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离“同一”,误对示例
这里所说的“同一”,是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与其自身是同一的。”它表现在高考作文训练和应试过程中。其一,是指我们在高考作文训练与应试的过程中,在论辩或判断的时候,我们所使用的概念,特别是与话题相关的重要概念,要保持清晰的确定性,前后要有同一的解释。不能使用同一个概念,此时是一种意思,彼时又是一个意思,这很容易造成思维混乱。其二,保持所议的论题前后一致,不能一会儿论此,一会儿又论彼,两者相分离。
但是,在实际的应试训练和应试中,上述不同一的情况是相当严重的。许许多多的真实案例反映了中学应试训练和应试实践的现实,检索并梳理这些确凿的案例,简直可写一部语文学习思维混乱史。真的可悲呀!
1.混淆概念。
混淆概念是高考作文训练和应试中经常出现的逻辑错误。它往往是由表示某些概念的“语词歧义、模棱两可,即同一个词表示不同意义的欺骗性使用”引起的。也就是说,某一个词本来有多种内涵,但论辩者往往抓住某一方面内涵向自己的对方发动“攻击”,即便他不是有意欺骗性使用歧义性内涵,但也是固执地不理对方的本意,扭曲对方主张中的“关键词”,强词夺理,说自己的主张。所以,逻辑学原理中特别强调“形式辩论中的规则是抓住对于各方表示不同意义的关键词并确定它们的意思”。否则,双方的辩论就是两条道上跑的车,各说各话。
在高考作文中,这方面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对传统格言“近墨者黑”的反思,提出所谓“近墨者未必黑”的认识。论者自以为这是创新,这是进步,其实这是诡辩。它违背了同一律。先看一看学生应试原文。
近墨者未必黑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其实这话也未必,从历史进步的角度来看,今天我们可以大胆地说:“近墨者未必黑”。
“近墨者黑”,是说和一些坏的、消极腐朽的人或事物长期在一起,耳濡目染,难免会受到侵蚀和破坏。这话当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如果一刀切,一味强调环境决定论,就难免失之偏颇,因而这里我就谈谈“近墨者未必黑”。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大家是很熟悉的了,他就是“出淤泥而不染”、近墨而不黑的典型。在官场腐败、民怨载道的封建社会里,陶渊明能自守清节,出而不染,实在不是一件易事。老一辈革命家朱德同志在未参加革命之前,也曾在“军阀”队伍里任要职,但他能保持高风亮节,投身革命后,始终为中国革命事业奔走不息,成为万众景仰的革命领袖之一。由此可见,近墨者完全可以不黑。
当然,并非人人都能做到“近墨者不黑”,能够凛然自洁者须有极强的自制能力。首先,自身要有很强的“免疫力”,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只有自己心中装着一轮红日,你才不会被暂时的迷雾所吞噬,你才不会被腐败“演变”过去,否则,你很容易成为墨的“俘虏”。其次,还要能听那些逆耳的忠言,乐于向周围经验丰富的同志请教,这样你才能时刻保持清醒,及时清理沾染上的点滴黑墨。只有这样,你才能保持一个堂堂正正的“我”。
时代的车轮已进入90年代。新时代的青年当有近墨不黑的勇气,拥有近墨有红的“机能”,如果我们都能像苏宁那样,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那么我们必能拥有一个鲜红的未来。
我们相信,近墨者可以不黑!
论辩当中最重要、最基本的一条规律便是同一律。在讨论过程中,用来说明同一对象的概念须保持同一性或一贯性。
“近墨者黑”与“近墨者未必黑”之辩关键在于对“近”的理解。“近”有两个含义:一是物理意义,空间距离跨度小的意思,如“他家距我家很近”。二是动词,从主观意识上喜欢向对方接近、靠近、趋近,如“远小人,近君子”。“近墨者黑”,古人这句话本来是借物喻人的,所以我们不能过分强调物理意义。因为就物论物,从物理意义上强调这个问题,“近墨者黑”是不容置辩的,根本就不存在“未必”的争论。如将煤堆在墙角,当煤用完之后,你会发现砖表面上的纹路中,地下若干厘米深的泥土中都有黑色污染。如果进入“分子论”或“纳米”世界去“科学地”看,更会有“黑”的问题。所以,强调物理意义已不是人文概念,而成为自然科学概念。从人文角度去认识这句古训,尤其是今天理解这个概念时,我们应当强调的是动词意义,不加批判、没有警惕意识,向“墨”者靠近、趋近、亲近、接近,缩小“距离”,久而久之,就会同流合污。所以说“近墨者黑”。而持“未必”论的人引以为证的根据比如陶渊明、岳飞等人,还有一些从旧营垒中“杀”出来的革命者等等,对这些“近墨者”,论者此时强调的就是“物理”上“近”的意义。就以学生动辄所举岳飞一例分析,他心中想的是“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他与秦桧之流根本没有任何共同语言,两者同朝“为臣”,实为矛盾斗争的两派,所以身之近和思之远迥然相背。他们是矛盾斗争的双方,他们之间的斗争会随着双方各种因素的变化而发生转化,但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不能简单地以“主观因素”与“客观环境”互相影响来机械对应理解。还比如学生论文所说一些正面的革命英雄人物,这些“不黑者”心中“装着一轮红日”,他能听“逆耳的忠言”,说来说去他们不还是坚持向“朱”的因素趋近、靠近、接近吗?因而他们虽身近“墨”而心近“朱”。这样辩来辩去不是还回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老理儿上来了吗?一句话,古训“近墨者黑”的“近”本质内涵应是“亲近性”地与“黑”缩小距离,而今人所谓“近墨者未必黑”的“近”则是单纯强调物理意义上的“距离小”。所以“未必”论者在改变了“近”内涵的条件下,与前者论辨,实已走向诡辩。
当年高考试题虽然让考生选择是赞成“近墨者黑”还是“近墨者未必黑”进行论述,明智的选择应该是坚持“近墨者黑”的观点,而同时兼批“近墨者未必黑”的说法。因为很多人正是由于轻信“近墨者未必黑”而放松警惕,自以为经得起考验,没啥了不起,进而逐渐走向堕落。坚持“近墨者未必黑”的考生很容易走向诡辩论。
这种混淆概念的错误是屡见不鲜的。下面是华语教学出版社出版的高考作文训练书《话题作文训练大全》,书中的一道模拟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