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舌下腺囊肿 潜突型 诊断 治疗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3.152
舌下腺囊肿是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病之一。按囊肿突向的部位分单纯型、口外型(潜突型)、哑铃型。单纯型和哑铃型在口底舌下区均可见囊性病变,易确诊。而口外型(潜突型)口底舌下区无病变可见,主要表现为颌下区肿块。因此,临床较易误诊、误治,需仔细鉴别。2001年1月~2011年3月收治潜突型舌下腺囊肿患者19例,均经手术治疗,病理证实,其中5例曾被误诊过,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19例,男10例,女9例。年龄9~35岁,左侧8例,右侧11例,同时累计颌下区3例。
病历摘要:本组病史5~30天,均无自觉症状,因患者或他人发现其颌下区肿胀畸形,或无痛性肿块而就诊。首次就诊及手术科室有口腔科、外科等其它科室。临床诊断为舌下腺囊肿潜突型14例。曾被误诊为腮裂囊肿、甲状舌管囊肿、脂肪瘤各1例,颌下腺囊肿2例。首次就诊误诊率26.32%,其中误诊为颌下腺及腮裂囊肿病例均为行Ⅱ期手术,摘除舌下腺后治愈;误诊为脂肪瘤病例,术中颌下切口未见瘤体,经口腔科术中会诊,并手术摘除舌下腺治愈;而误诊为甲状舌管囊肿病例历经3次手术,第3次摘除舌下腺后治愈。本组19例均在确诊后行舌下腺及部分囊肿壁摘除术。
结 果
病理诊断:送检组织为舌下腺,囊肿壁为肉芽纤维结缔组织18例,囊壁内有炎性细胞侵润。另1例囊壁为扁平上皮组织。本组病例术后均随访,复诊时间3个月~3年,未见颌下区再出现肿块。
讨 论
潜突型舌下腺囊肿根据其形成原因及病理表现不同,分为外渗性无上皮衬里和潴留性有上皮衬里。前者80%以上,囊壁为肉芽和纤维结缔组织,无上皮衬里,舌下腺囊肿形成与创伤至导管破裂及导管系统的部分阻塞有关。舌下腺囊肿潜突型来源均为舌下腺深部腺体组织病变。20%舌下腺可突入颌下区,是发生舌下腺囊肿潜突型的基础。舌下腺与颌下区以下颌舌骨肌相隔离,该肌间隙和该肌后缘与舌骨肌间隙为囊肿突入颌下区通道,少部分可突入颏下三角区,骑跨二区。有报道42%的患者存在舌下腺下颌舌骨肌疝。本组病例术中在舌下腺窝内均未见囊肿,上提舌下腺体后才见囊肿壁穿越肌性口底或下颌舌骨肌后缘间隙入颌下区、颏下区。
诊断与鉴别诊断,患者病史、查体、肿物穿刺液性质和淀粉酶实验为依据。颌下区肿物无疼痛,扪之柔软,不可压缩,穿刺液为蛋清样黏稠液,且淀粉酶实验为阳性,即可确诊为本病。B超及影像检查意义不大,临床主要与颌下腺囊肿、囊性水瘤、腮裂囊肿、甲状舌管囊肿、口底表皮样囊肿及颌下区脂肪瘤相鉴别。术前穿刺细胞学检查对临床鉴别诊断有很重要意义。颌下腺囊肿临床少见,穿刺液清亮稀薄。囊性水瘤多见婴幼儿,穿刺液稀薄,镜下可见淋巴细胞。腮裂囊肿位置一般在颌下三角区后下位,穿刺液为黄色清亮液,稀薄。脂肪瘤穿刺无液体。表皮样囊肿穿刺物为豆渣样物。约有17%的甲状舌骨囊肿在舌骨上方颏下区,穿刺液也可为黏稠,但淀粉酶实验为阴性。故对颏下区穿刺为黏液的肿块进行淀粉酶实验可鉴别。
误诊分析:误诊为脂肪瘤病例为外科就诊患者,术前未穿刺检查,误诊为甲状舌管囊肿术前穿刺为黏液,但未行淀粉酶实验,而误诊为颌下腺囊肿可能与首诊医生经验不足或术前可能未行穿刺检查有关。
治疗:任何类型舌下腺囊肿的根治方法是切除舌下腺。对颌下型摘除舌下腺及部分囊肿壁,吸尽囊内黏液,术后颌下区加压包扎3天。残留颌下区的囊壁如要完全摘除,创伤大也无必要。因外渗性舌下腺囊肿80%以上,北医报告97.7%。该类囊肿的壁是肉芽和纤维结缔组织。本组19例术后随访3个月~3年均未见复发。若从口外颌下区手术摘除囊肿及颌下腺,术后必定复发。本组有3例经首次颌下区手术摘除囊肿及颌下腺,未摘除舌下腺,术后40天内复发,其他的一些治疗方法如袋形术、环扎术及囊内注射药物治疗的暂时性对症治疗,对舌下腺囊肿颌下型均不适宜。
参考文献
1 邱蔚六.口腔颌下面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00.
2 林久祥.舌下腺囊肿32例临床分析[J].中华现代全科医学,2003,3(5):57.
3 邱蔚六,主编.口腔颌面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86-88.
4 俞光岩.涎腺疾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