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掌握院前急救中现场抢救和转运途中救护措施。方法通过对敦化市医院急救中心2000年-2005年各类疾病出诊所占百分率比较,进行病情及护理措施的分析,总结出院前急救病人的救护要点。结果对不同病人采取适当、全面、及时有效的抢救护理措施,不仅能降低急救病人的死亡率,而且为病人到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奠定基础。结论做好院前急救病人的救护意义重大。
[关键词]院前急救;治疗;护理
院前急救是病人从现场到医院之前的就地抢救、监护、运送到医院的过程。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不断追求、疾病谱的变化、各种意外事故及灾害的频繁发生,急救医学也随之迅速发展。在整个急救医疗服务系统(EMSS)中,院前急救是前沿阵地,占最重要一环,有着与医院内部不同的工作环境条件,它的形成和发展,对现代急救医学的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如何做好快速、优质、高效的院前急救工作,是现代急救医疗服务体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只有及时采取紧急而正确的急救措施和护理,赢得时间,才能真正降低急诊病人的死亡率,因此,院前急救及护理也成为院内急救的前提。
1 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急救中心2000年~2005年院前急救病人,对各类疾病出诊率百分率的比较。
由上表显示:出诊率占前3位的疾病依次为急性创伤、脑血管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因此掌握其院前急救的特点,做好其院前急救及护理尤为重要。
2 讨论
2.1 院前急救工作特点分析
2.1.1 随机性强病人随时呼救,病种多样性,重大事故或灾害具有不可预测性。因此,要求救护人员的理论知识及操作技术掌握全面。要求护士做到机智应变、一专多能和技术精湛。
2.1.2 紧急一有呼救立即出动,掌握好出车时间,“缩短急救半径,减少急救反应时间”,一到现场立即抢救或运送,充分体现“时间就是生命”的紧急性。要求救护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做到沉着、冷静、果断。
2.1.3 流动性强院前急救服务区域广,可以是就近的工厂、学校或居民点,也可以跨区、跨县,对重大灾害事故进行增援。
2.1.4 急救环境条件差现场急救有时在路边,有时在事故现场及运送途中,光线、噪音、震动会给听诊、测量生命体征、注射等护理操作带来困难。
2.1.5 病种多样且复杂呼救病人的疾病涉及临床各科,在短时间内需要进行初步诊断和紧急处理,所以,要求救护人员必须掌握各科常见急症的急救和护理。
2.1.6 体力劳动强度大现场抢救,有时要弃车步行,有时要上楼梯搬运伤病员,途中颠簸等情况,均需付出较大的体力劳动。
2.2 院前急救中现场抢救的护理
2.2.1 现场急救医护人员要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和多元化的理论知识,能够娴熟地运用各种急救技术和抢救器材,护士要密切配合医生进行抢救。对于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应在瞬间进行评估判断,不必拘于某一固定的复苏方式,因人、因时因伤而异,选择不同的抢救方案。心脑血管疾病根据病情的轻重与不同,采取相适应的体位。原则上是在不影响急救处理的情况下,将病人放置成安全舒适的体位,如平卧位头偏向一侧或屈膝侧卧位,使病人放松并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保暖,但对于猝死、创伤、烧伤等病人要适当脱去某些部位的衣服,以免进一步污染,便于抢救和治疗。
2.2.2 维持呼吸系统功能包括吸氧、清除痰液及分泌物,或配合医生进行气管插管及呼吸兴奋剂的应用,最终保持呼吸道通畅。
2.2.3 维持循环系统功能包括测量生命体征,对于高血压急症、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或各种休克进行心电监护,必要时进行电除颤及体外心脏按压,及时开放静脉,尽量选用静脉留置套管针,选择较大静脉穿刺,固定牢靠,使病人在烦躁或搬运时,针头不易脱出血管外或刺破血管,保证液体快速而通畅地进人体内。
2.2.4 对症处理护士要协助医生进行止血、包扎、固定及搬运,应用药物或其他方法,进行止痉、止痛、止吐、止喘、止血等对症处理。
2.2.5 心理护理 由于此类患者往往在家中,事故现场或转运途中等待急救,使整个家庭或现场陷入混乱状态,家属忧郁不安、害怕、焦虑、紧张。心里充满了恐惧,会出现血压升高、大汗淋漓、呼吸急促等异常症状。此时,医护人员应及时而准确地进行心理护理,如给予安慰鼓励性的语言,使之稳定情绪,树立信心;在操作上要熟练准确,给病人以安全感;在态度上要沉着冷静,给病人以心理支持。途中也可利用握住病人手等非语言的方式鼓励病人坚持,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简单介绍病情及医院情况。这样,不仅可以帮助病人克服不良情绪和症状,而且为在医院进一步治疗做好了心理准备。
2.2.6 伤检分类在遇到重大灾害及事故发生时,要及时对伤员进行伤检分类。医护人员在到达现场后快速、准确地评估伤情是首要环节,对患者的伤情进行疾病分类,急缓判断,为进一步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打好基础。大批伤员,按照急救原则分批转运。总而言之,现场急救的救护原则是:先复苏后固定;先止血后包扎;先重伤后轻伤;先救治后运送;急救与呼救并重。
2.3 院前急救中转运和途中监护的护理
2.3.1 转运时的护理搬运动作要轻柔,搬运途中保证他们绝对安全,医生、护士只能守护在患者两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处理,给患者采取舒适的卧位,帮助他们掖被,系好安全带,踩上刹车轮,手扶担架车,保持担架车平稳、固定,避免途中的颠簸给患者带来的不适,搬运脊柱受伤病人时要保持脊柱轴线水平稳定,准备好后,喊“一、二、三”,同时搬运。休克病人,将担架水平位或头部稍低,下楼时,前面抬担架者将担架举高,使担架保持平衡。另外,医护人员既要做好医护工作,又要承担无家属患者的搬运等工作。上车时,病人头在前,脚在后,并固定牢靠,使场人感到舒适为宜。途中转运,既要迅速又要安全,尽量避免剧烈颠簸。昏迷、呕吐病人应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脊椎伤病人下垫硬板,若病情变化,车辆进行中不能操作,应立即停车急救。
2.3.2 途中监护的护理途中要充分利用车上设备对病人实施生命支持监护。给氧或机械通气,保持气道通畅。心电监测,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瞳孔神志,维持有效的静脉通路。外伤患者仔细检察、包扎伤口,用棉球擦拭血迹,避免因血迹、伤情刺激患者,用药时要注意“三清一复核”,即听清、问清、看清,复核药名、剂量、浓度和用法,并保留空安瓶,以便记录和再次核对。
2.3.3 院前院内的交接到达目的地后,医护人员详尽地向接班医生交待病情及途中治疗情况,包括病人的初诊情况、所用药物、止血带的使用时间、途中患者的病情变化、监护、特殊用药情况等,保证重要治疗的连续性,并认真做好床头交接班及各种记录手续。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进入快节奏时代,院前突发性疾病的发病率也明显升高,呈渐增趋势,均需要紧急救助。加强护士的院前急救意识,提高护士的业务素质,进行快速、优质、高效、安全、全面、系统的院前急救护理措施,从而大大提高急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可以降低死亡率。院前急救护理也将成为急救护理中的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