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唐家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申请书 述职报告 自查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数字守门人”在社交平台上的角色分配与权力流动

时间:2022-10-29 14:25:05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在数字传播环境下,传统守门人角色发生了剧变,“数字守门人”的出现,较之从前无论是“守门人”的身份、价值标准、把关流程和权力,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人工到智能,由垄断到分散,把关权力发生了逆转。通过对社交平台进行研究,结合守门人理论和算法规则,分析了“数字守门人”的特点、问题、角色分配以及权力流动。

【关键词】数字;“守门人”;社交平台;算法;大数据

自2018年开始,国家开始重点规范和整治互联网及社交媒体中存在的信息乱象,整治对象基本上囊括了所有类型的内容平台,重点打击这些平台上泛滥的低俗色情内容。2018年四五月间,针对“暴走漫画”通过今日头条平台发布含有丑化恶搞烈士内容一事,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责令“今日头条”网站永久关停该客户端软件及公众号,文化和旅游部也作出表态,表示要对该公司从快从重作出行政处罚。[1]2018年6月30日,国家网信办约谈抖音、搜狗等五家公司,针对抖音在搜狗引擎的广告投放中出现侮辱英烈的内容问题,要求五家公司自约谈之日起启动广告业务专项整改。[2]此前,《人民日报》曾连续刊发三篇社论,批评“今日头条”等网络平台利用算法推荐技术,向公众推送含有大量低俗色情的内容。2019年1月,公众号咪蒙因为其子媒体上发布了一篇爆款文章《一个寒门状元之死》,引发社会舆情哗然,导致咪蒙公众号及其旗下自媒体矩阵被全部封号,永不解禁。我们看到,在互联网的内容审查和规制上,国家权力毫无疑问占据了权威地位。

在社会化媒体大行其道的今天,数字传播技术打破了主流媒体对信息的垄断,其信息把关权力也被严重削弱;而互联网的开放性、匿名性和信息的海量性以及社交平台上各类UGC(用户生产内容)信息的泛滥,使得“信息流”、自主分享的传播方式,逐渐取代了以往大众媒体“议程设置”的功能模式。如此一来,对于内容上的“把关”,也逐渐从昔日的职业化权力转变为“数字守门人”交互作用、共同博弈的局面。

一、从传统“守门人”到“数字守门人”

“守门人”(gatekeeper)理论是库尔特·卢因在其著作《群体生活渠道》(1947年)中首次提出的。卢因认为,信息传播的渠道上总是包含了若干“关卡”,信息传播能否顺利进行,取决于“守门人”的意见或是某种公认的规范准则。[3]在传统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守门人角色通常由记者、编辑等专业人士充当。少数人拥有绝对话语权,守门人经过层层把关删除“无用”信息,将“有用”信息传播给受众。这个过程也叫做“把关”。传统意义上的“把关”可分为信息的传播、修改和删除,且依据一定的媒介价值标准,带有很强的“传者中心论”特征;从事新闻传播的职业人士作为“守门人”,对信息享有生杀予夺的权力。

而进入社会化媒体时代,基于用户生产、分享和互动传播的内容模式打破了传统“守门人”的独特性和垄断性。一方面,随着自媒体的普及,“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记者”,每个用户都可以随心所欲地生产、编辑和发布感兴趣的内容,碎片化、个性化和场景社交是其主要信息特征;同时,不做原创而擅长内容聚合和分发的各大新媒体平台逐渐诞生,覆盖资讯、电商、旅游、出行、物流、教育等行业。为了提升内容产品分发和匹配的效率,它们普遍使用算法进行内容推送,精准地投放广告,达到“千人千面”和“信息定制”的效果。但是,这些网络新媒体的内容芜杂,泥沙俱下,信息爆炸的后果也造成了严重的信息污染。

数字传播时代依然需要“把关人”,只不过,其角色构成和把关机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广泛的用户参与看似造就了“互联网民主”,但是为追求流量和商业利益而迎合用户的心理需求来哗众取宠,甚至为博“出位”、博“眼球”而刻意制造虚假信息、低俗甚至恶俗的内容,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算法偏见和算法权力的滥用,加剧了社会分化,也容易引发群体极化意识的非理性膨胀;由于用户数量庞大,内容严肃新闻在新媒体时代似乎失去了市场优势,即使像《人民日报》、新华社这类主流媒体在探索媒介融合的过程中,其新媒体上的内容也不免陷入新闻“轻量化”“娱乐化”的尴尬处境。媒体的过度商业化导致严肃新闻的信用被不断侵蚀和压缩,众声喧哗中人们远离公共政治,价值观迷失。同时,也因为网络主体的多样性、匿名性以及意见领袖的导向性、信息的病毒式扩散等,使得信息传播增加了不确定性和“噪音干扰”,在没有相应把关控制下,用户因缺少足够的认知判断很容易形成偏见和极端观点,更有可能形成群体极化现象。信息把关面临十分严峻的考验。

我们正在迈进数字化时代,人类的所有活动经过各式电子设备都可以留下数据痕迹,这些设备和使用它的用戶通过网络交流和链接构成一个个庞大的数据源,而网络信息爆炸的背后就是这些不断涌动的数据和算法,数字技术下的超文本、超链接意味着用户不再依赖于传统守门人提供的有限信息。[4]但这并不意味着“守门人”已死,而是我们需要更符合当下信息环境的新一代“守门人”角色。

二、“数字守门人”的角色分配和权力流动

在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的技术推动下,由于传播者、媒介和接受者的界限变得模糊,传统“守门人”的角色被重新定义和分配。其把关权力也从垄断式、单向性走向流动、分享和协作。

(一)角色分配

1.内容生产者的自律与节制

只要拥有一部智能手机和网络,人人都可以是内容的生产者。用户将自己创造的内容发布在网络上,通过公开传播的方式传递给其他用户。内容生产者可以把自己掌握的知识、信息或者生活、工作状态,制作成符合自身价值观和利益的内容,再以创造、分享和与他人相互合作的方式传递出去,通过与他人的互动,收获满足感和认同感。而且,在互联网时代,那些拥有专业知识和强大的社会动员能力及影响力的人更容易成为意见领袖(KOL)。那些粉丝数量动辄以数百万甚至上千万计的微博大V、占据头部资源的自媒体人和流量明星,利用自身的强大影响力、社会资本和关系网络,左右着大众的价值观和社会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