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唐家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申请书 述职报告 自查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应用中心静脉导管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20例临床分析

时间:2022-10-28 09:30:05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 目的:评价中心静脉导管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及优点。方法:收治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20例,进行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引流胸腔积液。结果:20例患者均1次穿刺成功,引流时间2~5天全部引流完,无出血、感染、气胸、复张性肺水肿及皮下气肿等并发症。结论:应用中心静脉导管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疗效满意,有效减少了并发症,减轻了患者痛苦,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 留置引流 结核性胸膜炎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1.048

结核性胸腔积液是常见疾病,临床上常用传统胸腔穿刺术抽取胸水,需多次穿刺引流,既给患者带来痛苦又增加医务人员工作量。2009~2010年采用中心静脉导管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20例,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中、大量胸腔积液患者20例,男14例,女6例,年龄16~60岁,平均38岁。

方法:①材料:用一次性无菌中心静脉导管盒,内含双腔中心静脉导管1根,穿刺针1根,10cm扩张管1根,导丝1根。②穿刺点定位:取腋中或腋后线第7、8肋间为穿刺点,或在B超下定位胸腔积液最低点的上一肋间隙为穿刺点。③穿刺方法:患者取坐位,嘱其坐于靠背椅上,面向椅背,两臂平放于椅背上缘,前额枕于前臂上,常规消毒皮肤,铺无菌洞巾,用2%利多卡因3ml,分层局部麻醉,用穿刺针(后接注射器)沿肋骨上缘穿入胸腔,待抽出胸腔积液后取下注射器,嘱患者屏气,迅速用导丝沿针芯送入胸腔约10~15cm,然后拔出穿刺针,此时注意要把导丝留在胸腔中,再用扩张管沿导丝做皮肤扩张处理后,用双腔中心静脉导管沿导丝穿入胸腔5~10cm(也可再长一点,以防拽出),最后拔出导丝,导管末端接引流袋,将穿刺点用无菌纱布覆盖,并用胶布将导管固定好,该导管在胸腔内可保留10~15天,一般7天左右。

结 果

20例患者均1次穿刺成功,引流时间2~5天全部引流完,透视时往往只见肋膈角变钝,全部无出血、感染、气胸、复张性肺水肿及皮下气肿等并发症。注意引流时待引流液达800~1000ml时可夹管休息2~4小时后继续引流,直至胸腔积液全部引流干净,引流胸腔积液后为防止胸膜黏连,可经导管自胸腔内注入地塞米松10mg。

讨 论

结核性胸膜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于青壮年期最多见,胸膜炎常为单侧,双侧者常提示为血性播散性肺结核所致,积液少至中量[1],以往治疗中,胸腔积液多采用穿刺针刺入胸腔后接注射器抽吸,如果抽液过快、过多,可使胸腔内压力骤降,发生肺水肿、纵隔摆动或循环衰竭,所以每次抽液量最多不超过1000ml,每周抽液2~3次,绝大多数患者经过数次抽液后仍不能完全抽尽,合并胸膜黏连、包裹性积液多,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且旧方法因反复抽液增加了患者痛苦,每次抽液医务人员劳动强度也较大,采用新方法后,约2~3天患者胸腔积液全部放尽,透视时往往只见肋膈角变钝。该方法有以下优点:①安全性高,本组10例未见有任何不良反应发生。②放液速度快并且可连续2周。③引流彻底,几乎能完全放尽,避免了多次操作。④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操作及术后护理方便。⑤患者创伤小,减轻了患者痛苦,局部刺激小,患者可随意活动。⑥导管可保留10~15天,可用于胸腔内的各项治疗。

达到了以下目的:①迅速减轻临床症状,缩短疗程;②防止长期迁延不愈;③防止或减少胸膜黏连增厚和包裹性胸腔积液的发生,可在基层医院广泛开展此项业务[2]。在穿刺过程中要严格注意无菌操作,防止合并细菌感染。

参考文献

1 朱元钰,陈文彬.呼吸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83.

2 朱同刚.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治疗近况.临床荟萃,2003,6: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