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唐家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申请书 述职报告 自查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核安全工程专业的创办与学科体系建设探讨

时间:2022-10-28 14:20:05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分析了我国对核安全人才的需求和培养现状,介绍了南华大学核安全工程专业的创办历程,并从制定科学的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优选和自编核特色教材、建设核安全特色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六个方面探讨了南华大学核安全工程专业的学科体系建设,以期培养更多复合型、创新型的核安全高级技术与管理人才,以适应核电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核安全工程;核安全人才培养;学科体系建设

作者简介:王淑云(1964-),女,湖南永州人,南华大学环境保护与安全工程学院,副教授,高级工程师;叶勇军(1979-),男,湖北浠水人,南华大学环境保护与安全工程学院安全工程系主任,副教授。(湖南 衡阳 42100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5)、2011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192)、南华大学(核)安全工程核类主干专业课程教学研究团队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5-0052-03

面对传统的能源供应模式给全球气候和环境带来严重且不可恢复的损害的威胁,为了实现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的双重目标,近年来世界各国政府都在积极采取强有力的、协调一致的行动——节能减排,低碳经济成为当前一大热门话题。国家已制定了积极发展核电的战略,中国的核电产业快速发展。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必须建立健全核工业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和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并以核电产业链安全类人才需求为导向,加快对核安全专业人才的培养,才能为核工业的腾飞保驾护航。

一、核安全人才需求与培养现状

1.中国核电快速发展对核安全专业人才需求强烈

核电作为一种清洁、环保的能源,成为本世纪我国能源发展的重点领域。我国制订了《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核电厂的安全问题是人们最为关注的焦点,也是制约核能开发的重要因素。日本福岛核电事故让“核”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又一次给全球敲响了警钟。核电的快速发展给人才配给、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都提出了挑战,李干杰指出当前我国核电业发展主要面临六大难题,其中一条是“中国的核安全监管力量已远不能适应我国核能和核技术发展的实际需要”。[1]按照当前的核安全人才现状,若不加快培养,我国核电产业链相关企业安全监管的人力资源是远远不够的。

核电产业是由许多环节组成的产业链,包括铀矿地质及采冶、核燃料生产、核电站建设、核电站的运行与管理、乏燃料后处理、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等各个环节。核电发展不仅需要与核电站设计、建设和运行有关的专业人才,与核电发展相配套的铀矿地质及采冶、核燃料生产、乏燃料后处理等产业链相关厂矿企业也需要配备大批核安全类人才。据有关方面专家估计,到2020年我国需要新增的核专业人才数量约为25000人左右,[2]其中也包含对核安全专业人才的需求。2002年人事部、国家环境保护部决定在核安全及相关领域中建立注册核安全工程师制度,在与核相关的岗位上推行持证上岗制度,国家急需大量的注册核安全工程师充实到相关岗位。过去较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核电发展较慢,而前几年又有一批老的核安全专业人才因为年龄关系退出了工作岗位,各大核电集团公司,特别是新加入核电建设队伍的企业对核安全专业人才的渴求十分强烈。因此在核电快速发展过程中国家对核安全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将会越来越大。

2.核安全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目标

美国、法国和俄罗斯等国在高校设立了专门的核安全工程专业,培养了大量核与辐射安全的高级技术人才,韩国和日本为了本国核电的发展,也加紧培养核安全技术人才,以确保本国核电的安全发展与运行。中国核电快速发展,为了保证国家核电政策的有效实行,促进核电整个产业链的可持续发展,作为人才培养主体的高等学校必须以核电产业链安全类人才需求和《全国注册核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大纲》为导向,有计划地培养一大批既懂通用安全理论与技术又懂核安全的复合型、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

为了与国际接轨,面对核电发展的大好形势,国内清华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与核工程人才培养有关的相关高校纷纷制定了培养核专业人才的新计划。[2]但直到2010年初,国内开设安全工程专业的学校有100多所,却没有一所高校开设有核安全工程专业,这些开设安全工程专业的学校大多依托本校的学科优势,有煤矿、冶金、交通等行业背景,只有南华大学的安全工程专业开设了两个涉核方向(核安全和铀矿冶安全方向),其他与核工程人才培养有关的高校大多开设了辐射防护与环境工程专业,说明国内对核安全专业人才的培养远远不能满足国家对核安全专业人才的需求。

当然专业人员培养的渠道和方式不能仅仅依靠高等教育一种方式,实际上已经出现了多元化和多样化的趋势。同时核电发展需要的不仅是高等学校的本科毕业生,也需要各个层次、各种类型的专业人才,特别需要有工作经验、肯吃苦、富于创造精神的复合型人才。[2]因此,核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根据形势进行不断调整。政府主管部门应加强规划、协调并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核安全工程专业的创办

1.成立环境保护与安全工程学院,凸显南华大学“环保、安全优势”

南华大学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与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具有55年办学历史的综合性大学,学校学科专业特色与优势鲜明。现有8个核专业和18个涉核专业,是我国核类本科专业齐全、本科生培养规模大、核类人才培养层次较完整的高校之一。[3]核电是我国未来重点发展的战略产业之一。南华大学紧紧围绕国家发展核电产业这一战略需求,主动面向核电主战场,积极整合校内外资源,联合社会力量,加大投入,创新体制和机制,加快培养核专业人才,南华大学的核学科基础为核安全工程专业的创办提供了良好的平台。2010年,南华大学为凸显“环保安全优势”,打造南华大学学科发展新平台,成立了“环境保护与安全工程学院”,设立环境工程系、安全工程系。凸显我校核环保、核安全学科优势。

2.增设核安全工程专业,凸显对核安全人才的培养

南华大学安全工程本科专业创办于2004年,2008年通过学士学位评估,取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获得首批安全工程工程硕士学位授予点,2011年获得首批“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授予点。南华大学自2004年开办安全工程本科专业以来,以核电产业链安全类人才需求为导向,建设过程中一直以核为特色,主要面向核工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具有核知识背景的核安全高级技术人才。2007年该专业分为三个方向(核安全、建筑安全和铀矿冶安全)进行本科人才培养,以核特色建设安全工程专业在国内属于首次,希望成为国内核安全专业人才的培养基地。安全工程专业的核特色,核类课程体系适应了核工业对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基本技能和能力要求,毕业生绝大部分在核工业系统或核电建设单位就业。

为适应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和现代化核工业发展需要,特别是核电快速发展的需要,学校紧抓机遇,于2010年3月向教育部申报了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本科专业——核安全工程专业,并于2010年7月获得教育部批准,同年开始招收核安全工程专业学生,南华大学是国内唯一设立这一专业的高校,在国内属于首创。2011年核安全工程专业获批为湖南省特色建设专业;2012年核安全工程专业获批为湖南省高等学校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目前学校每届一本招生核安全工程专业1个班、安全工程专业2个班,三本(独立学院)招生安全工程专业1个班,共4个班,在校学生人数接近500人。

三、核安全工程专业的学科体系建设

1.制定科学的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

核安全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在核领域从事核与辐射安全和工业安全方面的研究、设计、开发、生产和管理、具有创新意识的科技人才。[4]自申办核安全工程专业以来,学科成员积极追踪核安全科学学科前沿动态,在充分调研核电产业链相关企业的基础上,按照复合型、创新型核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注册核安全工程师的培养目标,结合专业多学科交叉的特点以及核安全工程专业办学的思路,以企业对安全类人才需求模式及知识体系结构要求为导向,将安全科学与工程和核科学与工程相关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制定了与《注册核安全工程师》、《注册安全评价师》和《安全工程专业中、高级技术资格评审条件》知识要求相适应的核安全工程专业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5]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了核安全特色课程模块,开设了核工业概论、铀矿通风与安全、核安全与防护、核通风与空气净化、核电安全技术等特色课程。对于专业基础课程,则根据我校核安全工程专业办学的思路及特色——以核为特色,对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了优化与创新,将核特色内容引入课程教学。此外,与环保部核安全局、核工业集团公司、核建设集团公司等单位建立长期友好合作关系,采用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的核安全专业人才。

2.优选和自编核特色教材

由于核安全工程本科专业的开设在国内尚属首次,因此在教材选取上没有参考,缺乏课程体系所应具备的专业特色教材,这是教学工作中遇到的一大难题。对于通用专业基础课程,如“安全学原理”、“安全管理学”、“安全系统工程”、“安全人机工程学”等,教材仍采用安全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写的教材,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根据核特色进行优化和创新。对于专业特色课程,则根据核安全人才培养目标,采取组织相关教师自编核安全专业特色教材或从相关学科中优选合适的教材、从国外引进原版教材等方式。事实上要想从相关学科中优选合适的教材难度非常大,因为有关核安全方面的教材大多是核电站或相关企业相关岗位的培训教材,这些教材大多内容片面甚至肤浅或缺乏系统性,不适合本科教学,在少数课程教材的选用上,如核安全法规,我们曾试图采用国家注册核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的培训教材及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岗位培训教材这两本教材作为核安全工程专业的课堂教学用书,内容广而泛,量非常大,缺乏系统性,而教学课时只有24学时,给课程组织教学带来了很多困难,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同样不理想。我校具有核特色的安全工程硕士研究生的教学一直也没有合适的教材。为了进一步提高核安全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打造学校核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品牌,编写适合核安全类专业的课程特色教材是非常必要的。南华大学自2010年成功申办核安全工程专业以来,核安全工程专业建设组成员根据核安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结合国家注册核安全工程师岗位培训丛书和核类企业特别是核电站安全相关岗位培训教材的内容,正加紧编写核安全相关特色专业课程系列教材。目前通过收集和整理大量的资料已自编了部分课程的讲义,包括《核安全法规》、《核与辐射安全》、《铀矿开采安全技术》、《核应急救援》等,并运用到核安全工程本科专业以及核工业安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进修班的教学,反映良好,目前正处在修改完善阶段。

3.建设核安全特色实验室和实习基地

实践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的一个关键环节。[6]核类专业对人才的实践能力高于其他任何专业,实践能力的高低对核工业各个环节的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核安全工程专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综合的新兴专业,知识面非常广,应用性非常强,其主要专业课应该非常重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将成为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的核心竞争力。[7]各专业课程理论教学中的很多知识点对于接触企业较少的大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单纯在课堂上讲授难以取得较好的授课效果,因此必须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的作用,才能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创新的能力。学校在原有安全工程实验室的基础上,通过整合校内相关学科资源和资金的投入,建设核安全工程专业特色实验室,包括核应急与仿真实验室、核与辐射安全实验室、铀矿冶安全实验室和核电厂工业安全实验室。[5]实习基地建设一直是学科建设中的薄弱环节,也是工作的难点,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在中国核工业集团和国家核安全局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目前已在核工业系统的核科研院所、核化、铀矿冶等企业建立了5个稳定的实习基地,当然实习基地建设还需进一步完善。

4.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根本保证,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核师资特色鲜明、高效、创新、敬业的师资团队以及抓好“教学名师”、“学科(专业)带头人”的培育工作是学科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在充分整合我院和校内相关核类专业师资力量的基础上,制定了核安全工程专业的师资建设规划、新教师引进计划。希望培养和引进一批有核电及相关学科背景的具有真才实学的年轻博士、教授和博士生导师等高层次人才或学科带头人。三年来学校已培养年轻博士1名、引进教师5名,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2名、副教授1名,分别来自不同高校,具有不同的学科背景,优化了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和学缘结构。此外,我们还聘请核电站、核科研院所和核类企业等单位的专家、学者担任核安全工程专业的校外兼职教师,每年有计划地选送1~2名教师到核电站及相关核工业生产企业做访问学者,同时派出年轻教师参加注册核安全工程师的培训和考试,目前专业教师中已有注册核安全工程师1人、注册安全工程师7人、注册安全评价师6人,90%以上的教师有工程实践经历,70%以上的教师长期从事与工程密切结合的科研课题,逐渐构建一支具有高素质的核安全“双师型”教师队伍,为高水平工程教育提供了师资保障。

5.积极开展科学研究

自核安全工程专业创办以来,整合全校学科资源优势,组建科研团队,确定了学科主要的研究方向。本专业教师积极申报各类科研课题,并加强与核类企业的横向合作。短短四年时间内成功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其中1项为国家安监总局重点项目,厅级科研项目4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被三大检索10余篇;此外,专业教师与核类企业(如铀矿山、核化、核电企业等)有着广泛的交流和技术合作,承担了大量的横向科研课题,帮助企业解决了许多生产实际问题(如帮助铀矿山进行通风系统改造等)。科研促教学,科研促生产,产、学、研一体化,彼此相互促进,提高了教师的学术水平及工作能力,教师综合素质大大提高。

6.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邀请国内在核领域有一定知名度的高校、科研院所的核工程及相关专业的教授、专家来校讲课或讲座;选派优秀青年教师到国外作访问学者或博士后研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邀请美国、德国、日本等世界主要核国家的核工程、核安全专业教授、专家来校讲课,学习国外先进技术与管理经验;或与世界核电技术公司接触,聘请外方资深技术人员担任客座教授,开设相关课程,并提供英文教材。

四、结束语

南华大学前身是核工业直属的高等院校,具有办好核安全工程专业的学科优势,学校整合全校核类及相关学科优势资源,优质保量加快对核安全专业人才的培养,以满足国家对核安全人才的需求。核安全工程专业创办以来,学科发展面临很多机遇,也面临很多挑战,学科发展任重而道远。教育部2012年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已将专业调整为辐射防护与核安全专业,但发展思路是不会变的,应结合核安全专业的现状与发展目标不断完善和创新核安全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优化核类课程设置,不断创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优化实验教学条件,建立更完善的核安全实习基地,提高教学质量,加强科学研究,提升专业的核心竞争力,打造核安全人才培养品牌,以适应核工业发展的需要,培养更多的宽口径、厚基础、强特色的复合型核安全高级技术与管理人才,使南华大学核安全工程专业成为国内核安全专业人才的培养基地。

参考文献:

[1]李干杰:我国核安全监管力量远未达到需求[EB/OL].http://scitech.people.com.cn/GB/9163127.html.

[2]中国核电高速发展对核专业人才需求强烈[EB/OL].http:///n11293472/n11295193/n11298598/12400800.html.

[3]谢焱石,涂彩蓉,谭凯旋,等.立足核特色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构建“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新体系[J].中国地质教育,2011,(1):30-33.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5]叶勇军,李向阳,蒋复量,等.核安全工程特色专业建设模式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2,(14):52-54.

[6]刘迎云,刘泽华.核特色环境工程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1,(8):27-28.

[7]詹月林,马如宏.工业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思考[J].盐城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4):60-70.

(责任编辑:王祝萍)

推荐访问:体系建设 创办 学科 探讨 安全工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