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唐家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申请书 述职报告 自查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十堰市生态农业现状、问题与对策

时间:2022-10-28 12:35:05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十堰市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纯输水区,生态农业是十堰市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和主导模式。阐述了十堰市生态农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依据十堰市生态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发展十堰市生态农业的对策思路。

关键词:生态农业;主导模式;对策思路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7)04-0767-03

生态文明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是十堰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内在要求,是服务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大局的迫切需要,是发挥山区比较优势,实现农业持续发展、农村持续繁荣、农民持续增收的根本路径,也是汉江生态经济带和竹房城镇带建设的核心内容。

1 十堰市生态农业建设现状

1.1 生态农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据统计,2015年全市累计建立生态特色农业基地37.23 hm2,总产值达165亿元,比2005年增长10倍,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75%;全市“三品一标”累计达335个。武当道茶被授予“湖北第一文化名茶”称号,龙王垭有机茶、圣水有机茶、八仙观有机茶、翠竹魔芋面条等产品先后获省优产品,70多个品牌在各级各类博览会上获金奖、银奖,30多个品牌获部优、省优和名优农产品称号。目前全市已有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169家,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40家。

1.2 生态农业的政策法规体系基本形成

2000年,湖北省政府颁布《湖北省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使生态有机农业建设真正纳入政府行为;2006—2007年,《湖北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和《湖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正式颁布实施,为发展生态农业提供了法律支持和政策支撑;同时,十堰市也提出“要把生态农业走在全省全国前列”的发展思路,先后制定《十堰市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创建十堰绿色有机农业示范区实施方案》,把发展无公害农产品作为推进生态农业建设的切入点,使生态农业建设真正落到了实处。

1.3 生态农业技术体系逐渐完善

经过10余年的探索和发展,各地总结推广了许多生态农业模式及其技术类型,先后探索、研发出了农牧结合、林特结合、农沼(气)循环、驯野转家等核心技术,形成了鸡—沼—茶(果)、种—養—沼、茶—鸡—粮、林—牧—特等有机农业技术模式12个,制定了有机茶、有机食用菌、有机山野菜、有机葡萄酒、有机鱼等有机农产品标准15个,这些生态农业典型模式及技术类型经过分类整理和归纳总结,逐步形成了“十堰生态农业典型模式及其技术”体系,并在全市农业产区推广应用,初步构架了适合本市不同种养类型的生态农业技术体系。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移民和环境容量之间的矛盾突出

丹江口水库一期工程淹没十堰380 km2土地,搬迁移民28.7万人,其中外迁9万人,就地后靠安置19.7万人。同时,近6 700 km2林地遭到破坏,森林覆盖率由建国初的70%锐减至20世纪80年代的32%,生态环境遭受史无前例的惨重破坏。二期工程建设淹没土地158.7 km2,动迁移民17.8万人,其中后靠安置10.5万人。两期工程建设,十堰移民多达46.54万人,全国第一,举世罕见。其中,内安34万人,占73.1%。内安人员多为后靠上山,生产、生活、生存环境恶劣;外迁人员,由于对迁出地人文环境、生活方式、劳作技能等诸方面的不适应,出现了回迁返乡的突出问题。工程淹毁大量资源,内安、返乡大量移民,加剧了国土资源、基础设施,尤其是耕地资源的奇缺、脆弱。全市人均现有耕地仅613.3 m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均旱涝保收耕地面积仅113.3 m2。同时,按国家要求,丹江口库区核心水源区离库面1 km范围内不能耕种,使得十堰山区耕地资源更加锐减。

2.2 生态环境保护与功能脆弱的矛盾突出

1)水土流失范围大。由于生态伤害和山地生态特征,十堰市水土流失面积达11 900 km2,占国土面积的50.3%。平均流失模数0.5万t/(年·km2),年流失土壤2亿t以上,相当于400 km2耕地的耕层土量。尤其是丹江口市、郧阳区、郧西县等库区县市,石漠化、荒漠化日趋加重。石漠化面积达2 954 km2,其中重度和极度石漠化面积256 km2。

2)地质灾害隐患大。据普查,全市地质灾害隐患2 593处,其中高易发区4 564.65 km2,占全市国土面积的19.3%。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成后,由于水位的上升和库容增加,十堰山区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可能进一步加大,预计累计影响库岸段130多公里。

3)极端气候影响大。生态变化与气候变化紧密相连,尤其是丹江口库区北部3县市,国家多次实施重点工程建设,使这里几乎变为荒山秃岭,随之而来的是年均气温比全市高1 ℃以上,年均降水量比南三县少100 mm以上。持续干旱、低温冻害、暴雨、冰雹等极端气候加剧,没有无灾之年,只有轻重之分。

4)城镇环境防污基础设施薄弱。全市生活污水排放总量近2亿t以上,生活垃圾日产生量超过2 000万t,目前全市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工作任务量巨大。

2.3 生态环境保护与面源污染的矛盾突出

据普查,全市农村每年人粪便排放量44.5万t,畜禽粪便排放量591.54万t,生活垃圾排放量12.25万t,大多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加剧了丹江口库区水质富营养化。化肥和农药施用也呈逐年增加之势。2015年,全市化肥用量13.4万t,使用农药达2 873 t。据对丹江口库区控制断面的水质监测结果,目前丹江口水库水质主要为总氮超标,污染排放量逐年增长,污染物浓度呈上升趋势。在枯水期,部分断面COD(生化需氧量)和氨氮含量等已接近Ⅱ类水标准的临界值,水源区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影响库区水质的主要因子。加之,境内企业除东风汽车公司等大型企业外,地方工业规模小,生产工艺相对落后,对污染治理和废物综合利用的能力亟待提高。

2.4 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现状矛盾突出

为保水质,十堰市人民政府关停了全市63家黄姜加工企业,一次性淘汰19亿元“污染的GDP”,关闭130家污染严重的小电镀、小纸厂等“十五小”企业,关闭59家木材采伐企业、77家木材加工企业和8个木材交易市场,一年损失税收3亿多元。不仅如此,还又迁建了企业121家,迁建期内年减少市、县财政收入1.4亿元,企业迁建停产造成职工失业,财政年增加支出1 600万元;调水年减少发电收入5.4亿元;生态移民14万人,政府需投资7亿元;尤其是中线工程大坝加高176 m蓄水后,即将淹没已进入投产期的特色产业基地近166 km2,仅此将使库区农民直接减少收入10亿多元。同时,由于十堰市四县一市一区被列入限制发展区,十堰市今后经济发展付出的机会成本将是巨大而长期的。

2.5 丹江口库区消落区保护与利用矛盾突出

消落区是水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水防旱、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是水库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库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2014后,正常蓄水位从157 m将逐步提高到170 m,死水位提高至150 m,最低极限水位145 m。按照丹江口水库加高蓄水后调度运行方案,每年5月至6月21日库区水位逐渐降低到夏季汛限水位160 m;8月份逐渐抬高到秋季汛限水位163.5 m;10月以后逐渐充蓄到正常蓄水位,这将形成水位变幅至少达10 m的规律性消落区,仅十堰市境内消落区面积就达120 km2。消落区土地面积大、土壤肥沃,露出水面的空间和时间具有相对确定性和较强规律性,能满足不同农作物生长要求,对于人多地少、耕地匮乏、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丹江口库区来说是独特而宝贵的土地资源。但是由于消落区属于生态脆弱区,其利用也存在较大的环境风险。鉴于此,考虑到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供水水源,对水质的要求非常高,而消落区管理政出多门,迫切要求对丹江口水库消落区保护与利用管理问题进行研究。

3 十堰市生态农业发展对策

“十三五”期間,十堰市立足农业生态特色产业发展,大力实施“61”产业强农计划,突出茶叶、林果、草牧业、中药材、蔬菜、水产(饮)品六大重点特色产业发展,力争到“十三五”末,全市特色产业基地面积达到4 000 km2,六大重点特色产业综合产值均达到100亿元以上,农产品加工产值达到1 000亿元以上,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2∶1以上。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显著进展,特色产业对农民收入贡献达到60%以上,把十堰建成生态特色农业强市和重要的农特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3.1 建设立体性高效生态农业特色产业结构

根据山区生态立体、气候多变,生物多样的特性,围绕打造五大百亿元产业,着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建立分层次、分区域、分类型的生态产业[1]。

1)南部立体生态农业。以竹房城镇带为重点,突出有机茶、道地中药材、山地核桃、食用菌和山羊等生态产业带建设,发展魔芋、马铃薯、玉米、有机贡米等区域性特色产业。

2)北部库区生态农业。以汉江生态经济带为重点,突出有机渔业、岗地核桃、绿色柑桔、马头山羊等生态产业带建设,发展红薯、桑蚕、小水果等区域性特色产业。

3)城郊高效生态农业。以城镇郊区、国道及环丹江口库区沿线为重点,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突出生态休闲农业、设施蔬菜等产业带建设[2]。

4)酒水饮品与水产养殖生态农业。以水资源优势区和特色区为重点,大力发展饮用水、酒饮料产业,大力发展生态特色渔业。

5)休闲观光农业。重点打造丹江口库区、城郊地区及竹房城镇带公路沿线休闲观光农业,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把休闲观光农业培植成富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3.2 建设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基地

坚持科学规划、突出重点、规模经营、机制创新,做大做强,以项目为依托,重点推进十堰市郧阳区谭家湾镇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和十堰市郧阳区柳家河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示范区建设,积极推进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十堰市农科院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培植一批市级、县级高效生态农业园区[3],打造一批示范乡镇、示范村。

3.3 建设高效生态农产品加工园区

突破性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升一产业,连接三产业,延伸产业链,接高附加值[4]。着力推进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聚集产业要素,集中加工企业,创新发展机制,促进高质高效。重点建设丹江口市农产品加工园、十堰(郧阳区)农产品精深加工园、十堰(郧阳区)农牧循环经济产业园、郧西七夕农业产业园、房县综合农产品加工园区、竹山特色粮油加工园区、竹溪绿色农产品加工园区、十堰(张湾)生物产业园、十堰(茅箭)新材料新能源科技产业园、武当山生态旅游观光园。

3.4 建设高效生态农业技术体系和重点模式

高效生态农业技术体系是集约化经营与生态化生产有机耦合的现代农业体系[5]。具有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产品安全、经济高效、技术密集型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1)空间协调模式。利用生物互利共生原理,使资源在平面和立体方向实现最大化,使水、土、光、气和生物种群充分利用,增加农产品生产载体,优化农业生态环境[6]。

2)时间利用模式。根据生物生长时间节律,采取栽培措施和工程技术等手段,合理利用时间组合和季节更迭,以实现生产项目合理搭配,获得效益最大化。

3)能量循环模式。根据生态学原理,充分利用生物间、生物与自然界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的联系,运用系统内外的能量资源,科学有序地调度,推动包括废弃物在内的各种物质的能量和经济转化,实现增值增效。

4)要素集约模式。充分考虑土地、劳动、资金、技术、能量等单位或多个要素间在功能和数量上的相互关系,使各要素互利共生、协调发展[7]。

5)功能拓展模式。主要依托现代农业园、高效生态农业基地等自然优美的田园风光、浓郁乡愁和天然氧吧,兴建休闲、娱乐设施,挖掘文化功能,开发休闲旅游,农家乐活动。发展农事体验、休闲观光、乡村度假、农耕文化等模式。

参考文献:

[1] 胡宝刚.浅议生态农业与农业可持续发展[J].中国农村经济,1999(9):56-57.

[2] 邓玉林.论生态农业的内涵和产业尺度[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1(2):38-40.

[3] 成升魁,闵庆文,谢高地,等.生态农村——中国生态农业发展的新思维[J].资源科学,2003(1):94-95.

[4] 吴 涛,龚海涛.发展生态农业实现农业循环经济[J].污染防治技术,2003,16(2):71-72.

[5] 刘 力,于爱敏.世界可持续农业发展模式比较研究[J].世界地理研究,2001,10(1):41-45.

[6] 李文华.中国可持续农业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7] 金鉴明,金冬夏.中国的生态农业[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1999,21(2):10-14.

推荐访问:生态农业 对策 现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