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唐家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申请书 述职报告 自查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中原体育文化产业初探

时间:2022-10-29 09:40:06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等,对中原体育文化产业进行调查研究。探讨了体育文化产业的理论内涵,对中原体育文化产业进行了类属划分,分析了中原体育文化产业的特点、功能和目前所取得的社会成效,进一步指出了制约中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因素,为中原体育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地发展提供理论上的参考。

【关键词】中原;体育文化产业;初探

【Abstract】This paper researches the central plains industry of sport culture wit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material, field survey and so on. It discusses the theoretical connotation of industry of sport culture, categorizes the central plains industry of sport culture, analyses the characteristics, function and effect of society at present of the central plains industry of sport culture, further points out the factors which restric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entral plains industry of sport culture, for the central plains, which provides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nice and fast development the plains industry of sport culture.

【Key words】the central plains; industry of sport culture; preliminary study

引言

河南省地处中原,地理位置优越,历史文化悠久,有56个民族,曾经长期作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前后有二十多个朝代建都或迁都于此,是中华民族文化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河南省体育资源丰富,无论是体育旅游、民族传统体育、竞技体育比赛还是体育文化交流活动,开展如火如荼。随着中原经济区的成立、“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提出和河南省经济新常态发展的定位,给河南省体育文化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对河南省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际价值。

1 对体育文化产业的阐述

体育文化产业隶属于文化产业范畴,又具备体育产业属性。体育文化产业是以文化产业为依托,以一切体育文化现象(物质的、精神的、制度的)为着眼点,对它的文化内涵利用产业思维进行创意开发、生产、再生产、销售而产生经济效益的一种新型产业形式。体育文化产业是围绕消费者的需求,以消费者为轴心的产业。体育文化产业是在广泛的文化产业中代表体育因素的产业,从它的外延上看,它涵盖生产、营销和消费的各个环节,包括体育文化业、体育新闻业、体育出版业、体育影视业、体育娱乐业、体育服务业、体育用品业、体育制造业、体育旅游业、体育建筑、体育雕塑等以满足社会需要、精神需要的各个行业的总和。〔1〕

2 中原体育文化产业的分类

依据不同的评判标准对体育文化产业有不同的分类,就本文来说,根据体育文化产业的外在表现形式和传播方式的差异性,可以划分为三大类:一、体育文化实体产品类,主要包括影视产品、书籍报刊、体育服饰、体育器材、体育彩票、体育雕塑、体育景点、体育建筑等;二、体育文化传播服务类,以传播体育文化为主的学校教育业、体育培训、体育文化交流、体育竞赛活动、体育节目演出等;三、体育文化休闲娱乐类,如体育旅游、康乐体育活动等。〔2〕

根据划分的标准,就中原体育文化产业来说,可以划分为以下具体的八种:1.影视类:《少林寺》《武林风》;2.旅游参观类:登封少林寺景区、陈家沟太极拳景区、民俗体育文化博物馆、体育场馆;3.以体育文化传播为主的教育业:各级体育运动学校、武术学校、专业体育学院等;4.体育博彩类:河南省体育彩票业;5.书籍报刊类:各类学报体育板块及报纸杂志等;6.服饰类:各种体育运动服装企业和销售店;7.体育器材类:各种体育器材生产厂家和销售店;8.各级体育文化交流活动:体育项目竞赛、城市运动会、体育文化研讨会等。

3中原体育文化产业的特点

3.1历史文化悠久

河南是中华民族主要发祥地之一。远在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原人民就创造了著名的“裴李岗文化”、“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河南在中国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上始终占据重要地位,先后有20个朝代建都或迁都于河南。河南省是少林拳、陈氏太极拳、形意拳、苌家拳四大拳派的发源地,其中以少林武术文化历史最为悠久,少林武术始于北魏时期,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少林武术自北魏创始到隋末唐初因助唐灭郑而扬名于世,至宋、金、元逐渐成熟,得到广泛的传播发展,极盛于明,而衰于清,在民国期间濒临失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又转于兴盛。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国家高度重视少林武术资料的挖掘整理和少林武术的教学工作,培养了一大批少林武术新人。尤其是代表少林武术文化的电影《少林寺》播出后,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少林武术热迅猛兴起,造就了许多少林武术精英、武术名家、武术教育家。

3.2资源丰富多彩

中原体育文化产业以武术为典型代表性。目前,全国129个武术拳种中,在河南省比较流行的就有40余种,以武术文化传播为主的体育文化产业在中原大地蓬勃发展。随之而来的是武术学校、武术器械开发、武术表演、武术影视作品、武术文化交流活动等,造就了中原丰富的体育文化产业发展。尤其是登封的武术学校,聚集着来自世界的习武爱好者和求学者,促进了武术文化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促进了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濮阳东北庄杂技表演产业、南阳新野猕猴驯养表演产业、新乡航空运动产业等也享誉全国。

3.3发展前景远大

体育文化产业是朝阳产业,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开始注重精神生活的提高,向往休闲体育文化生活方式,对健康的理念也有了新的理解,追求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了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体育文化产业已经融入了人们的衣食住行中,已经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河南省地处中原,又是我国的第一人口大省,所以说,体育文化产业发展前景远大,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和经济开发潜能,不久的将来,中原体育文化产业必将崛起,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新支柱产业,前景远大。

4中原体育文化产业的功能

4.1文化功能

体育文化产业的首要功能就是其文化功能。从有形的体育文化产品到体育文化的传播服务,再到体育休闲娱乐,文化属性始终充当着重要的角色。记载着体育文化产业的产生、发展、演变、创新等,传递着科学知识和文字信息,传承着体育文化产业的精髓。

4.2体育功能

体育功能不言而喻,是体育文化产业所固有的基本属性,也是区别于其他类属产业的特有功能。体育自产生之日起就是为了让人们强身健体,抵御疾病和敌人入侵,更好地生存生活。中原体育文化产业的体育功能一直是其产业发展的核心和精髓,是产业发展的主线。在体育文化产业的很多项目中,消费者或是参观者可以用体验的方式直接参与进去,一边分享体育运动项目的快乐,一边促进了体育消费的产生,促进了附属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

4.3传播功能

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主要依赖于该产业自身具有的传播功能。自身在发展的过程中,传播着体育文化知识,丰富着人们的文化生活。体育文化产业发展越好,其传播得也越广泛,发展与传播是同步进行的。例如:太极拳是中华武术苑中的奇葩,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它以刚柔并济为特征,以强身健体、修身养性为主旨,现已推广到五大洲,成为上亿民众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使中国武术步入了更高的文化境界。

4.4经济功能

产业发展的原始驱动力是经济效益,中原经济区的成立给中原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做大做强中原体育文化产业是时代的发展,是社会的需求,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发展阶段的产物,是国家繁荣、昌盛、富裕的象征。国家体育总局在印发的《体育产业“十二五”规划》中,首次明确提出了量化指标,“十二五”体育产业增加值以平均每年15%以上的速度增长,到“十二五”规划末期,体育产业增加值超过4000亿元人民币,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0.7%,从业人员超过400万,体育产业的高度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之一。“体育搭台,经贸唱戏”,这是体育产业发展的最初也是最直接的有效方式。以体育文化活动为载体,推动相关附属产业经济的发展,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产业链发展模式。当前运用模式比较成功的是登封国际少林武术节,在每届少林武术节上,给河南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多达几十个亿。〔3〕

5中原体育文化产业的成效

当前中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卓有成效,产业拳头产品和产业链发展已初具规模。体育旅游产业方面:嵩山少林寺、西峡灌河军事漂流、太行山、桐柏山、儿童欢乐谷、滑雪等项目开展得都非常好,为大家参与体育运动、体验运动和旅游带来快感。影视产业方面:以电影《少林寺》和电视娱乐节目《武林风》为榜样,带动了相关附属产业的发展,《武林风》是河南卫视于2004年推出的一档以武术搏击比赛为主题,融武术、竞技、娱乐于一体的高端栏目,它是中国武术栏目第一品牌,中国搏击标志性节目。体育文化交流活动:每年的国际少林武术节、郑开马拉松比赛、温县和式太极拳交流大赛等,在带动体育文化相关产业发展的同时,对当地也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体育建筑产业:河南省体育中心建筑、第七届全国农民运动会主场馆——南阳鸟巢、南阳李宁体育公园、各高校体育馆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筑材料、施工技术、设计的进步,目前的体育建筑业,不但能满足体育比赛的需要,同时也给参与者、观赏者带来视觉上的享受美感。体育文化教育传播业:各级各类体育运动学校、武术学校、杂技学校、体育培训班等,以登封武术学校和濮阳杂技学校最为著名。在登封遍布几十个武术学校,聚集来自世界各地的武术爱好者,数万人在这里习武健身。体育用品制造业:目前在河南省涉及体育用品制造的企业有31家,开封教育学院体育器材厂、商丘市天行设施有限公司、安阳飞鹰健身器材有限责任公司、焦作市教育体育器材厂、洛阳市丹佛健身用品有限公司、新乡市风华体育器材厂、河南太极体育健身有限公司、巩义市奥林制球厂等主要生产制造体育器材。

6制约中原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6.1经济欠发达

河南省地处内陆,在我国的腹心地带,经济地位处于沿海经济发达城市和西北内陆经济落后城市之间,我省人口众多,是我国第一人口大省,人均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经济的欠发达,是制约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任何产业的发展,经济投入和产出是其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发达的经济能促进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又能拉动内需增长,带动经济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

6.2大众体育消费意识低

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受消费水平的影响比较大,而体育消费的产生主要依赖于人们文化水平的提升、消费观念和消费意识的转变。通过调查发现,当前我省体育消费的指数相对较低,消费人群主要集中在青少年学生群体中。我省是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多,提高农村人口的文化意识形态,提升人们的体育消费观念,才能真正带动体育消费的产生,促进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以前人们受“体育锻炼和消费就是花钱找罪受”,“劳动即是体育锻炼”的思想影响比较大,所以随着物质与经济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的体育消费观念较以前有很大转变,但是与经济、科技、文化发达的地区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今后需要在稳步提升物质文化水平的同时,加大体育文化、体育消费、体育健康生活的宣传,提升体育文化意识形态,从本质上促进体育消费产生、促进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4〕

6.3缺乏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队伍是产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缺少体育文化产业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也是影响我省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致命因素。体育文化产业人才需要有较深厚的经济学基础、市场营销学基础,更重要的必须是体育人,对体育的历史、发展、传播、文化、运动技能等都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这样才能了解社会对体育文化产业的需求,市场对体育文化产品的需求,把握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5〕但是当前我省像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郑州大学等高等学府中的体育院系在专业设置中并没有开设体育产业专业,没有培养专门的体育文化产业专业人才,仅开设有相关的理论知识课程学习,像体育经济学、体育经营学、体育管理、体育投融资、体育产业经营管理等。在全国的高等学府中,也没有开设这门专业人才培养,相近的人才培养有武汉体育大学经济学(体育产业经营)专业、上海体育学院的市场营销专业、成都体育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和体育经济与产业。开设这些课程与专业的高校比较少,导致这方面产出的人才缺乏。地方高校可以尝试开设体育产业人才或者体育经纪人、体育营销等方面的人才培养,为地方输送专门的人才队伍。

7小结

随着中原经济区的成立、“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提出和河南省经济新常态发展的定位,给河南省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政策支持和我省自身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进行科学规划发展和资源整合开发。做大做强我省以太行山系和伏牛山系为主的体育文化旅游业、以黄河水系为主的水上运动业、以少林武术和太极拳为主的民族传统武术传播业、以《武林风》为榜样的体育影视业、以《少林与太极》为主的体育文化出版业、以商丘市梁园区为典范的体育产业基地,大力推广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和谐中原的建设发展,推动中原崛起!

参考文献

〔1〕胡爱本.体育产业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117-118.

〔2〕易剑东.体育文化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140-141.

〔3〕李阳,夏成木.对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学理审视及其策略探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7(7):17-20.

〔4〕袁金宝,张宝强.论中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时代优势及其发展策略〔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7(4)391-394.

〔5〕范方.体育文化产业——我国文化产业中的新亮点〔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22(4):34-36.

(责任编辑:李宏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