于中焦不化,阻滞中焦气机,积久成病。”陈海英等[10]认为有节制而适量的饮食,是维持胃腑通降有规律运动所必要的条件,饮食不当为消化系统疾病的诸因之首。刘松林等[11]在FD的中医临床辨证规律研究中发现,因饮食失宜而致病的患者占总患者数的34.51%,认为饮食失宜为本病的主要病因,饮食失宜往往造成饮食停滞、脾胃失常、痰湿内生以及湿热内阻,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从而升降失常,纳运不调。
1.6 情志不舒,肝失疏泄 肝属木,主疏泄,可调畅情志;同时精神因素与消化道的关系十分密切,精神状态的变化能影响胃肠道粘膜和肝脏等的血流动力学和分泌,从而引起胃肠道运动功能的变化[12]。叶人等[13]认为FD的病机应责之于肝,由于情志所伤,可致肝郁气滞、木郁乘土而出现一系列脾胃功能失调的症状。张付恒等[14]认为情志因素在本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肝主疏泄功能正常,气机方能调畅,脾胃才能更好的发挥升降枢纽的作用,而现代人学习、就业、生活等方面的压力过大,常常郁闷、烦躁、心情不悦,故病机多木郁克土,胃失和降,脾运无权。
2 临床治疗
2.1 辨证论治 范汉淮[15]根据征候特点,将FD分为肝胃郁热、中虚气滞及脾胃虚寒3型,治疗分别予化肝煎合乌贝散加减疏肝泄热和胃、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健中理气以及黄芪建中汤合异功散加减温中健脾;曹东辉,杨志新[16]临床上将FD患者分为肝胃不和证、肝郁脾虚证、湿热内蕴证、脾胃虚弱证、寒热错杂证以及饮食停滞证六型进行论治,治疗分别予柴平汤加减疏肝和胃,降气消痞、逍遥散加减疏肝健脾和胃、芩连温胆加味清热化湿,消痞和胃、香砂六君汤加味健脾和胃、半夏泻心汤加味温中健脾,降逆和胃以及保和丸加味消食导滞、健胃理气;赵霞[17]将FD患者脾胃气虚、脾胃虚寒、痰湿内阻、肝胃不和、瘀血阻络及胃阴不足六型进行论治,分别以补中益气汤加减健脾益胃、四君子汤加减温阳健脾、平胃散合二陈汤加减化痰燥湿、化肝煎合枳术丸加减疏肝和胃、桃红四物汤加减活血化瘀、沙参麦门冬汤加减养阴益胃;薛莉萍等[18]根据辨证将FD分为肝郁气滞、肝郁脾虚、脾虚痰湿及寒热错杂4个证型进行论治,治疗总体以加味柴胡疏肝散为基本方,肝郁脾虚型加党参,白术;脾虚痰湿型加党参,白术,茯苓,陈皮,砂仁;寒热错杂型加黄连,吴茱萸,黄芩,干姜,随症加减。曲万利[19]主要将FD患者分为四型进行论治,脾虚气滞型治宜健脾益气,理气消滞,方用香砂六君子汤合枳术丸加减,脾胃虚寒型治宜健脾益气,温中散寒,方用黄芪建中汤加减,饮食积滞型治宜消积导滞,和胃降逆,方用枳实导滞汤加减,肝气犯胃型治宜疏肝解郁,理气和胃,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
2.2 针灸治疗 赵亚萍等[20]选用八脉交会穴及下合穴治疗FD,通过针刺内关、公孙、列缺、照海、上巨虚、下巨虚以达理气解郁、行气止呕、促进胃肠蠕动之功,既能有效缓解腹胀、早饱等消化不良症状,又同时兼顾调节患者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临床总有效率为93.3%;时会君等[21]采用针灸疗法治疗FD患者90例,取得较好的疗效。操作方法:主穴取双侧足三里、中脘、双侧内关,用毫针直刺1~1.5寸,肝胃不和型用泻法,大幅度提插,捻转角度为180~360°,捻转频率为120~160次/min;加太冲、期门;肝郁化热证用泻法,加行间、期门;脾胃虚寒证用补法,穴位加三阴交、章门、脾俞、胃俞,毫针直刺1~1.5寸,轻度提插,捻转角度为 180°,捻转频率为60~80次/min,同时在中脘、脾俞、胃俞穴施温针灸留针30 min,每穴3壮,每日1次,每周治疗5次,连续治疗3周。金国栋[22]用温针灸配合穴位贴敷治疗FD患者,总有效率达88.9%,疗效显著,主要操作方法:选穴:中脘、足三里、内关、脾俞、胃俞、阳陵泉、太冲。用毫针快速刺入皮下1~2寸,行捻转、提插补泻手法,中脘、足三里、内关、脾俞、胃俞穴以补法为主,阳陵泉、太冲时以泻为主,当施补泻手法过后,即将针留在适当的深度,在针柄上加置一段长约2 cm的艾柱,施行温针灸,待艾柱燃尽,将针取出,然后再于中脘、神阕穴上进行贴敷治疗,每日1次,30次为1个疗程。
2.3 其它疗法 包根晓等[23]用蒙药五味甘露丸治疗FD患者54例,总有效率为97%,疗效显著;李杰等[24]运用针灸联合耳穴贴压法治疗FD患者,发现疗效优于单纯针灸治疗;江波等[25]用中药消郁汤加心理治疗对FD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显著;刘绮等[26]以中脘、天枢、足三里为主穴、利用穴位埋线方法治疗患者 190 例,近期疗效满意,优于常规药物组;缪奇祥[27]用维生素B1、维生素B12两种注射液混合注入肝俞、胃俞、足三里等穴,并与吗叮啉对照治疗FD,结果显示:运用穴位注射疗法较运用西药疗效更优;张煜新等[28]采用整脊疗法治疗FD患者,与采用贝络纳治疗的患者相比,发现其疗效确切,稳定持久,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且疗效稳定性优于贝络纳。
3 问题与展望
综上所述,中医药在治疗FD上有较好的疗效,相比于西医药也有其独特的优势,但仍存在着不少问题,如:没有统一的证型方案,治疗方案不够系统化;大多学者所做的观察对照都是近期性的,远期疗效如何有待观察;另外对于FD的认识,偏于临床的较多,进行基础研究的仍偏少。目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正在全国范围内对中医治疗FD进行进一步规范,也越来越重视基础研究,在科研基金上进行大力投资,可以预见,中医药治疗FD,对于减少药物副作用,减轻病人心理负担,提高临床疗效,都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徐敏,卜平,时乐,等.功能性消化不良 222 例证候病机分析[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6,22(4):246~247.
[2]Keohane J.Quigley EM.Functional Dyspepsia:The role of visceral hypersensitivity in its pathogenesis.World JournalGastroenterology[M].2006,12:2672~2676.
[3]郝翠梅.从气机论治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探析[J].世界中医药,2009,4(5):244~245.
[4]陈福如.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辨证论治体会[J].中医药学刊,2003,21(8):1394~1395.
[5]唐虹.功能性消化不良辨治心得[J].江西中医药,2004(2):38.
[6]杨蓓,叶枫.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证候研究[J].北京中医药,2008,27(1):12~14.
[7]王伟.参苓白术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80例[J].陕西中医,2007,28(1):36~38.
[8]谢胜,冯金娟.温胃阳汤治疗虚寒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观察[J].吉林中医药,2008,28(9):648~649.
[9]刘小琼,陈红梅.温阳健脾法治疗脾胃虚寒型功能性消化不良60例临床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1):1284~1285.
[10]陈海英,宋登浩,安秀芹.胃脘痛发病原因与时间相关性研究[J].河北中医,2007,29(11):1023~1024.
[11]刘松林,梅国强,赵映前,等.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临床辨证规律研究[J].中国医药学报,2004,19(8):499~500.
[12]刘汪平.厚朴温中汤加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88例[J].光明中医,2012,27(4):710~711.
[13]叶人,蔡慎初,项祖闯.从肝论治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12(16):1763~1764.
[14]张付恒,吕建立,吕亚南.四逆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体会[J].河南中医,2011,31(7):722.
[15]范汉淮.辨证分型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45例总结[J].四川中医,2006,24(3):52~53.
[16]曹东辉,杨志新.中医分型辨证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87例分析[J].航空航天医药,2010,21(2):279~278.
[17]赵霞.辨证分型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40例[J].陕西中医,2006,26(9):1051~1052.
[18]薛莉萍,张合俊.辨证分型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60例[J].辽宁中医药大学校报,2008,10(2):99~100.
[19]曲万利.分型辨治功能性消化不良 48 例[J].山东中医杂志,2012,31(6):407~408.
[20]赵亚萍,刘晓辉,丁敏.针刺八脉交会穴和下合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45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05,26(9):30.
[21]时会君,张俊清,国华.针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90 例临床疗效观察[J].北京中医药,2009,28(9):732~733.
[22]金国栋.温针灸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62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9,17(3):196~197.
[23]包根晓,花拉.五味甘露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54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7(7):17~18.
[24]李杰,马占军,梁桃.针灸联合耳穴贴压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J].中国康复,2009,24(3):197~198.
[25]江波,林江,张一凡.中药消郁汤加心理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20(6):424~425.
[26]刘绮,林青,韦刚,等.穴位埋线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J].甘肃中医,2010,23(1):39~41.
[27]缪奇祥.穴位注射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37例临床观察[J].中国针灸,2004,10(6):383~384.
[28]张煜新,袁学雅,邢增东,等.整脊疗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J].中医药信息,2009,26(3):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