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唐家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申请书 述职报告 自查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六味地黄丸临床应用解析

时间:2022-10-29 11:50:04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六味地黄丸是中药方剂和中成药的统称,是滋补肾阴的基础方剂,因其疗效显著,为后世开创了“滋阴大法”之先河,主治肾阴虚或肝肾虚之病证;另具有增强免疫、抗衰老、降血糖,改善肾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及强壮作用等。

【关键词】六味地黄丸;临床应用

六味地黄丸在临床证治中广泛运用。钱己“六味地黄丸可补真阴、除百病……精血枯竭,憔悴羸弱之证”。病因有先、后天,内外因之不同。机理属气血精亏虚热内生或正虚邪恋,耗气伤阴或肝肾阴虚,阴损及阳不能相互制约而为害[1]。佐以滋阴养血,补气收敛等药配伍,则疗效高,无副作用而广泛运用。

方源:《金匮要略》“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八味肾气丸主之”。治肾阳不足虚劳证治之经方。六味地黄丸即八味肾气丸去附子,肉桂谓之。钱已《小儿药证直诀》治小儿肝肾阴虚之潮热盗汗,五心烦热,行迟齿迟,囟开等症之名方。

应用:临床上采用“审证求因”,“异病同治”方法,对此方加减化裁,治疗内、外、妇、儿、五官及男科多种疾病,则疗效高、无副作用运用临床各科。内科:感冒、咳嗽、肺痛、肺瘘、肺痨、哮喘、头痛、眩晕、不寐、腰痛、腹痛、水肿、消渴、自汗、盗汗、腹泻、便秘、淋证、隆闭、尿浊等病。妇科:痛经、闭经、月经不调、崩漏、不孕。儿科:发育迟缓、疳证、营养不良证、遗证、低热症。五官:慢性中耳炎、耳鸣耳聋、声音嘶哑、迎风流泪、虚火牙痛。骨科:骨折久不愈合、骨质疏松症、骨质增生。其它:慢性病毒性肝炎、肿瘤术后脱发白花、老年痴呆、血液病变等。

症状:因肝肾阴虚,精血不足,虚热内生多表现为头晕目眩,耳鸣耳聋,腰膝酸软,四肢乏力,失眠健忘,口苦咽干,骨蒸潮热,自汗盗汗,无心烦热,多梦遗精,便干溲黄,小儿发育迟缓,囟开不合,舌红少苔,脉弦细或细致。

病因:禀赋不足,先天发育不良,脏腑怯弱;素体阳虚,命门火衰,元阳不充,元阴不旺,肾虚不藏,耗散真元;年老体衰,慢性消耗疾病或饮食失调,大病久病失于调理,气血不复、脏腑失养;早婚、多育、房室不节致冲任不固,封藏失司;月经、产后、崩漏失血过多,血海空虚,统摄无根为之。

病机:从虚立论,病在肝脾肾。无论先天、后天,内因、外因均可引起机体失调致气血阴阳精津亏损,虚热内生。瘀、湿、痰……病邪日久、正虚邪恋,耗气伤阴或肝肾阴虚,阴损及阳,不能相互制约,亢逆而为害。

方解:肾虚不能藏精,坎宫之头无所依附而妄行。本方重用熟地为君,滋阴补肾,填精生髓;配伍山茱萸养肝涩精,山药补脾固精,两药都可协助熟地以充复肾中阴精,共为臣药。又配伍泽泻泄肾利湿,并防熟地之滋腻;丹皮清泄肝火,并制山茱萸之温涩;茯苓健脾渗湿,以助山药之补脾,共为佐药。六药合用,补中有泄,寓泄于补,补药的用量大于泻药的用量,以补为主,肾肝脾三阴并补,为补肾阴为主,构成通补开合之剂,共奏滋肾阴精之功。主要用于肾阴虚引起的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手脚心发热、遗精盗汗等症状,经过历代医家的验证,临床疗效显著,从而流传至今,被誉为“补阴方之祖”。熟地黄、山药、山茱萸共成三阴共补,即补肝益脾滋肾;丹皮、泽泻、茯苓,清热化湿,补中有泻防滞腻之效[2]。

体会:肾为先天之本,水火之宅,元阴元阴所寄之处。肾阴为一身阴液之根本,有滋润形体脏腑,充养脑髓骨骼,抑制阳亢火动,以维持人体各脏腑组织生理功能,生长发育,生殖机能活动。阴亏则形体脏腑失其滋养,气血精津不足,命火失其制约而发病。钱己“六味地黄丸可补真阴、除百病,主治肝肾不足,真阴亏损,精血枯竭,憔悴羸弱,精血不足之证”。临证病治异同是辩证施治实质,佐以益气、养血、滋阴、潜阳、生津、填精、固涩、收敛、止泻、活血、化瘀、通络、祛风、除湿、化痰等药相配伍,多获良效[3]。

本方用于真阴亏损,阴不制阳,水亏火旺所生诸证。虽仅六味,组方严谨,遣方合理,配伍科学,既补肝脾肾三阴之君臣,又有降泻三脏邪热之佐使,补中有泻,泻中助补,相反相成,以达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之目的。

参考文献

[1]李德新.中医基础理论.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7.

[2]高汉森.方剂学.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7.

[3]田德禄.中医内科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5.10.

推荐访问:临床应用 解析 地黄丸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