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唐家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申请书 述职报告 自查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超高层建筑施工中液压自爬模技术的应用

时间:2022-10-28 18:40:06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 随着城市建设速度的进一步加快,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拔地而起。在超高层建筑中,液压爬模工艺的应用也逐渐增多,液压爬模工艺凭借其施工速度、工程质量、成本和操作等方面的优势在建筑施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超高层建筑;液压整体提升;应用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24-0173-02

1液压自爬模施工工艺

1.1液压自爬模的概念

液压自爬模简称为爬升模板,国外称其位跳模。爬升模板是依附在建筑结构上,随着结构施工而逐层上升的一种模板,当结构混凝土满足拆模强度之后是时候脱模,模板不落地,凭借机械设备和支承体将模板和爬模装置向上进行一层爬升,定位紧固,依次反复循环操作。液压自爬模的组成主要包括:架体系统、埋件系统、平台、导轨以及模板体系等。

1.2模板爬升的构成

对于ZL-ZPM100型液压自爬模体系的爬升系统而言,其组成主要包括:预埋件系统、液压系统以及导轨部分。

1)预埋件系统

在液压自爬模体系中,预埋件系统的构成又包括:埋件板、爬锥、高强螺栓、受力螺栓和预埋支座等内容。

2)导轨

作为整个爬模系统的爬升轨道,导轨主要是由两根槽钢和一组梯档组焊形成,梯档之间应有300mm的间距存在,主要为上下轭的棘爪将荷载向导轨上传递,进而传递给埋件系统上。

3)液压系统

液压泵、上换向盒、油缸和下换向盒四个部分是液压爬升系统的主要构成。

1.3液压自爬模的基本原理

液压自爬模自身具备的液压顶升系统是其主要的动力来源,将满足一定强度的剪力墙作为承载体,通过千斤顶的提升功能进行运用,使其作为提升导轨,将千斤顶的提模功能作为爬升支架,通过液压系统将模板架体与导轨间达到互爬的作用,从而实现液压自爬模的稳步提升。另外,动力是由液压油缸产生,将模板的水平进退得以实现,在施工过程中,液压自爬模不需要其他起重设备,操作相对方便,且爬升速度快,有较高的安全系数存在。

1.4液压自爬模技术的优点

1)液压自爬模能够整体实施爬升,也可以单榀进行爬升,爬升过程中有良好的稳定性存在。

2)方便操作,较高的安全性,能够对大量的工期和施工材料得到节省。

3)除了由于超高层建筑结构的要求,除了应改造模板以外,通常在组装完下爬模架之后,会一直到顶不落地,对施工场地得到节省,同时也将模板的碰伤损毁现象减少。

4)液压自爬升过程处于同步、平稳和安全的特点。

5)液压自爬模可作为施工的全方位操作平台作用,施工单位无需为了重新对操作平台的搭设而出现浪费材料和劳动力的现象,减少了工程成本的实际支出。

1.5液压自爬模示意图

2 影响液压自爬模施工的因素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在个别楼层面积大、钢筋一次性使用量大且混凝土浇筑耗时较长,应与常见施工技术相结合,最快施工速度为每个月三层,然而无法与甲方要求的施工周期相满足,因此,对比项目部几种主体工程的施工技术要求和经济性指标,从而得出,对施工进度造成影响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较高的建筑工程整体高度,同时有较长的塔吊材料运输时间,材料的垂直运输工作量相对较大。

2)较长的钢模散装和拼装加固周期,同时有狭小的场地堆放空间存在。

3)超高层建筑的施工工序复杂,单层跨度大且工程量大,制约施工的条件相对复杂,施工人员存在较大的工作强度,导致有复杂的施工节点产生。

4)混凝土使用标准、工程量大且泵送要求较高,施工周期长,项目部扎堆筒体工程工期进行缩短的同时,还应使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得到保障,不仅需要将筒体施工一系列细节问题包括组拼式大钢模板的搬运和堆放等的处理,而且还应对塔吊的垂直输送能力得到保障。对此,项目部预期在核心筒体对一台内爬塔吊进行设置,并且设置两台塔吊实施辅助运输,从而是处治运输的效率得到提升。其次,在布置组拼式大纲模板体系时,为了将组拼大钢模板的加固、拼装效率得到控制,缓解材料的堆放压力,使施工人员的工作强度减轻,应通过科学分析和对比,从而确定自爬模技术的运用能够将上述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3 液压自爬模的控制要点

某工程主要是由2栋高层组成,2栋高层之间未连廊结构,连廊是由3榀钢结构桁架构成,结构的整体提升重量大大七百吨,最高安装高度达到180m左右,2栋塔楼在45层~50层之间属于连接状态,运用大截面钢结构劲性对塔楼和连廊结构实施连接。

3.1连廊钢结构稳定性的控制

可预先实施调整,对提升安装过程中应力状态和结构变形进行控制,在组装拼接、连廊钢结构端部和中间段提升之前,为了使局部应力状态和局部变形控制的目的得到满足,应对临时加固构件、支撑结构进行加设。对整体提升过程中诸多工况连廊钢结构实施模拟分析。

3.2液压提升力的控制

为了避免各吊点提升反力出现严重的不均匀分布现象,若有某一吊点实际提升力超出设定值的情况出现时,应在设定值之前对液压提升系统实施调整,对该吊点的提升反力实施控制,进一步将自动溢流卸载得以实现。

3.3空中停留稳定性的控制

先将桁架部分提升至13m高位置,再对桁架底部吊挂结构进行安装,最后是时候整体提升,提升所需的时间相对较长。在对精度实施调整和校正之后,可通过对钢丝绳和导链连接结构的运用,该方法不仅能够对安装和微调的安装提供便利,而且还能对水平摆动现象造成制约。为了将结构单元整体提升过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得到保障,应对暴风等恶劣天气的影响进行注意。特别应注意的是,应在连廊钢结构单元提升离地之前对导链和钢丝绳等操作进行完成。

3.4同步提升的控制

同步提升的控制是对液压同步提升系统设备自身所具备功能,对回路中机械自动锁系统和液压自锁装置实施有效设置,测量点对提升前的每个吊点下面位置进行确定,在提升过程中,可有效利用激光测距仪,每对吊点进行提升一段距离即可将绝对高度实施测量,需手动对据对高度进行调整,特别是当预设素质低于最大高差时,在任何情况下,被提升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都处于第一位,特别应对钢绞线的锁紧时间进行保障。

4液压自爬模的提升措施

4.1对提升要点进行控制

控制提升要点的关键则是控制同步吊点,在每一台液压提升器上安装上同步传感器,则是为了对提升过程中每一台液压提升器的一致性能和位移的测量得到保障,应与传感器位移监测信号形结合,通过主控计算机控制其差值,显著提升整个过程中的一致性。

4.2提升分级加载

吊点反力值是提升连廊钢结构单元的依据,该值是通过对计算机仿真进行利用得出的计算结果。在提升的过程中,可逐级实施提升,确认各部分情况,当不会有异常存在时,应将结构离地作为标准,再继续实施加载。在试提升的过程中,每对一步分级加载完成之后,都需要检查连廊结构、下吊点结构和上吊点结构,检查上吊点结构等变形情况,在检查的过程中可先进行暂停。同时可对临时支撑结构稳定情况实施检测,若检测情况一切正常时,可对下一步试提升进行操作,不同情况可能会在连廊结构将要离地的时段产生,对此,应严格观察各点离地情况,并适当价格低提升速度,同时,为了使各点同步得到保障,还应对单点动进行提升。

4.3吊点油的均衡

为了使上下吊点结构的足够稳定性得到保障,在正式提升过程中,应采用均衡的油压对每一个提升吊点的液压提升器进行施加,将驱动力的恒定作为标准向上提升至所有吊点即可。

4.4检查离地和姿态调整

从拼装台架离开之后,应先对连廊结构进行稳定,之后即可对提升设备、临时支撑承重体系和吊点结构等全方面检查实施操作,检查的开展应在连廊结构在空中有12小时停留后进行。可通过液压提升系统装置调整各吊点的高度,运用测量仪器检测各吊点的离地距离,并计算出各吊点的相对高差,以水平标准对连廊分区结构实施处理。

4.5卸载就位

在卸载的过程中,载荷从较快卸载速度的点上想较慢卸载速度的点上转移,卸载之前的吊点载荷作为基准,以百分之十为标准,将所有吊点卸载,但在卸载载荷中,个别点的超载会造成局部有不平衡现象发生。对此,可运用计算机控制系统对各吊点卸载速度实施监控,调整速度,将速度慢的加快,将速度快的减慢,通过反复处理,当两端分段结构上对连廊中间分段结构的自重荷载进行分担,此时即可将整体提升安装达到停止。

4.6提升过程的调整

在下降和提升的过程中,可根据具体需要对单台提升器实施微调整,需要调整高度微调连廊结构的杆件对口及姿态,并采用毫米级的标准微调液压提升器。在开始微调之前,应运用手动模式取代计算机同步控制系统自动模式切换。

4.7提升过程的监控

在对提升过程进行检查时,应对连廊钢结构的安全性、整体性和稳定性的确认进行注重。应在整个同步提升过程中开展检查工作,液压动力系统的监控,例如:电磁阀线圈温度变化、系统压力变化情况、油路泄露情况等。工程重要部件的提升是对承重系统进行提升,应重点检查导线、管接头、主油缸和锚具,运用激光测距仪测量各吊点的同步性。

5结论

总之,正是由于液压自爬模技术有较多的优点和缺点存在,所以,在超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核心筒和劲性柱结构中的应用才会越来越广泛,具有越来越高的自动化程度,所以,液压自爬模技术的大力发展在日后超高层建筑工程发展中作为必然要求和必然趋势得到注意。

参考文献

[1]崔晓强,胡玉银,陆云.超高层建筑中液压爬模技术应用[J].建筑机械化,2009(7).

[2]顾国明.超高层建筑爬模系统液压模架测试研究[J].建筑机械化,2009(6).

[3]毕云峰.浅谈液压滑升模板的施工[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8(8).

推荐访问:液压 高层建筑 施工 技术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