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唐家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申请书 述职报告 自查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分析

时间:2022-10-27 17:30:04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目的:探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及其并发症临床特征。方法:对30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者中42.1%有发热、咽峡炎、肝脾大、淋巴结大、皮疹等典型症,20%患者由于早期或表现局部症状时易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或单一器官疾病。结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累及多系统的全身性疾病,临床表现多样,主要表现为感染相关性淋巴或淋巴样腺体组织反应性改变和多器官功能所损。大多数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呈良性临床经过,预后良好。

【关键词】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特点

【中图分类号】R5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2)01-0362-01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是由EB病毒(EBV)感染所致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急性增生性全身性疾病,临床上发现免疫功能低下者感染EB病毒后易引起IM,病情也容易恶化,死亡率较高。主要由EB病毒(EBV)引起,特征为不规则发热、咽峡炎、淋巴结及肝脾肿大,血液中出现大量异形淋巴细胞。IM还可以影响到全身各个系统,诸如血液系统、消化系统、心脏、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0例IM患者中男15例,女15例;年龄16~75岁,其中16~30岁26例,30岁以上4例,平均(25.33±2.45)岁。

1.2 临床表现 (1)发热:16例,体温波动在37.8℃~39.6℃,呈不规则热型,热程为3~14天。(2)浅表淋巴结肿大:18例,以颈部淋巴结肿大最明显,其次为颌下淋巴结及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局部无明显疼痛及触痛。(3)咽峡炎:17例,以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为特征,其中扁桃体上出现白色渗出物8例,1例局部形成假膜,1例上腭伴有出血点。(4)眼睑水肿:3例,不伴有明显肉眼血尿、高血压及头痛。(5)鼻塞伴呼吸困难:8例,出现张口呼吸、气促及睡眠打鼾,不伴有流脓鼻涕、打喷嚏等症状。(6)黄疸伴肝肿大:1例,伴厌食纳差,不伴有“肝炎”病史及接触史。(7)皮疹: 4例,表现为猩红热样或荨麻疹样皮疹,不伴有猩红热接触史,不伴有过敏性疾病史。(8)脾脏肿大:4例,不伴有血液系统症状。同一病例有上述一种或多种临床症状,症状同时或者先后出现。

1.3 实验室检查 在30例患者中29例WBC总数均>10×109/L,最高达25.6×109/L,分类均为淋巴细胞增高,并检出异型淋巴细胞占0.1~0.66,最早1例于起病第2天即检出异型淋巴细胞(约0.39);1例来诊时已是发病第7天,多次复查WBC总数均正常,分类淋巴细胞为主,检出异型淋巴细胞(约0.1)。3例血小板计数降低(<100×109/L),治疗后复查均正常,ALT增高18例,治疗后复查均正常;心肌酶谱升高15例,其中5例合并心电图正常,治疗后14例复查正常;11例行胸片检查,其中支气管炎8例,支气管肺炎1例,肺门炎症1例,间质性改变1例;本组29例行FQ—PCREBV-DNA检查,24例阳性,检验值8.782×102~4.896×107Copies/ml(正常值0~10×102Copies/ml)。

1.4 治疗与转归 所有病例均采用对症、支持治疗及丙种球蛋白或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积极治疗合并症。所有病例均治愈且无后遗症。

2 结果

30例IM患者中检出血异型淋巴细胞(占淋巴细胞总数10%以上)23例(76.7%)。血小板计数均正常。21例进行血清嗜异凝集试验,阳性(1:80以上) 3例(10%)。30例用酶联玻片法测定EBV抗体(抗VCA-IgM ),阳性28例(93.3%)。检查肝功能30例,而血清丙氨酰转氨酶(ALT)升高28例(93.3%),其中200u/L以上21例(70%)。LDH升高8例(26.7%)。TBil升高4例(13.3%),最高达279.8mmol/L。甲~戊型病毒性肝炎血清学指标均阴性。尿蛋白升高(++)2例。

3 讨论

IM早期症状轻且无特异性而易被忽略,比较IM各种临床表现的发生率依次为发热、咽峡炎、颈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及皮疹,IM还可出现双眼睑浮肿,有文献报道双眼睑浮肿发生率为45.8%,较皮疹高[1],本组发生率为36%,亦高于皮疹,我们认为双眼睑浮肿是IM重要体征之一,有较重要的临床意义。从本组病例中可看出,可有血WBC总数正常的IM,临床应引起注意,对于此类病例可依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并结合病毒学依据做出诊断。PCR法可检出B细胞内的EBV-DNA,患儿血清中检出高浓度的EBV-DNA,提示存在病毒血症。其敏感性高、特异性强且耗时段等特点,使其在EBV感染相关疾病的临床诊断中变得越来越重要[2]。本组29例行PCR法检测EBV-DNA,24例阳性,从病原学诊断上提供了重要的实验室依据。而文献报道儿童IM肝损害以血清ALT升高为主,且多为轻到中度升高,多数升高仅在100u/L以内,仅少数伴有恶心、呕吐、纳差、厌油腻等消化道症状,未发现黄疸[3]。儿童IM肝损害发生率约75%[4]。说明肝脏损害程度及肝损害发生率似与年龄有明显关系,年龄越大肝损害发生率越高,且损害程度越明显。但因临床病例数过少,不能充分说明问题,有待进一步总结分析。 IM主要病理变化是由于T淋巴细胞的增殖,肝脏损害为淋巴组织的良性增生,主要表现为肝门区淋巴细胞、异常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5]。也有报道重型IM所致肝细胞呈散在液化性坏死[6]。

参考文献:

[1]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720-724,821-827.

[2]邓继岿,郑跃杰.中国实用儿科学. [M]辽宁:中国实用医学杂志社,2006,123-125转贴于

[3]金玲,减晏,王殿敏.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合并肝损害的临床分析.[J]中国小儿血液杂志,2000, 5(6): 268-269.

[4]吴梓梁,邹亚伟.小儿EB病毒感染[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4,9(6):335.

[5]陈菊梅.现代传染病学. [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214-219.

[6]陈光华,宋永生,陈峥嵘,等.重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生症二例尸检.[J] 中华病理学杂志,2001, 30(2): 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