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几年来,我国民用航空运输行业发展速度较快,市场规模迅速扩张,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民航运输行业收益日益增长,然而利润波动幅度较大,追究其原因在于油价不断攀升,再加上高昂的飞机维修费用、人力成本支出、铁路提速、国外民航运输业的发展等原因,导致我国民航运输企业高成本的现状,经营效益并不理想。本文根据目前民用航空运输行业现状,结合多年管理经验,对于如何降低民用航空运输成本的管理措施提出了几点建议,使得民用航空更好地适应国内外航空市场发展需求,避免在激烈的运输行业被淘汰。
关键词:民用航空;运输成本;现状;管理措施
目前,民航运输行业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迅速发展时期。民用航空运输企在寻求生存与发展时,必须积极转变理念,同时从追求增长速度转变为注重提高增长质量的企业增长方式的转变,促使运营效益不断增长,加快企业从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化经营的转变,其中成本管理工作至关重要。
一、民用航空运输现状
我国民用航空运输行业经历了将近二十多年的迅猛发展,为我国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民用航空运输行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然而在发展和积累过程中,我国民用航空运输行业普遍面临着一个问题:发展经营目标定位过高,同市场发展不相适应,注重运输生产规模的拓展和运力的大量投入,在盲目拓展生产规模的同时,忽略了企业生产成本的管理与控制,生产成本不断增长,其速度已经超过了企业运输生产力增长的速度,导致运输收入同理论之间严重失衡的局面。追踪溯源,其原因主要分为两方面:其一,民航运输行业宏观控制不到位;其二,民航运输企业自身管理制度存在各种问题,尤其是在运输成本管理方面的问题较为突出。
二、降低民用航空运输成本的管理措施
目前,民航运输市场已经从卖方市场转变为了买方市场,在发展潜力和市场资源有限的情形下,加强成本管理,降低运输成本,不仅是增加企业经营效益的有效方法,更是促进市场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基于目前我国民航平均收入水平,节约一元钱,相当于获得了五元钱的效益。
(一)按照民航总局下达的生产任务制定科学合理的目标成本
每年民航总局都会按照各个民航运输企业上年度完成的运输情况,同时给予本年度生产运输形势,给每一个民航运输企业下达半年度各项任务指标和理论指标,民航运输企业应该重点分析上年度完成情况和本年度运输形势,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计划成本指标和计划收入指标。
(二)树立成本领先战略
航空运输安全是民航运输行业的重中之重,民航运输企业只有确保航空运输安全,才能为获得良好社会效益奠定基础。航空运输安全真实反映了民航运输企业经营效益。成本领先战略便是指企业在向大众提供相同服务和产品时,期费用或成本远远低于主要竞争对手或行业平均水平的竞争对策。目前,大多数市场都是买方市场,每一个细小的市场都有很多企业公司相互竞争,然而同一条航线上各个民航运输公司提供的服务差异性较小,公司具有成本领先优势才是关键,如企业采取低价竞争的方式,便能够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获得更多的利润。国外很多民航运输企业纷纷确立了成本领先战略,想方设法控制成本。我国山东航空公司、上海航空公司(影响力较好的地方航空运输公司)等每年均在盈利,经济效益良好,这主要是因为企业采取了成本领先战略,加大对成本的控制力度。
(三)实行市场化用工制度
民航运输企业应该使得全部职工充分认识到成本失控的不利之处与现状,了解到降低成本的重要性。首先,重新定员定岗,对主业多余人员进行合理分流,引导其转向辅业;其次,严格把握进人关,制定科学合理的进人流程;最后采用市场化用工制度,能进能出,薪酬待遇同市場接轨。增强职工专业素质,采用市场化用工制度,降低劳动力成本。
(四)优化机队结构
民航运输企业优化机队结构,减少机型数量,能够实现各种机型的规模经济性;在航材储备、资金投入、人员配置等运营和管理方面,能够增强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同时,提高飞机使用率是降低运营成本的主要方法,在飞机固定成本不变的前提下,飞机利用率越高,成本便会越低。外国有的民航运输企业均致力于提高飞机利用率。在飞机维护、航班编排及客货运程序设计等方面上力求完美,为提高飞机利用率提供优质的内部条件,同时,积极主动同机场、海关等有关机构的协调与沟通,为提高飞机利用率提供外部条件,同时合理调整一切的物力、人力,缩短飞机地面转场时间、停场时间,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五)提高设备维修水平和加强航材储备
民航运输企业把年度成本计划指标,科学合理划分为成本指标,由于70%的航空成本均来源于直接营运成本,因此,需要想方设法控制直接营运成本。经过优化航线和提高设备维修水平来降低燃油量,突破进口垄断,能够有效降低中间费用,有效控制航油消耗;另外,航材储备占据了航空公司库存资产的75%和流动资金的25%。因此,高度重视航材管理,尽量延长航材寿命,确保航材动态库存最为经济,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民航运输企业成本。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一个高速发展时期,各行各业迅速发展,社会合作与分工更加明确,企业除了自身因素外,市场因素、行业因素、环境因素及政策因素对企业的经营发展的影响力日益深刻。成本管理工作的不断发展,不仅要求民航运输企业自我完善,合理搭配与协调生产要素,从而适应市场的发展需求。同时,当民航运输行业整体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凭借自己的实力(企业规模有限)已经难以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而需要充分发挥行业的规模化模式,成为了有效降低成本、促进发展、实现共赢之路。
参考文献:
[1]罗军,李伊.打造中国的超级廉价航空抢占东北亚市场[J].中国民用航空.2011
[2]詹谊.探索低成本航空公司的运营与盈利模式真相[J].中国民用航空.2011
[3]陈军,孙晓宁.亚太低成本航空公司发展现状[J].中国民用航空.2011
[4]李莉.国际低成本航空公司成功模式对我国的启示[J].空运商务.2010
(何明:中国民航西北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