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唐家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申请书 述职报告 自查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30例胸骨后良性甲状腺肿的外科治疗

时间:2022-10-28 09:15:04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目的探究并分析胸骨后良性甲状腺肿的外科治疗方法,并对其分类、临床特征以及诊治手段进行探讨。方法回顾并分析2010年~2013年于本院手术治疗的30例胸骨后良性甲状腺肿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手术路径、切口及其并发症。结果30例患者经外科治疗,1例发生喉返神经损伤,2例胸腔积液,3例气胸,4例甲状腺功能低下,1例出血,手术后出现并发症概率16.7%。术后随访12个月,没有出现复发的患者,其中喉返神经损伤及出血情况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他不良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0例患者中19例(63.33%)对治疗效果非常满意,10例(33.33%)较满意,1例(3.33%)不满意,总体满意度96.67%(29/30)。结论外科手术治疗胸骨后甲状腺肿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办法,且手术损伤小,安全度高,患者的满意度也较高,值得广泛应用。

关键词:胸骨;良性甲状腺肿;外科治疗

胸骨后甲状腺肿指的是部分或者全部位于胸腔内部的甲状腺肿大,又可以称之为纵隔甲状腺肿或胸内甲状腺肿,是一种并不十分常见的甲状腺类疾病[1,2]。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腺瘤及结节性甲状腺都是胸后甲状腺肿的诱因。甲状腺肿块长入纵隔,对气管、颈部大血管及神经等较重要的身体组织造成压迫,因此手术十分复杂不易操作,且手术风险较大,术后并发症很多[3]。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2013年于本院手术治疗的30例胸骨后良性甲状腺肿患者,甲状腺发生在左叶5例,右叶18例,双叶4例,有甲状腺病史患者3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在24~77岁,平均年龄为(42.69±3.27)岁,病程3d~21年,平均病程(6.7±1.2)年,临床表现:甲状腺亢进3例,试管受压吞咽不畅2例,声音嘶哑5例,呼吸道压迫症患者13例,上腔静脉压迫患者7例。

1.2影像学检查结果气管受甲状腺肿压迫患者23例,并出现程度不同的移位,且出现气管官腔变窄的患者14例。经吞钡检查,2例患者出现食管受压移位。经MRI检查,出现肿物横径大于6cm的患者达12例。

1.3方法全部30例患者,气管插管静吸复合麻醉后,行外科手术。手术方式:①切口经颈部,于颈部低位取领状的切口,使得甲状腺暴露,将甲状腺静脉、上脉切断结扎后向上牵拉甲状腺,将甲状腺下极缓慢抬起,牵拉甲状腺肿块到颈部向前翻转,将喉返神经解剖,直视下处理甲状腺下极血管,将甲状腺全部切除。对肿块较大或者复发病例提拉甲状腺肿块到颈部存在一定的难度,可以将患者甲状腺峡部切断使其和气管分离,然后翻转向外,于甲状腺和气管食管内将患者喉返神经解剖,甲状腺肿块游离后,将其切除,留置负压引流管;②取颈胸联合切口,取颈领切口加皮肤纵切口,T形切开,在3~4肋间将胸骨体横向锯断,胸骨呈倒T形开裂。将胸骨牵开,纵隔胸膜切开,使得颈部肿块和纵隔血管充分暴露,分离重要血管神经和肿块,将肿瘤全部切除,充分止血后缝合受损胸膜,肿块切除后检查患者是否出现软化塌陷,如果出现即行气管悬吊术,术后留置负压引流,闭合胸骨,4d后拆线。

1.4观察指标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统计学处理统计分析时采用spss17.0软件分析,用χ2检验计数资料,用t检验比较组间,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出现的各不良情况所有患者经手术无死亡,没有低血钙发生,30例患者25例患者取低领式切口,5例取颈胸联合切口,双侧甲状腺全切3例,单侧全切27例,气管悬吊18例。1例发生喉返神经损伤,2例胸腔积液,3例气胸,4例甲状腺功能低下,1例出血,手术后出现并发症概率16.7%。术后随访12个月,没有出现复发的患者,其中喉返神经损伤及出血情况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他不良情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患者的满意度情况调查经问卷调查统计,30例患者中19例(63.33%)对治疗效果非常满意,10例(33.33%)较满意,1例(3.33%)不满意,总体满意度96.67%(29/30)。

3讨论

研究结果显示,30例患者经外科治疗,1例发生喉返神经损伤,2例胸腔积液,3例气胸,4例甲状腺功能低下,1例出血,手术后出现并发症概率16.7%。术后随访12个月,没有出现复发的患者;30例患者中19例(63.33%)对治疗效果非常满意,10例(33.33%)较满意,1例(3.33%)不满意,总体满意度96.67%(29/30)。由此可见,外科治疗胸后甲状腺肿大的安全性较高,治疗效果取得了较高的满意度。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腺瘤及结节性甲状腺都是胸后甲状腺肿的诱因。甲状腺肿块长入纵隔,对气管、颈部大血管及神经等较重要的身体组织造成压迫,因此在选择手术的切口方式时应当秉持腺体充分暴露的原则,根据甲状腺肿类别及肿物的性质进行决定,尽量减少手术带来的各种创伤,避免损伤喉神经,使并发症发生率降低[4-6]。气道阻塞是手术后的主要并发症,要特别留意伴气管软化者,为了防止产生积液,应留置负压引流管持续引流,并注意观察引流出来液体的量及其性质。

综上,采用外科手术法治疗胸骨后甲状腺肿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办法,且手术损伤小,安全度高,术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性低,患者的满意度也较高,值得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刘新.36例胸骨后良性甲状腺肿的外科治疗[J].浙江创伤外科,2011,16(4):555-557.

[2]杨志强,朱理玮,王鹏志.48例甲状旁腺腺瘤和腺癌的临床分析[J].中华肿瘤杂志,2006,28(8):625-627.

[3]杨伟民.颈部入路治疗胸骨后良性甲状腺肿瘤手术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2):169-170.

[4]王茜,高伯山,秦淑玲.MRI及99mTc-MIBI显像对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诊断价值[J].中华核医学杂志,2002,22(1):28-30.

[5]朱预,孟迅吾,管衍,等.甲状旁腺腺瘤单侧探查的经验[J].中华外科杂志,1993, 31(10):605-608.

[6]郑伟,涂柳果,杜晓,等.功能性甲状旁腺囊肿的诊断及外科处理[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1999,14(1):34-35.编辑/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