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唐家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申请书 述职报告 自查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改良式约束带应用于神经外科患者的优势探讨

时间:2022-10-28 11:05:05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目的 探讨改良式约束带应用于神经外科躁动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选取86例患者,并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约束带对患者进行约束,观察组使用改良式约束带对患者进行约束,对两组患者约束过程意外拔管、皮肤损伤情况比较、患者家属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意外拔管、皮肤损伤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改良式约束带降低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实用于临床。

关键词:约束;神经外科;躁动;护理

神经外科患者常由于脑组织受损,神经功能紊乱,自控能力丧失,而出现躁动。躁动患者容易发生自伤及伤害家属、医务人员等不安全行为,或造成各种意外拔管[1]。为此临床上往往需要借助约束带对患者进行保护性约束。但传统约束带只能固定手腕,患者手指仍能活动,易出现意外拔管和抓伤皮肤等并发症,为临床医护人员的诊疗和护理带来一定困难[2]。改良式约束带增加了对手指部分的约束,降低了意外拔管率,保护了患者皮肤,便于观察,临床效果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院神经外科躁动患者86例。对照组43例,男28例、女15例,年龄22~65岁,脑外伤11例、脑肿瘤16例、脑血管疾病16例,GCS评分9~13分,约束时间2~8d;观察组43例,男26例、女17例,年龄18~67岁,脑外伤12例、脑肿瘤17例、脑血管疾病14例,GCS评分8~13分,约束时间3~10d。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按使用约束带时间顺序编号,用随机数字表将86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患者使用约束带之前家属都签署约束带知情同意书,约束松紧度均以能容纳两指为宜,使用约束带期间均2h放松按摩5min。

1.2.1对照组 材质:选用传统的布带做为约束带,中间为加厚加宽的28*10cm布带,两端内衬为7*10cm磨术贴,背面为两条长70cm固定带。操作方法;将患者腕部用中间的布带包裹后,利用磨术贴固定,将固定带应用双结套法将患者上肢固定于床沿。

1.2.2观察组 材质:改良式约束带设计为手套形状,底部为全棉布,内衬一块15*20cm树脂板,正面为网状棉布,腕部为7*29cm海绵衬垫,外侧为可调节大小的磨术贴,背面为两条70cm长固定带。操作方法:将患者手指套入约束手套后,用海绵衬垫包裹腕部,利用磨术贴调整松紧度,最后应用固定带将上肢固定于床沿。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意外拔管、腕部皮肤损伤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19.0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患者意外拔管例数、皮肤损伤例数进行χ2检验。

2结果

观察组意外拔管低于对照组,皮肤损伤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3讨论

3.1传统约束带存在的缺点

3.1.1使用传统约束带导致意外拔管的原因分析 对照组使用传统约束带对患者进行保护性约束,43例患者中意外拔管5例,其中1例患者拔除气管插管,1例患者拔除胃管,1例患者拔除尿管,2例患者拔除静脉输液管。拔出气管插管和拔除胃管患者均是半侧卧位后,弯曲头颈及上身,用手指拔出管道。拔出尿管的患者是由于无法忍受尿管反复挣扎后松脱约束带而发生拔管。拔除静脉输液管的患者是利用腕部至床沿的约束距离,反复移动上肢后利用手指拔出管道。传统约束带虽然对患者的腕部进行了约束,但患者的手指仍处于活动状态,这使得患者可以利用手指拔除管道而发生护理不良事件。

3.1.2使用传统约束带易形成反作用力 使用约束带在一定程度保证了患者的安全。但如果约束不当可能会给患者增加新的痛苦,给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带来负担。根据力学原理强制性约束会出现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两股力量的对抗,出现越拉越紧的现象,局部皮肤易被勒伤,甚至影响肢体血液循环,引起局部水肿、发绀、皮肤破溃等现象[3]。对照组43例患者出现3例皮肤勒痕,2例皮肤破损,1例皮肤抓伤。传统约束带使用普通布带,患者对抗后约束带易形成条索状,受力面积小,局部压强大而形成皮肤勒痕。并且传统约束带的魔术贴在患者反抗后易移位,和腕部皮肤形成强大的摩擦力,致使皮肤破损。

3.2改良式约束带的优点

3.2.1改良式约束带降低了意外拔管率 改良式约束带增加了对手指的约束,使得手指只能在手套内伸缩,从而降低了利用手指意外拔管的发生。观察组出现了1例拔除意外拔管,1例皮肤损伤。是由于该患者在护士给其放松按摩期间,瞬间挣脱拔除桡静脉穿刺处输液管道,并抓伤皮肤。

3.2.2改良式约束带舒适,透气性好,便于观察,操作简单 改良式约束带腕部使用海绵衬垫,质软舒适,不易形成条索状而发生皮肤勒痕。而且正面应用网状棉布,透气性好,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同时也便于观察患者的末梢血运情况。并且改良式约束带操作简单,只需将患者手掌套入约束手套后,妥善调整磨术贴即可。

3.2.3改良式约束带增加了患者的活动度 改良式约束带增加了对手指的约束,使用时腕部至床沿的约束距离可以拉长,这样患者上肢的活动度增加。特别在患者上肢肌力Ⅲ级以下时,完全不用系固定带,只要患者戴好手套,并在其腕上缠绕系好即可,这样便于肢体的活动,减少废用综合征的出现[4]。

3.2.4改良式约束带提高了家属满意度,减轻了护士压力 对于神经外科躁动的患者,家属陪护很容易出现疲劳,特别对于陪护时间持续1w以上家属,他们往往身心俱疲。约束带的使用,节省了家属很多的精力。特别是改良式约束带的使用,患者拔管率下降,皮肤损伤情况减少,舒适度增加,活动度加大,提高了家属满意度。并且改良式约束带清洗方便,反复使用,减轻了患者的经济压力。

综上所述,改良式约束带操作简单,舒适、透气,可以反复使用,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保证了护理安全,实用于临床。

参考文献:

[1]刘淑美,王燕,徐艳.改良手套式约束带的制作与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5):517.

[2]丁艳.自制约束手套在神经外科躁动患者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2,11(3):78-79.

[3]王淑芬,邹娟.手术室物品总管护士的设立与管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1,18(5):41-42.编辑/孙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