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唐家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申请书 述职报告 自查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现代汉语转折句“p∧q”的预设逻辑分析

时间:2022-10-28 11:40:07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预设逻辑是现代语言逻辑学所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王维贤认为,p→-q是转折句“p∧q”的预设,是“虽然p,但是q”这个由断定p而断定q的这一紧缩推理形式的推理前提。然而分析表明,王维贤p→-q的预设理论是值得商榷的,即p→-q并非转折句“p∧q”的预设,而仅只是它的一个隐涵,隐藏在转折句内层的内层转折含义才是其预设。

关键词:转折句 p∧q 预设 逻辑

一、引言

王维贤先生的预设理论,源于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中对“转折”意义的思考。根据吕叔湘先生“轶出预期”的提法,王先生创制了预设理论。他认为“虽然p,但是q”之所以称为“转折”,是因为在“一般的情况下,如果p,那么-q”。所谓“一般的情况”,一般指的是“大多数情况”,既然是“大多数情况下,如果p,那么-q”,也即还存在少数“如果p,那么q”的情况,正因为由p得出q是较少的特殊情况,才构成了“虽然p,但是q”的转折关系。依此他进一步指出p→-q是“p∧q”这个转折句的预设。

王维贤先生利用命题逻辑与模态逻辑工具提出了预设理论。然而,如若p→-q是转折句“p∧q”的预设,那么无论p∧q是真是假,p→-q都必然是真的,但事实证明,p∧q是真是假,p→-q都不必然是真的,因此说p→-q是p∧q的预设,也还是值得商榷的。

二、转折句“p∧q”的预设逻辑分析

那么对于现代汉语转折句“p∧q”而言,它的预设又是什么呢?

上文说到王维贤先生p→-q的预设理论是值得商榷的,其商榷的结果就是:p→-q不是转折句“p∧q”的预设,而仅只是它的一个隐涵,隐藏在转折句内层的转折关系才是其预设,为何如此说呢?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陆续有逻辑学家试图用欧拉图来解释。他们意识到,要对转折关系进行欧拉图分析,首先必须对“p∧q”做出适合于用欧拉图分析转折关系的分类。在所有的分类方案中,被普遍认同的方案是按照“p∧q”前后分句的主谓语结合的不同,把“p∧q”分为同主异谓句、异主同谓句、异主异谓句三类。

(一)同主异谓句

所谓同主异谓句,就是分句p、q叙述的是同一主体的行为、性质等,但p、q谓项不同,又分为同主异谓肯定句和同主异谓否定句。如:

(1)中国是个贫弱国家,但是个独立自主的国家。

在传统逻辑中,任何一个同主异谓句都直接表达了由性质判断充当联言支的联言判断“S是P1∧S是P2”。在同主异谓句中,P1与P2在外延上首先表现为全异关系,所以它们被同等程度地强调。S与P1、P2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下图:

图1图2

在图1中,用粗实线圈表示P1与P2被同等程度地强调。至于同主异谓句隐含的,在日常语言中被称为“转折”的转折关系,在逻辑学中可以被解释为:P1是被提及的,而P2是被强调的,在“(虽然)p但是q”这个语句里,“但(是)”激活了与之相关的另一个侧面,它聚焦于“但(是)”后面的内容,而将“但(是)”前面的内容淡化到背景之中,这样就有了P1的背景和P2的前投,由P1转到了P2。“但(是)”起到了切换话题的作用。因而可以用图2刻画这种关系。在图2中,细实圆圈表示的是“P1是被提及的”。

我们对图1和图2进行比较,由于“A是被强调的”蕴含“A是被提及的”,换言之,由细实圆圈包含于粗实圆圈,因此不难看出:

当图1表示的关系成立时,图2表示的关系也一定成立;当图1表示的关系不成立时,无论S出现在哪个位置,图2表示的关系也还是成立的。

考虑到图1其实就是同主异谓句直接表达的联言判断,图2就是同主异谓句间接表达的转折关系,因此无论同主异谓句直接表达的联言判断是真是假,它所间接表达的转折关系总是真的。因此隐藏在现存语句内层的转折关系是同主异谓句的预设。

这里还要考虑主项相同、谓项是反对关系的同主异谓句和主项相同、谓项是矛盾关系的同主异谓句。如:

(2)文化大革命中,确实有侵犯公民的民主自由权利的事实,但另一方面,也有滥用这种权利的事实。

这个复句的谓项“侵犯公民的民主自由权利的事实”与“滥用这种权利的事实”是反对关系,如图:

图3 图4

在图3中,P1和P2被同等程度地强调,且二者外延之和小于R外延,因此表现为反对关系,至于在谓项中隐含的反对关系的这样一种转折关系,在逻辑学中可以被解释为:P1是被提及和反衬的,P2是被强调、烘托出的,表现了言说主体对当前所谈事件的主观切换,由此可以表示为图4。在图4中,P1的被提及性凸出,通过对两图的比较,“强调”直接蕴含“提及”,为此:

当图3表示的关系成立时,图4表示的关系也一定成立;当图3表示的关系不成立时,无论S出现在哪个位置,图4表示的关系也还是成立的。这在主项相同,谓项是矛盾关系的同主异谓句中依旧如此,如图:

图5 图6

P1与P2在外延上是矛盾的全异关系,而且被同等程度地强调,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刻画为图5的样子,在图6中,P1和P2被同等程度地强调,且P1和P2的外延之和等于R外延,因此表现为矛盾关系,在图6中,P1所在的半圆部分是背景和事实的淡化部分,P2是被凸显的属于“三角形的斜线”,P1和P2是背基和前投关系,通过对两图的比较,无论两种同主异谓句所直接表达的联言判断是真是假,它们所间接表达的转折关系总是真的。

此外在同主异谓句中,还要考虑P1和P2交叉关系的情况,如:

(1)中国是个贫弱国家,但是个独立自主的国家。

这句话是说,中国是贫弱国家,同时也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因此P1和P2在外延上表现为交叉关系,如图7。在图7中,用粗实线圈表示P1和P2被同等程度地强调。而转折关系,可显示为图8。

图7图8

通过对图7和图8的比较,由于细实圆圈真包含于粗实圆圈,为此无论同主异谓交叉模式语句直接表达的联言判断是真是假,它所间接表达的转折关系也还是真的。

(二)异主同谓句

所谓异主同谓句,也就是前后两个语段叙述的谓项是相同的,但它们的主项不同。如,

(3)……企业,利益固然重要,但信誉也很重要。

在传统逻辑视野中,异主同谓句直接表达“S1是P∧S2是P”。即“利益是重要的”∧“信誉是重要的”。主语部分直接对应于主项,且主项S1和S2在外延上是全异关系。主项S1和S2在同谓项P之间的关系表现为:不一样的主体有着相同的属性、状态和行为结果等等。任何一个语句或话语都基本上有命题内容和命题态度组成。在这里,合取内容是其命题内容,命题态度表现为:S1是P的可能性大或肯定的程度深,S2是P的可能性小或肯定的程度浅。如果把可能性大或肯定的程度深的S1标记为◇+,则把可能性小或肯定的程度浅的S2标记为◇-,那么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图9来刻画。

图9

图9中,S1和S2被同等程度地强调,这时S1与S2在P中表现为均等分布,P以同等概率移动到它们之中的任何一个位置上。转折关系此时可以被解释为:S1是P的可能性大、肯定的程度深,S2是P的可能性小、肯定的程度浅,S1是作为背景出现的,是被提及的,而S2则是作为前景出现。这样的对比性全异关系,可显示为图10。

图10

作为话语,言说者是在告诉听话人,S1作为普遍性极大可能隶属于P,S2作为极小可能,并不因为它的可能性小就失去了作为隶属于P的可能。两相比较可以发现:当图9关系成立,与之相应的图10的霍恩数量等级关系也一定成立;当图9表示的关系不成立时,无论S出现在哪个位置,图10表示的关系也还是成立。为此,无论异主同谓句所直接表达的联言判断是真是假,其所间接表达的转折关系总是真的。故转折关系才是异主同谓句的预设。

(三)异主异谓句

异主异谓句前后两个语段叙述的主项、谓项都不同。主项陈述的是不同的人或物,谓项陈述的是不同的性质、状态等。它又分两种,即前后分句的“逆转关系”和“对照关系”,所谓逆转关系,就是前后分句存在逆常理性,所谓对照关系,是指前后分句在意思上相关而又各自对立,两者之间不具有逆常理性。如:

(4)柔媚的南国,好像灯红酒绿间不时可以纵身到你怀中的迷人的少妇,北地的冰霜,却是一位使你一见倾心而又无词可通的拘谨的姑娘。

拿上例来说,不存在“既然柔媚的南国像迷人的少妇,按理,北地的冰霜也应该像迷人的少妇,可实际上,北地的冰霜却像拘谨的姑娘”这样的逆常理性。

1.异主异谓逆转式

在前一分句p有所述说的情况下,人们的预期结果应该或很可能是-q,但现实结果却是q,因此,p、q之间具有逆关联的特点,对异主异谓逆转式的处理就转化为同主异谓全异式的处理,最终我们仍然得到和同主异谓全异式同样的结果。

2.异主异谓对照式

这一类转折句,前后分句的主项和谓项都表现为全异关系,不能进行转化。故要把各自主项和谓项所在的语句看作一个独立的命题,分别记为命题p和命题q,p和q表现为对照关系,可用图11来表示:

在图11中,p、q是两个离散独立的事件和事态,至于转折关系则通过“但”“却”等关联词语的标记强化作用而显现出来。在传统逻辑中可解释为:p、q的言及和强调,反映了言说主体对事态的主动倾向性,可用图12来表示。通过对图11和图12的比较,依旧断定二者的这种预设关系是成立的,因此,最终我们认定异主异谓对照式,内层所隐藏的转折关系才是其预设。

三、结语

通过对搜集整理的1000条语例进行分析,其中同主异谓句440条,占总数的44%,异主同谓句27条,占总数的2.7%,异主异谓句512条,占总数的51.2%。通过这些数据可知,分句间谓项不同的转折句占绝大多数,而谓项相同的转折句占绝少数,这说明分句间谓项的不同是构成转折句的重要因素。通过演绎归纳,最终得到如下结论:

存在转折句内层的转折关系是转折句“(虽然)p,但是q”的预设,具体就是,体现在同主异谓(交叉模式和全异模式)中的转折关系是同主异谓句的预设,体现在异主同谓(全异模式)中的转折关系是异主同谓句的预设,体现在异主异谓(逆转式和对照式)中的转折关系是异主异谓句的预设。这也是同王维贤先生预设理论商榷的结果。

(本文得到了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语言学教研室滕定明教授、关英伟教授、宗守云教授、骆明弟副教授的指导,现收录于中国优秀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原论文题目为《转折句“p∧q”的逻辑分析》。)

参考文献:

[1]陈宗明.逻辑与语言表达[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2]陈小辉.递进关系是递进复句的预设——从传统逻辑的角度看

[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6.

[3]蒋严,潘海华.形式语义学引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

[4]刘永红.转折复句语意重心的逻辑语义分析[J].暨南大学华文学

院学报,2003,(1).

[5]李福印.语义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6]王维贤.现代汉语语法理论研究[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7.

[7]王维贤,李先焜,陈宗明.语言逻辑引论[M].武汉:湖北教育

版社,1989.

[8]邢福义.汉语复句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刘加昆 云南玉溪师范学院文学院653100)

推荐访问:现代汉语 预设 转折 逻辑 分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