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照组应用卡马西平进行治疗,另一组为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增加拉莫三嗪进行治疗,对患者逐渐增加药剂量,直到把原丙戊酸用药完全替换,观察两组患者联合用药期与单药期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后有2例出现不良反应,却未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对照组患者用药后有6例出现不良反应,未影响用药效果。结论 拉莫三嗪联合卡马西平替换治疗丙戊酸用药具有极佳的临床治疗效果,而且较为安全,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拉莫三嗪;丙戊酸;癫痫;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 R74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7(a)-0126-02
癫痫属于神经科较为常见的疾病,由多病因出现的临床综合征。癫痫病多应用药物治疗,有80%患者都可以通过药物控制病情的发作,有50%患者单药治疗就能使病情发作缓解,如果治疗失败就要添加药物代替原有药物,联合用药来治疗[1]。治疗癫痫的传统用药副作用较多,长期使用还会使患者认知能力受到损害。随着新药物研究上市,癫痫药物治疗则有了更多的选择。该研究中,随机选择2013年5月—2015年1月该院收治经丙戊酸治疗后无效的60例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采用添加拉莫三嗪来替换,临床治疗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3年5月—2015年1月该院收治经丙戊酸治疗后无效的60例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选60例患者均为服用丙戊酸治疗半年无效,血药浓度的控制效果不佳,每月病情反复发作。患者年龄在6~55岁,平均年龄(21.8±10.5)岁;男性34例,女性26例;病程在1~10年,平均病程(4.5±1.7)年。把60例癫痫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年龄在6~54岁,平均年龄(21.5±9.9)岁;男性17例,女性15例;病程在1~9年,平均病程(4.6±1.5)年;观察组患者年龄在7~55岁,平均年龄(20.8±10.1)岁;男性17例,女性11例;病程在1~10年,平均病程(4.7±1.3)年。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应用卡马西平治疗癫痫患者。开始患者每日口服0.2~0.4 g,每周逐渐增加药量,最大药量加至每日1.6 g。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增加了拉莫三嗪进行治疗。原来丙戊酸具体用药剂量是,成人25 mg,儿童用药量是0.15 mg/(kg·d),每日服药1次,要连续服药2周。此后每隔1~2周要递加药物剂量,成人递增数为25~50 mg,维持剂控制在100~200 mg/d。添加拉莫三嗪替换丙戊酸后,原丙戊酸药量减少原服用剂量的1/4,在1个月内完成药剂量的递减[2]。
1.3 疗效判定标准
由药物全部递减完成后开始观察60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6个月作为一个观察周期,与添加拉莫三嗪前进行对比,可以把患者治疗效果分为以下几个标准:
1.3.1 完全控制:患者6个月以内都未发作病情。
1.3.2 显效 患者在6个月以内,病情发作与之前相比明显减少了75%以上。
1.3.3 有效 患者在6个月以内,病情发作与之前相比明显减少了50%以上,785%以下。
1.3.4 无效 患者在6个月以内,病情发作与之前相比明显减少了50以下。
1.3.5 恶化 患者在6个月以内,病情发作与之前相比明显增加了25%以上[3]。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分析,以χ2来检验计数资料。
2 结果
2.1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后有2例出现不良反应,却未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对照组患者用药后有6例出现不良反应,未影响用药效果,见表1。
2.2 观察组
患者用药后有2例出现不良反应,却未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对照组患者用药后有6例出现不良反应,未影响用药效果,见表2。
3 讨论
拉莫三嗪化学性质、作用机制等方面与丙戊酸并不相同,拉莫三嗪可以直接作用在电压敏感性钠通道,也能作为钙通道,来完成对患者神经元兴奋性谷氨酸释放的抑制,使癫痫患者大脑的异常放电得到减少,使癫痫病症的反复发作得到控制[4]。
该研究中,选择2013年5月—2015年1月该院收治经丙戊酸治疗后无效的60例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应用拉莫三嗪添加-替换治疗取得了极佳的效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拉莫三嗪可以有效替代传统的抗癫痫药物。经研究,拉莫三嗪对不同类型癫痫病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显示,部分或继发全面性的发作上,应用拉莫三嗪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只是对原发性强直和阵挛发作的临床治疗效果偏低,差异不明显。而部分性或者全面性的发作,应用拉莫三嗪都能取得极佳的临床治疗效果,拉莫三嗪可以在临床中作为广谱抗癫痫药广泛应用。拉莫三嗪单药用于癫痫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取得临床治疗效果极佳,与既往研究保持一致[5]。
丙戊酸治疗癫痫患者,不能对病情的发作进行有效的控制,癫痫患者每个月都会反复发作病症。拉莫三嗪添加替换丙戊酸,对癫痫患者完全控制、显效、有效等与添加前对比,对比结果显示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该研究中,应用拉莫三嗪治疗癫痫患者仅有2例不良反应,而且经过治疗之后都可以自行缓解消失,对拉莫三嗪的长期应用不会产生影响,可见,拉莫三嗪应用在癫痫疾病治疗中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临床中添加拉莫三嗪开展的临床治疗效果研究较多,不过多药联合的治疗很容易出现药物相互作用,出现过多不良反应,使患者负担加重,由此降低患者治疗依从性。所以,当患者更换抗癫痫用药只有使用无效后,才能应用多药联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当患者应用丙戊酸等传统药物无法取得控制效果时,添加拉莫三嗪也是临床治疗中新的选择。
[参考文献]
[1] 康慧聪,胡琦,列晓艳,等.丙戊酸联合拉莫三嗪治疗各型癫痫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2012,92(17):1174-1178.
[2] 张美云,王凤楼.小剂量拉莫三嗪与丙戊酸合用治疗成人癫痫临床观察[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13,35(4):295-297.
[3] 黄圣明,王秋菊,魏春风,等.拉莫三嗪与丙戊酸合用治疗癫痫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医刊,2010,37(7):94-95.
[4]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电图与癫痫学组.抗癫痫药物应用专家共识[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1(44):56.
[5] 朱国行,吴洵昳,虞培敏,等.新诊断癫痫患者的规范化药物治疗[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1,44(1):6-9.
[6] 潘映辐,姬长莲,陈葵,等.拉莫三嗪对难治性癫痫的临床观察[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1,9(12): 94.
[7] 张冬梅.286 例新诊断成人癫痫患者的药物治疗[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3):197-199
[8] 周东,汪颖,吴逊.国际抗癫痫联盟委员会关于癫痫发作和癫痫诊断方案的建议[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3(36):302.
(收稿日期:2015-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