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唐家秘书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发言稿 申请书 述职报告 自查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正文

高粱秆乐器“叫叫”一鸣惊人

时间:2022-10-29 20:30:03 来源:网友投稿

近期天气渐暖,在长春市朝阳区辉南街附近一处空地上,总会看见一群老人聚集在一起,吹唢呐、拉二胡,好不热闹。轮到62岁的徐景元上场,只见他从怀中掏出不知什么东西,放在嘴边,竞吹出了正宗河南豫剧的曲调,围观的人连连称奇。原来,他的乐器竟是由高粱秆制成的“叫叫”。据徐景元所知,目前长春市仅有3人会这门才艺,且皆年事已高。徐景元担心,再过些年头,老祖宗留下的东西就要彻底消失了。

小小的高粱秆 什么曲都能吹

徐景元从兜里掏出一个小药瓶,将里面的小东西逐个取出,一字排开,放到桌上,“这是用高粱秆做的,我用它啥曲儿都能吹。”说着,徐景元便拿起其中一个较短的高粱秆放在嘴边,立刻响起了一阵婴儿啼哭的声音。接着,徐景元又换了一个稍长些的来吹,细细听来,竟是《黄土高坡》,音调准确、高亢。见旁人听得细致,徐景元来了兴致,又连续吹上好几段,声声入耳,令人回味良久。他说,甭管是流行歌曲,还是地方戏:评剧、京剧、山东柳琴、河南坠子、山西梆子、山东梆子、河南豫剧,只要是大家唱得出来的曲子,他都能用手中特制的高粱秆吹出调调来。

6岁“一见钟情”

7岁登台救场

要说起徐景元和高粱秆“叫叫”的故事,那要追溯到56年前。也许是与生俱来的天分,徐景元从小就对各种地方戏曲感兴趣,只要是他听过的戏曲,很快就能哼唱出来。在那个年代,乡下孩子唯一能接触到的所谓乐器,就是高粱秆制成的“叫叫”。徐景元家兄弟7个,其中只有徐景元和他的四哥会吹“叫叫”。“四哥吹得最好,可惜已经不在了。”徐景元仍记得,6岁时第一次接触“叫叫”,就喜欢上了。上小学时,他经常会尝试着用“叫叫”吹出自己听过的地方戏,不过都只是到山上或者田地里偷偷地吹,因为若是被父亲听见,就会遭到父亲的训斥。

在徐景元的记忆深处,一段跟“叫叫”有关的往事让他至今回忆起来,仍满是骄傲。那时经常有戏班来乡下唱地方戏,他是场场不落,每到这时,小小的徐景元就会挤到最前面,拿起他的“叫叫”,偷偷地跟着台上的师傅们一起“演奏”。有一次,戏台上正唱着二人转《冯奎卖妻》,台下观众正看得出神,可是不知为何,吹大喇叭的师傅不慎将喇叭嘴掉到了地上,就再也找不到了。戏班的人急得团团转,可奇怪的是,喇叭声却没有停止,仔细寻来,声音竟是从一个7岁的孩子嘴里发出来的,乐器竟是“叫叫”。戏班的人乐坏了,立刻把这个孩子抱到了后台,把他藏在拉板胡、打锣的师傅们中间,让他代替喇叭师傅伴奏。而喇叭师傅则站在前面,握着没有嘴儿的喇叭,鼓着腮帮子假装演奏。演出继续,可是没人知道,其中一位伴奏师傅竟是一个只有7岁大的孩子。这个孩子,就是徐景元。

偶尔的几场演出远无法满足徐景元对戏曲的追求,每天放学后,他就会偷偷地拿来三哥的耳机收听地方戏。对于徐景元来说,听着耳机里传来“依依呀呀”的戏曲,那简直就是一种享受。

四十年后吹“叫叫”

技艺不减当年

然而,这一切到了徐景元小学毕业的时候就结束了。在父亲的坚持下,他不得不告别自己心爱的“叫叫”,却不想这一别就是40年。2009年,徐景元在听地方戏的时候,竟看到一个叫张怀(音)的人,用“叫叫”演奏地方戏。徐景元忍不住要来“叫叫”吹上一曲,顿时艺惊四座。别看40年没吹过了,可是这期间他对于戏曲的追求却一直没有停止过。所以如今重拾“叫叫”,徐景元的技艺更加炉火纯青。

仔细看看桌上一字排开的7个长短不一的“叫叫”,构造十分简单。秆身两侧各有一个小口,方形小口负责出气,细长小口负责进气。而要想用它演奏出曲子,主要就是靠舌头、运气,以及嘴唇和手的配合。演奏时,用嘴唇含住“叫叫”进气口一端,用手指握住“叫叫”,将其固定。并适时地用手向里或向外轻微拉动“叫叫”,以引起高、低音的变化。

“艺人”年事已高

担心技艺失传

徐景元说,每个“叫叫”的寿命大概在一两个月左右,而“叫叫”的主要材料高粱秆,现在也很难寻得到了。而据徐景元所知,除了他以外,目前长春市只有两个人会吹“叫叫”,而那两个人也都已年逾七旬。

闲暇时,徐景元经常会去家附近的空地,和一票爱好戏曲的人一起唱戏,兴致来时,自己还会用“叫叫”奏上几段。而每每这时,却也是徐景元最孤单的时候。62岁的徐景元担心,自己年事已高,不知道在自己走后,这门技艺是不是会就此消失了。“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啊。”徐景元说,其实,吹“叫叫”并不难学,若是小孩子的话,只要一年,其技艺必定能够超越过他。为了拯救这门古老的技艺,头发斑白的徐景元开始积极参加各类表演活动,只为让大家都知道,高粱秆也可以演绎出一段传奇。

推荐访问:高粱 叫叫 乐器 惊人